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件会对我们的生活、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影响,比如结婚 ,比如生娃,比如搬家。作为家装设计师,深感自己做着一份传递幸福的工作,每一个家庭,有即将新婚夫妇,有中年改善用房,有养老准备房,他们都将重新开启由房子改变而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的生活。
孩子对于每个家庭都是心肝宝贝,倾注很多心血培养,都要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什么是最好的爱?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穷养?富养?我从我的职业家装设计来谈谈给予孩子的爱。(1-6)
该不该好好设计一个儿童房?
A类父母:一定要一个漂亮的儿童房!自己小时候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空间,现在条件好了,男孩一个蓝色的墙纸,女孩粉色的基调,衣柜、学习书桌配置好。
B类父母: 当初给孩子弄的儿童房一点用都没有,孩子在最初3-5年都一直都跟妈妈一起住的。
C类父母: 就那么几年,弄的很幼稚,没几年就得改,不费那事,按成年人的来做。
先把这个问题放下。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孩子是个高消费的烧钱的机器,买贵的玩具,潮流漂亮的童装,之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去各种兴趣班……
你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对于孩子来说真是这样吗?记得我同学跟我聊过,她小时候父母做生意很有钱,别的孩子玩5毛钱的弹力球时,她玩的是20多块钱的带声音带亮灯的,可真的会因此更快乐吗?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个球而已,如果最想拥有温暖和陪伴在童年中缺失了,再贵的玩具也是补不回来的。
如他所是的爱孩子,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
孩童来讲,2块钱的玩具和100块钱的也许新鲜感是差不多的。无论穷养、富养,男孩、女孩,广泛地养育宝贝的感官和心灵都不会错的,带孩子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和现实生活。鼓励宝宝自由自在地玩耍,多观察少干预。
以为孩子一晃就长大了,那是对于大人来讲的,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天天盼望长大,而盼的漫漫无期吗?有这样一个说法:成人的30岁时,1年对于他来说是度过了人生中三十分之一,一年比一年快;而孩子3岁时,一年,就相当于他人生中的三分之一,是探索陪伴还是孤独?是满足微笑还是寂寞中成长盼望长大?
也许孩子在最初真不用必须会背诵多少个古诗,会算多少心口算,太早学习成熟的技术会伤害萌芽的天赋。这时候建立安全感,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就好。
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很重要,真正的看见孩子的喜悦,哪怕他弄脏了衣服。刷着朋友圈的看孩子,孩子往往也会对手机、IPad充满兴趣。给孩子一个自己的领地耐心的摆个积木,看一个绘本,折纸,画画,也许,你需要放下电视遥控器,放下手机,放一支轻音乐,任由孩子探索自己的神奇世界,观察他,参与他,不打断。
都说家庭教育是最好的老师,耳濡目染远比说教来的有价值。立德领导力创始人,畅销书《人生效率手册》的作者张萌,演讲时提到她的成长,母亲做企业,其实很忙的,但每天晚上都回家一起吃饭,并且保证饭后一个小时的全家阅读时间,父母读父母的书,她读她能理解的书,有时还会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不论她的想法多少不成熟,父母都赞赏鼓励她给了她最开始的自信。她还提到他们家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书,卫生间都打了一面书墙。
这样养大的孩子就能学习特别好吗?萌姐坦言,她小时候只是个小学渣,而后当一个当奥运志愿者的梦想生根后,一举变学霸最后考上了北师大。而那些小时候没有感受过高品质的陪伴,上学后又被严格管制学习的孩子,很多都失去了学习的探索乐趣,高中就后劲不足,熬过了大学就再也不想学习了。
特别喜欢的几个成语---耳濡目染,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当以身作则做好了,孩子的发展是可以顺其自然的,顺应在自己的兴趣探索到他真正爱好的方向,并为了自己的梦想不需要督促的付出努力。
到最后,你发现对于孩子成长已经不单单是个儿童房的事了。
在家居中,孩子小的时候,给他可以自由玩耍的空间,有小领域型的。在目之所及都有书籍,最好有一定的视觉冲击,书墙之类的。在家营造画画读书的空间,准备做手工的材料和空间。
而这些好的空间和真正给孩子自由和爱的爸爸妈妈共同给孩子最初美和自由意志的熏陶,在宝宝心里种一颗小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