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立春未久,“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连续2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三农”为主题,彰显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文件指出“组织引导各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提高培训实效”。一年之计在于春,“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让乡村振兴工作“春色满园关不住”。
选贤“引”能,春池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的推进亟需各类人才。以需求为导向,引细“水”长流。根据乡村特色规划发展方向,确定人才引进的类型和数量,整合人才引进的政策与资源,优化人才组合、提升人才效用。以搭建平台为载体。引“水”到渠成。把乡村发展规划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把人文环境创造好,提升乡村人才吸引力,增强乡村人才竞争力,引导和支持各类人才投向乡村振兴事业。以政策为保障,引“水”涨船高。拓宽引才渠道,依托人才项目,加强校企联动,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鼓励本土人才下乡、返乡发展。实现人才“活水”源源不断、竞相涌流。
选贤“育”能,春池春水润“苗”生。“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草木的旺盛少不了春雨滋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乡村振兴需要不断培养壮大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育好“人才苗”,共植“人才林”。育好“乡村基层干部”苗,选优配强,建立“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后备力量储备库。学干结合,坚持集中培训、日常培养、实践锻炼相结合。选拔任用,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发现干部、选拔干部。力促乡村干部长知识、宽眼界、强能力。育好“农业技术人才”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搭建农业技术人才库,实施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创新乡镇农业技术人才招聘方式,创新职称评价机制,解决好基层农技人才的各项待遇问题,激发农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育好“农村实用人才”苗,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将人才从“田间地头”选出来,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组织开展好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生产水平、发展能力、致富本领。形成人人尽展其才“绿树成林”的繁茂景象。
选贤“留”能,春池春水满四泽。“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乡村振兴的厚土,需要各类人才共同耕耘。让人才在乡村“有利可图”,因地制宜,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制度,打通人才流动和晋升通道,构建内容丰富的精神激励、个性化的环境激励、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不断健全健康、和谐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人才在乡村“有事可干”,提升乡村产业能力,创造良好的产业生态、营商环境,不断激发乡村创新源泉,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用人之术,当尽其材”,让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自身价值,让人才成长和乡村发展相得益彰。让人才在乡村“有情可寄”。落实落户“零门槛”政策,创优留才环境,提高人才服务水平,营造好硬环境和软环境,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真正形成关心、爱护、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格局,让人才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方位引进、培养、留住各类人才,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乡村人才“源头水”,灌乡村振兴“锦绣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