(一)
每次想着读什么书都是读,那就找一些经典来读吧。但都只是开了一个头以后,就没有以后了。从去年至今年,《道德情操论》仍然停留在六十多页,《白鹿原》依然读了不到三分之一,《追风筝的人》仍然在挣扎,其实一共才八百来页,也就是七八个小时的事,每思于此,只能感叹理论和现实的差距怎么如此之大。
闲极无聊,“百度一下”才知道,《追风筝的人》原来2003年就已出版,2005年排名美国畅销图书排行榜第三名,而我看到这本书已经是2015年前后了。2012年,初入大学时,流传最广的作家莫过于村上春树,以及那本《挪威的森林》,虽然我至今也没有读过他的任何作品。另一本是《穆斯林的葬礼》,这两本书似乎变成了那几年大学生的标配,这本我也没有读过,我可能是个假的大学生。
(二)
在大学期间,有两本书,记忆犹新,柴静的《看见》,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两位都是才女,又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才情自非网络小说作家可比。
她们用手中的笔表达了对这个时代的感知和理解,还有批判,描画出了她们眼中、心中的世界、中国以及她们自己。
(三)
在中国历史名人中,有两个人我特别感兴趣,大将军卫青,唐高宗李治。
在我的心目中,卫大将军是帅之典范,霍去病是将之标杆,二人相辅相成。但卫大将军才是帅,是坐镇中军,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关键,而霍去病是一把锐利的尖刀,见血封喉,是特种部队,是卫大将军指挥艺术的具现化。
虽然在史书中,尤其是宋代史书,李治一向以昏懦著称,可我并不相信,一个能缔造大唐盛世,统治一个面积达125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庞大帝国的皇帝,会是那样的昏庸懦弱;一个能从权倾朝野的顾命大臣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的帝王,会是无能之辈;一个能逼死助自己上位的最大功臣、且是他亲舅舅的人,会是软弱可欺之人。李治与武则天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他们是夫妻,也是对手,更是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