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S

治病杀病毒为何我选择使用MMS


在2013年1月15日,偶然的机会看见MMS矿物溶液治病效果咋样的信息。之后也是随随便便的打开百度搜索MMS矿物溶液,看看是不是有用的东西。结果百度搜到一本MMS的书,反正我无聊嘛,就随意看看。。。。。越看越不得了---因为我把这玩意能杀死病毒的原理看懂了。之后就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勾起了我要买的欲望,看到了它能治好我的病,看到了我后半生的希望。。。。


为何我选择使用MMS,很简单,基于3个理由:

1、根据化学原理,他对人体细胞无害,原料和代谢物都是我们平常在吃的矿物质,安全的。

2、ClO2是自来水消毒杀菌的有效成份,能杀灭所有病毒,这是世界公认的。

3、MMS发行人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他教我们如何制作溶液和使用它。


下面就分别说明:

关于3,去看看发明人写的书就行了,可以免费下载的《21世纪神奇矿物质溶液》。

关于2,可以百度一下,会告诉你答案的。我这里也写一下:

(百度百科)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是氯制剂最理想的替代品,在世界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西欧、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有关组织如美国环境保护局、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农业部均批准和推荐二氧化氯用于食品、食品加工、制药、医院、公共环境等的消毒、防霉和食品的防腐保鲜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食组织(FAO)也已将二氧化氯列为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为控制饮水中“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产生,欧美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进行饮用水的消毒。2006年左右,我国也开始重视二氧化氯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于2006年6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GB/T20783—2006),国家卫生部已批准二氧化氯为消毒剂和新型食品添加剂。


关于1,我来给你详述如下:

MMS1是28%的亚氯酸钠溶液,和50%柠檬酸溶液各1瓶

亚氯酸钠(NaCLO2)与柠檬酸(C6H8O7)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5 NaCLO2+4 C6H8O7=4Na3C6H5O7(柠檬酸钠)+12CLO2+3NaCL+6H2O

当CLO2在人体内杀菌作用结束后变成CL-离子,和原先的Na+结合生成NaCL(食盐),CL的个数和Na的个数一样的,因为NaCLO2和NaCL的原子个数没变。

而柠檬酸钠(Na3C6H5O7)变成了柠檬酸和Na+离子。

综上所述,

原料是:亚氯酸钠(NaCLO2)与柠檬酸(C6H8O7)(反应前)

反应后有:Na3C6H5O7(柠檬酸钠)+CLO2+NaCL+H2O,

身体内作用好后:NaCL+柠檬酸(C6H8O7)+ H2O。

那好,我们来看看:

吃进我们肚子的有:Na3C6H5O7(柠檬酸钠)+CLO2+NaCL+柠檬酸(C6H8O7)+ H2O(是反应好后饮用的)

最终代谢物有:NaCL+柠檬酸(C6H8O7)+ H2O

因此,不管如何,这些物质都是安全的。


基于上述3个理由,我会在很安全的情况下试用MMS,毫不犹豫的当天就买了MMS和书本。同时心里很兴奋。

同理,MMS2是次氯酸钙粉剂,他的原理就不去研究了,原理相通嘛。


再来说说二氧化氯为啥起作用:大家知道,氧气是0价的,氧气被人吸进肺里后变成-2价,0到-2,起到氧化作用。亚氯酸钠中的氯是+3价,五个氯中有4个失去一个电子,变成+4价,也就是2个二氧化氯,在身体内变成-1价,氯从+4变成了-1价,也起到氧化作用,但是比氧气强多了。


其它文本:


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呈现不饱和状态,外层共19个电子,存在一个未成对自由电子,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力。主要是对富有电子或供电子的原子基团进行攻击,强行掠夺电子,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导致氨基酸链断裂、蛋白质被破坏。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阿米巴原虫、藻等,由于二氧化氯分子极易吸附和穿透细菌的细胞膜,将酶氧化破坏并渗入细胞内,所以接着发生的蛋白质破坏最终将导致细菌的死亡。

      对于病毒,二氧化氯可以吸附和穿透病毒的衣壳蛋白,破坏酪氨酸,抑制病毒的特异性吸附,阻止其对宿主细胞的感染。

      二氧化氯能杀灭细菌、病毒,却不会对人和动物机体产生损伤,原因在于细菌细胞与人体细胞截然不同。细菌、病毒、真菌属原核细胞生物,大多数酶系统分布于细胞膜近表面,易受到二氧化氯的攻击而失活。而人和动物属真核细胞生物,酶系统深入到细胞里的细胞器中,且细胞的保护系统可以提供电子使二氧化氯还原失去氧化功能,从而可以避免二氧化氯对细胞的攻击破坏。所以低剂量二氧化氯对微生物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而对人和动物却是安全无害的。

      生物界对其的敏感顺序为:非细胞病毒>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菌)>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高等动植物。

      2002年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门(US.HHS.)所作的《二氧化氯与氯酸盐毒物学剖析报告》中指出: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毒理研究显示口服二氧化氯能导致人类致死或致癌,也没有报告显示人类皮肤接触二氧化氯会致癌及致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定义 饲料:饲养动物(禽、畜等)的食物。 饵料:鱼、虾、贝等水产动物的食物。 第一节、生物饵料...
    垦春泥阅读 7,133评论 0 3
  • 复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的重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2、知道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
    廿一妹阅读 6,661评论 0 2
  • 1、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考试要求 1、了解并掌握植物对水分的需要的基本概念,理解植物的含水量、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
    木木子kinoko阅读 5,816评论 1 10
  • 绪论: 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的英文名称 概念:从分子层面阐述生命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学科。 bi...
    劝妓从良阅读 9,236评论 1 7
  • 癌症真的无法治愈吗?其实,过去100年人类已经发现有几种能治愈癌症的方法。 Royal Rife和William ...
    唐森取经阅读 1,8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