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TD + SMART的组合方式制定创作大纲,可以兼顾任务的梳理和目标的优化,让创作过程更有条理、更高效。以下是详细的步骤:
第一部分:GTD 整理任务清单
收集(Capture):记录所有创作相关事项
写下所有你想到的创作内容、步骤、灵感和待办事项,包括:
作品的主题或方向。
创作大纲需要的关键元素(如章节、角色、情节设计)。
创作可能涉及的外部资源(书籍、课程、工具)。
完成创作可能遇到的挑战(如灵感不足、时间不够)。
例子:
主题:末日风推理剧本杀
元素:感情羁绊、密室杀人案件、6 个角色故事线。
待办事项:角色背景设定、主线和支线设计、推理逻辑编排。
挑战:角色关系需要新颖且有深度,推理情节需足够巧妙。
理清(Clarify):分类任务
对记录的事项进行分类,明确每项任务的下一步行动:
单步行动:可以立即完成的小任务,例如“找一本推理小说参考”。
项目:需要多步骤完成的大任务,例如“完成角色背景设定”。
暂缓任务:当前不急需完成的任务,例如“为最终剧本配图”。
整理(Organize):建立任务清单
将任务放入不同清单或工具中:
下一步行动清单:今日需要完成的任务。
项目清单:例如“创作大纲项目”,分解为角色设计、情节梳理等子任务。
参考清单:需要查阅的资料或灵感来源。
回顾(Reflect):定期检查进度
每周一次,回顾清单,调整优先级,确保目标清晰且行动合理。
执行(Engage):聚焦执行
每天专注处理优先级最高的任务,避免多线同时推进。
第二部分:SMART 优化创作目标
将整理出的任务用 SMART 方法优化成明确的目标:
S(Specific,具体化):明确目标内容
把模糊的创作目标变成清晰的描述:
例子:将“完成创作大纲”具体化为“完成 6 个角色设定、主要情节框架和密室杀人案件设计”。
M(Measurable,可衡量):设定衡量标准
量化创作大纲的完成标准:
每个角色至少包含:背景故事、性格特质、与他人的关系。
主线框架包含 3 个关键情节点,每个情节点 300 字描述。
密室案件设计至少包含:作案动机、手法、线索布置。
A(Achievable,可实现):分解步骤,确保可行
根据时间和能力,将大纲创作分解为可执行的任务:
每天完成 1 个角色设定或 1 个情节点描述。
在一周内完成密室杀人案件的逻辑推演。
R(Relevant,相关性):与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确保任务符合创作主题和预期目标:
创作内容始终围绕“末日风推理剧本杀”主题,避免偏离。
T(Time-bound,有时间限制):设定完成期限
为每个阶段设置截止时间:
第 1 天:完成主线情节框架。
第 2-4 天:完成角色背景设定。
第 5-6 天:完成密室案件设计。
第 7 天:综合整理大纲,进行初稿审查。
实际应用示例:结合步骤创建大纲
任务清单整理(GTD 部分):
项目:创作末日风推理剧本杀大纲
子任务:
收集灵感:浏览推理小说、观影、参考成功剧本杀案例。
角色背景设计:6 个角色(每人独立设定 + 情感羁绊)。
情节框架:主线 3 个关键节点 + 每角色 1 条支线。
密室案件设计:逻辑推理、作案过程、关键线索。
优化目标(SMART 部分):
目标 1:在 3 天内完成角色设定(每天 2 个角色)。
目标 2:在 2 天内完成主线框架设计(3 个节点,1000 字)。
目标 3:在 2 天内完成密室案件的手法和线索编排。
时间安排:
第 1 天:
上午:角色 1 和角色 2 背景设定。
下午:浏览推理相关素材,补充灵感。
第 2-3 天:
完成角色 3 至角色 6 的背景设定,细化他们的情感羁绊。
第 4-5 天:
构建主线情节框架,写出关键情节点描述。
第 6 天:
完成密室案件设计,整合逻辑和线索表。
第 7 天:
整理并审查大纲初稿。
通过这种组合方式,你不仅能明确创作方向,还能一步步将大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如果有细节需要调整或需要我帮你构建某一部分,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