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和伙伴们总是做游戏,因为游戏好玩,一人一个苹果一个梨,再搞点米饭一煮着,一个小野餐就开发出来了。小学的游戏,就是各种好玩的,初中就是打球,各种棋,高中就是电脑游戏,大学更是疯狂的电脑游戏,旅行。
其实游戏,包括成人,都是天天在做,包括成人打牌,唱歌,闲聊,本质上都是游戏,只是形式上的改变,代表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和抒发。
人生总是这样,特别好玩,需要去发现,去观察,去体验。但是很多人觉得人生没味,无聊,甚至就是上班,没有太多的追求,小时候的愿望也都忘记了,所以都是往自己的舒适区,打牌去了。
相比于其他游戏,打牌是最少的,也是我最不认同的。有种说法,半职业化的打牌是一种精神破产的象征。哎,真搞笑,大多数人都走上了这条路。
人的工作,生活,娱乐的关键性就凸显出来了,就像人要吃饭,是身体要吃饭,精神上的娱乐就是,精神上的吃饭。现在的感觉上,精神越来越贫瘠了,其实以前的小农思想,包括几百上千年来,很多奴性都在,看上去我们是自由的,实际上都是从小各种观念,输入脑子里,没有太多的说,真正客观理性的。
经常有知识分子,说现在的人为啥不喜欢看书,包括人类历史上的,很多精英留下的好的作品和经典。既然是精英留下来的,就是精英看的,因为真正层次高的人,物质欲望比较少,而且也有钱有闲,更加自律和有修养,能够把控自己,不断进步,并且有高级的精神享受。
大众接受的都是生存观的教育,那么生存都没有搞好,肯定不会去选择高级的精神活动,那么人,真搞笑,都是低级的娱乐趣味活动,缓解自己的疲劳和充实,很多人都是朝着抵抗力低的方向走,因为太难,也太懒。
其实懒并没有什么不好,就怕就是那种怕人家说懒,也就磨洋工,就是人在那里,心不在的,虚假的人生,回头看看,一辈子真短。
很多家长都想着小孩子要少玩点,多上点补习,多做作业,多看书,其实在我看来完全不必。美国的小孩0到10岁,都是自然考察,发现认识世界,认知自己,自己独立自主的判断。不是灌输的教育呀,我们的父母都没有那闲工夫,蛋操心,能够自己不烦,有钱花就是很好的日子了。欧洲的小孩,0到10岁都是学习古典音乐,受到熏陶,那么我们的艺术家,包括音乐的,整个体系流程,似乎在社会得到的认可,相对环境也差了好多,都是生存没搞好,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就算很多人报名了学习乐器,音乐,也仅仅是去学,也会,但是真正的熏陶,能有心去探寻艺术的最高篇章,就非常少了,因为大体的环境的,不被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