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很多关于王阳明方面的书,知道很多名人非常推崇王阳明,促使我对王阳明的心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有很多疑问,尤其是对 “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心学的解释众说纷纭,到底哪个是王阳明的本意,直到今天听了樊登老师讲的蔡仁厚著的《王阳明哲学》才有所开悟。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心学与佛教和儒学的区别
佛教倡导众生平等,人和人,人和动物之间没有分别,这就是“同体”。
儒学兼顾“同体”和“薄厚”,人应当有爱,但是爱可以有等差。(“薄厚”就是爱有等差,你对父母要比对朋友好,对朋友要比对陌生人好)儒学是向外求圣贤,注重外在表现,在言语和行为上朔造君子人格。
心学则是“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也就是说我们都具有成为圣人的心体,但很多时候都被私欲遮蔽了。只有通过次第修行祛除私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心学虽是儒学的一个分支,但不同之处是向内求圣贤。
什么是“致良知”?
“致”是动词,是唤起、觉察、践行、体认、达到、实现。“良知”是天理,是道德,是“德性之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爱知敬、知是知非、当恻隐自然恻隐,当羞愧自然羞愧”之知。
“致良知”的本意就是要将良知的天理扩充出来,实践到万物之上。而为了达到对事物的真知,我们内心的良知会发出指令,让我们去见、去闻、去求知、去习能,这全是良知要求我们去做的。
王阳明通过静坐分辨“真我”(本心真体)与“假我”(习气私欲)。能够做到正念,主客体不分裂,并在践行时能够找到关键的平衡点,是中庸,是天理,也是良知。
什么是 “知行合一”?
这里的“知”不是指知识,而是指“德性之知”。知而不行不能算作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本体”即使是良知本体,知行原本是一体的,它不合一是因为被私欲遮蔽住了,所以必须有“致”的功夫使其合二为一。
“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最高境界。
四句教言该如何理解?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心之所发,心体没有善恶,到意念发动就有了善恶之分,顺躯壳的欲望起念叫“恶”,不顺躯壳的欲望起念叫“善”。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善与恶只有良知知道,意有善恶之分,对照良知就不会出错。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的良知不但知善知恶,而且好善恶恶;由好善而为善,由恶恶而去恶,即是致知格物。格物就是使万事万物在良知的影响下表现为具体的善行与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