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不再联系就会慢慢遗忘,从此淡入彼此的视线中。但是童年或者青少年的世界里,“我不和你玩了”,就仿佛你已经被全世界抛弃。所以才会有人从小就分外珍惜友谊,以至于到长大的一段过程中,都在尽力讨好着、委屈着、放低自己交朋友的姿态,好怕下一秒,对面的那个人也会甩头说,“我不和你玩了”,哪怕一句对不起也没有。
我高中的好友有一次跟我说了一件她小时候让她觉得很伤心的事,以至于小小年纪就让她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势力。她说那会儿在老家,有个玩的很好的小朋友,她俩下课一起上厕所、一起手拉手上下学、一起玩,就像每一个女生在一起,凡事都会黏在一起,一起分享,每次家里给的一点点的零花钱买好吃的也会分小伙伴一半,她说她以为她就是一辈子的好朋友,会一直这样不分彼此的玩在一起。直到有一天,那个女生不怎么理她了,我的好朋友以为是哪里得罪她了,就去询问,却得来了这辈子让她记到现在的一段话,“你每次买东西都只会分我一半,但是XXX会给我一整个,所以,我不想和你玩了”。我的好朋友后来跟我说,那一瞬间她都惊呆了,她知道XXX家里给的零花钱多,每次可以买很多吃的,她家给的少,但是那一半也是她仅有的一个里面的一半呀。
我小的时候,班里也会分拨,每拨的队长都是能揽事,现在在我看来都是咋呼的人,班级成立的没几个月,就会有小团体的存在,与其说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取暖,不如说都是自私胆小的人,三、四年级我也被孤立过,原因是为什么我一个转学生就能当上宣传委员和英语课代表,为什么他们在这里上了一、二年级还都不是个“官”,她们抱在一起私下议论我,甚至不大的年纪就学会诽谤和诋毁。我曾经天真的把我觉得这辈子最重要的秘密告诉一个女生,只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还没过一个月,全班都知道了,连家长都知道了,还有人在家长会跑过来问我妈妈的,用现在的话就是:我傻b了吧。
其实初中也有人委曲求全的得到朋友,在大家面前扮丑、拿自己开玩笑,我很理解她们的,知道她们对待朋友的小心翼翼和尽力讨好每个人的无奈,像每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写的毕业留念册,里面总有一栏“请用一句话形容我”,当你满心欢喜的递给你认为的好朋友那张纸时,承认吧,你拿回来仔细看的不过都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至于她的星座、爱好你早就忘了。所以,我从来都不写,好与坏都是你认为我的。当然,我初中也遇到过谁家有钱跟谁去玩的人,每次都跑人家家里聚会完,就会跟我叨叨人家的泳池多大、客厅都比班里大好多,但是当时的我对这些几乎没概念,就像那天和男朋友聊天,他说第一次见我朴素的不行,他穿着一身潮牌,我就跟他说,“真对不起,在不认识这些牌子人的眼里你永远没机会显摆,因为我们根本不认识呀。”像初中的我一样,没概念。
高中突然特别流行一句话,也是对朋友定义最扎心的一句话,“我希望你好,但希望你永远没我好。”无论是成绩、家世、甚至到父母工作,凡是能够拿来比的,每一样都要有所评判,坦白说,现在还是有人这样。
朋友这个话题,我谈过一次,一直很认同贾平凹先生对于朋友的定义:
地球上人类最多,但你一生交往最多的却不外乎在方圆几里或十几里,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为名为利的奋斗历程就是朋友的好与恶的历史。我对于曾经是我朋友后绝交或疏远的那些人,现在想起来甚是寒心,却也时常想到他们的好处,教会我更好的成长,不要一味的掏心窝子。不过倒坦然多了,但是寒心,是因为曾经我把那些朋友看成了生命的至交,是如家人般给予的温暖怀抱。殊不知朋友毕竟是朋友,可以是春天烂漫的花儿,冬天来临时,终会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