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绪论:

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的英文名称

概念:从分子层面阐述生命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学科。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发展历程

50年代的双螺旋结构,60年代的操纵子学说,70年代的DNA重组,80年代的PCR技术,90年代的DNA测序。

蛋白质: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其百分含氮量

除含有碳、氢、氧外,含有氮和少量的硫,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磷、铁、铜、碘、锌和钼。

百分含氮量:16%(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的基础),蛋白质含量=蛋白质*6.25,6.25是16%的倒数,为1g氮所代表的蛋白质含量。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H

    H2N      C      COOH

             

              R

氨基酸的分类(按极性分);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包含哪些?

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酸性,2种,天冬氨酸(Asn)、谷氨酸(羧基)(Glu)

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碱性,3种,PH=7带净正电荷,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必需氨基酸 

8种,Ile、Met、Val、Leu、Trp、Phe、Thr、Lys  一家写两三本书来

氨基酸等电点的概念及带电状态判定

概念:氨基酸带电状况与溶液的PH直接相关,改变PH可以使氨基酸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也能使它处于正负电荷数相等,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

氨基酸的带电状态直接影响到它在电场中的行为,处在等电点时的氨基酸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

6、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

7、氨基酸纸层析原理:

在滤纸层析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溶剂是流动相。层析时,混合氨基酸在这两相中不断分配,使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8、肽键及其结构特点

肽键:氨基酸之间脱水后形成的共价键。

结构特点: 肽键可以看作是一种酰胺键,表现出高稳定性,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肽键不能自由旋转,

9、谷胱甘肽组成:

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含γ-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谷胱甘肽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式。

10、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及维系其存在的作用力

(1)一级结构:肽键。

  (2)二级结构:氢键为主,离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二硫键。

  (3)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特别是球状蛋白中,经常可以看到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可辨认的二级结构体,这些二级结构体组合体,称为超二级结构。

  (4)结构域: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称为结构域。

  (5)三级结构:氢键,范德华力,疏水相互作用和盐键,二硫键。

  (6)四级结构:二硫键。

11、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点样面及实验结果

原理:当溶液PH>PI时,蛋白质带负电荷,在电场中移向正极;当溶液PH<PI时,蛋白质带正电,在电场中移向负点。由于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解离成带电的颗粒,所以,在电场中除等电点外,均能定向电泳。

  结果:从正极开始为清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

12、α-螺旋的结构特征

特征:①肽链骨架围绕一个轴以螺旋的方式伸展。②螺旋形成是自发的。③每隔3.6个残基,螺旋上升一圈;每一个氨基酸残基环绕螺旋轴100°,螺距为0.54nm。④α螺旋结构有左手和右手之分,但蛋白质中的α螺旋主要是右手螺旋。⑤氨基酸残基的R基团位于螺旋的外侧,并不参与螺旋的形成,但其大小、形状和带电状态却能影响螺旋的形成和稳定。

1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构象决定其生物学功能。

14、亚基和分子病的概念

亚基:亚基一定是多肽链,而且通常由一条多肽链组成,有时是由含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但是多肽链不一定是亚基。只有形成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才能称为亚基。亚基和亚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特定构象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分子病:是指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分子中某些氨基酸序列的改变,从而造成蛋白质功能发生变化的一种遗传病。

15、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和正常人的氨基酸差异

差异:β链的N端第六位的Glu变为Val。

16、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稳定的因素

(1)同种电荷的存在(PH≠PI);

(2)水化膜的存在(蛋白质颗粒表面亲水基团)

17、引起蛋白质沉淀的主要因素

(1)高浓度的中性盐类;

(2)有机溶剂;

(3)重金属盐;

(4)生物碱试剂和某些酸类;

(5)热变性沉淀

18、盐析的概念

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这一现象称为盐析。

19、蛋白质变性

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改变,但并不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变性。

20、已知某一氨基酸的分子量为a,其残基数在某蛋白质中的含量为b,计算该

    蛋白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c

核酸

核酸的种类及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核酸可分为两大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三种RNA的作用:(1)含量最少的为信使RNA(mRNA),约占细胞总数的5%,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着决定氨基酸顺序的模板作用;(2)含量最多的是核糖体RNA(rRNA),约占细胞总数的80%,它与蛋白质结合成构成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转移RNA(tRNA),约占细胞总数的10%~15%,在蛋白质合成时起着携带活化氨基酸的作用。(此外,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着各自与细胞质不同的mRNA,tRNA,rRNA)

核苷酸之间及核苷之间的连接键

核苷酸的组成:戊糖与磷酸(磷酸酯键连接)

核苷之间的连接键:通常是由核糖或脱氧核糖的C1’上的β—羟基与嘧啶碱N1或嘌呤碱N9上的氢进行缩合,故生成的化学键称为β—C—N糖苷键。

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要点;(1)双螺旋是反平行双链右手螺旋。(2)双螺旋的外侧是两条由脱氧核糖—磷酸构成的主链(骨架),双螺旋的内部是配对的碱基。(3)双螺旋的内部的碱基按Wastson—Crick规则配对。(4)双螺旋的两条链是互补关系。(5)从双螺旋DNA结构模型中沿螺旋轴方向观察,配对的碱基并没有充满双螺旋的空间。(6)A=T(两氢键),C≡G(三氢键)

稳定双螺旋结构的作用力

作用力:氢键、碱基堆积力、离子键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的实验原理

提取制备RNA的关键是选取RNA含量高且其他杂质比较少的原材料。其中,干酵母是理想的来源,因为酵母中的核酸主要是RNA。DNA含量很少,而且杂菌容易收集。另外,抽取后残渣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提取RNA,首先要将RNA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将菌体中其他杂质除去。再利用核酸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的性质,调溶液PH至2.0~2.5,使RNA沉淀,离心收集。然后利用RNA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乙醇洗涤RNA沉淀除去能溶于有机试剂的杂质。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mRNA结构区别

mRNA的结构:(1)真核生物的mRNA 5'端带有7-甲基鸟苷-5'-三磷酸的帽子结构,原核没有。(2)真核生物的mRNA 3'端具有多聚腺苷酸构成的尾巴结构;原核没有。(3)真核生物的mRNA中有内含子与外显子之分,原核没有。(4)真核生物的mRNA是单顺反子,原核是多顺反子。(5)真核先转录后翻译,原核边转录边翻译。

tRNA二级结构特征:三叶草型;

tRNA三级级结构特征:倒L型;

tRNA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

DNA的变性

DNA变性:是指在某些物理条件下或者在化学因素(如热,改变PH,或包括乙醇、尿酸甲酰胺以及丙酰胺等有机溶剂的处理)的作用下,DNA的氢键断裂,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解开,转变成无规则的单链线团,使DNA在某些光学性质和流体学性质发生改变。

增色效应、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当DNA处于双螺旋结构时其碱基藏于内侧,但它变性时双螺旋解开,碱基、因此外露,导致260nm紫外吸收增加,这一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变性的DNA在适当的条件下,2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叫做复性。它是变性的一个逆转录过程,此外,DNA的紫外吸收也随之减少,即产生减色效应。

Tm值及其影响因素

Tm(溶解温度):是使被测DNA的50%发生变性的温度,即增色效应达到一半的温度为Tm。

影响因素:(1)不同来源的DNA间的Tm存在差别,主要是由于变性温度取决于DNA自身的性质,此外,也同浓度的盐溶液有关,盐浓度越高,Tm就越高。

GC含量越高,Tm越大。

(2)DNA越长,Tm越大。

(3)溶液离子强度增高,Tm增高。

(4)DNA越纯,温度变化范围越小。

12、核酸杂交:不同来源的互补核酸序列通过Watson-Crick碱基配对形成非共价键,从而形成稳定的异源双链分子的过程

酶与维生素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具有高效性(2)高度专一性(结构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3)酶活性的可调控性(别构调节)(4)酶的不稳定性(5)温和性(6)不改变反应平衡常数

酶按照催化反应性质的分为6大类

性质六大类:氧化还原酶类(包括氧化酶类和脱氢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酶活性中心概念及其特点

酶的活性中心:在酶蛋白分子中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区域称为酶的活性部位或活动中心。酶的活性部位一班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特点:(1)活动中心只占酶的体积的1%~2%,仅有少数氨基酸残基组成。(2)酶活性中心常常是酶分子三维结构的裂缝和洞穴,有柔性。(3)底物和酶以较弱的次级键结合。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的机制

(1)底物和酶的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2)底物形变和张力效应。(3)共价催化。(4)酸碱催化。(5)金属离子催化。(6)微环境影响。

米氏方程、米氏常数

米氏方程:

(1)根据米氏方程,如果[S]<<Km时,[S]可以忽略不计,v=Vmax[S]/Km

(2)如果[S]>>Km,Km可以忽略不计,则v=Vmax

(3)[S]=Km,则v=1/2Vmax

Km的意义及Km与最适底物的关系

(1)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对于单底物酶,Km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随着酶浓度改变而改变。因此,不同酶,Km值也不同。Km值可作为鉴定酶的一个标准。

(2)Km值可以近似的反映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大小。Km值越小,表明酶促反反应到达最大反应速率的一半时所需底物浓度越小,则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就越大,相反反之。

(3)Km值可以判断酶的底物专一性和天然底物,对于多种底物的酶来说,同一种酶催化不同底物反应时,对于每一种底物都有一个特定的Km,显然,对于那种Km最小的,即亲和力最大的底物是酶的天然底物。

7、双倒数作图法求Km和Vmax时纵轴与横轴上的截距

Km和Vmax的测定:由于米氏方程是个双曲线函数,直接用它来求Km和Vmax是很不方便的。这是由于当[S]逐渐升高时,反应速率仍有少量增加,其反应速率很难达到最大值,不以准确测到。为正确得到其值则采用双倒数作图法,把米氏方程加以改造,变成直线方程,Km和Vmax其双倒数方程为。

8、酶的比活力:在特定条件下,每毫克蛋白质所含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9、别构酶的动力学曲线呈S型

10、竞争性抑制作用及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

竞争抑制作用:可逆抑制剂和底物竞争酶分子的结合部位,从而影响底物与酶正常结合的现象。

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影响细菌核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11、不可逆抑制作用及有机磷杀虫剂的杀虫原理

不可逆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能与酶活性中心功能基团共价结合,阻碍酶与底物的结合或破坏了酶的催化基团,使酶的活性下降或丧失。这些抑制作用不能通过透析、超滤等简单的物理方法去除抑制剂而使酶活性恢复,因此,称为不可逆抑制作用。

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原理:有机磷化合物能与蛋白酶和酯酶分子活性部位中的Ser羟基共价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当有机磷农药进入虫害体内时,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积累,引起神经中毒,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而死亡。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特点比较

竞争性抑制作用:(1)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类似;(2)抑制剂、底物与酶的结合部位相同—酶的活性中心;(3)抑制作用可以被高浓度的底物清除;(4)Km值增大,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1)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分子结构不一定类似;(2)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外的部位结合;(3)Km不变,Vmax减小;(4)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1)Km减小,Vmax减小;(2)抑制剂只能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3)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浓度。

抑制类型

动力学参数

方程

斜率

增加底物浓度[S]

结合部位

无抑制

Km,Vmax

V=Vmax[S]/(Km+[S])

竞争性

Km增大,Vmax不变

V=Vmax[S]/{Km(1+[I]/ki)+[s]}

增大

消除抑制

活性中心

非竞争性

Km不变,Vmax减小

V=Vmax[S]/{(Km+[s])(1+[I]/Ki)}

增大

不能消除

活性中心外

反竞争性

Km减小,Vmax减小

V=Vmax[S]/{Km+[s](1+[I]/Ki)}

不变

不能消除

活性中心外

13、同工酶概念

是一类来自同一生物不同组织或同一细胞而不同亚细胞结构、能催化相同反应、其分子结构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辅酶与辅基的区别

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透析方法除去;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通过透析将其除去。

15、VC与VD缺乏症

VC:坏血病

VD:佝偻病,软骨病

16、VB2、VB3、VB6的辅酶形式及其功能

VB2(核黄素),辅酶:FMN(黄素单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构成黄素酶的辅酶成分、作为氢载体;

VB3(泛酸),辅酶:CoASH,构成CoA的成分,酰基转移

VB6(抗皮炎维生素),辅酶:PLP(磷酸吡哆醛)、PMP(磷酸吡哆胺),参与氨基酸的转氨、脱羧、消旋作用,β—等消除作用。

17、大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离提取的主要操作步骤(PBS浸提,氯仿-乙醇除杂蛋白,丙酮沉淀SOD)。

18、国际单位和Kat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的概念、部位及其特点

概念:是指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被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特点:(1)生物氧化在温和条件下进行;(2)生物氧化需要一系列酶、辅酶和中间传递体参与;(3)生物氧化是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且大部分能量被贮存到ATP中;(4)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通常与磷酸化反应偶联在一起,从而将能量迅速转移到高能磷酸化合物中;(5)真核在线粒体中,原核在细胞膜中。(6)生物氧化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脱氢、加氧、失电子)。

呼吸链的概念

概念:糖类、脂质、氨基酸等有机物在代谢过程中形成还原型NADH和FADN2,两者分子上的氢原子分别以质子和电子的形式脱下,质子由基质向膜间层转运,而电子则沿着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电子传递体转移,最后传递给分子氧,并与质子结合形成水,将这一系列电子传递体的总和称为电子传递链,由于电子传递需消耗氧,故又称呼吸链。

种类:(1)NADH氧化呼吸链;(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H2呼吸链)

两条典型呼吸链:

NADH呼吸链、琥珀酸呼吸链(FADH2呼吸链)

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的种类及其抑制部位

电子抑制剂:(1)复合物Ⅰ抑制剂:鱼藤酮、天密妥、沙粉蝶菌素等,阻断电子由NADH向CoQ的传递,但不影响FADH2到CoQ的氢原子传递;(2)复合物Ⅲ抑制剂:抗霉素A,抑制电子传递,阻断细胞色素还原酶中电子传递,从而抑制了电子从还原型的CoQ到细胞色素C1的传递;(3)复合物Ⅳ抑制剂:氰化物、叠氮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阻断电子在细胞色素氧化酶上的传递,即阻断细胞色素aa3到氧气的电子传递。

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

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直接由一个代谢中间产物(高能磷酸化合物,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上的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而生成ATP的反映。

解偶联剂DNP

解偶联剂:是指那些不阻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但能抑制ADP通过磷酸化作用转化为ATP的化合物,有2,4-二硝基苯酚,产热素。

ATP生成的三条途径

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的机制-目前公认的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1)在电子传递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间隔交替排列,有序定位于完整的线粒体内膜上,使氧化还原反应定向进行;

(2)在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Ⅰ、Ⅲ和Ⅳ中的递氢体具有质子泵的作用,即递氢体在接受线粒体内底物上的氢原子(2个)后,将其中的电子(2个)传递给随后的电子传递体,而将两个质子释放到线粒体内膜外侧,所以电子传递链系统是一个主动运输质子的体系,3种复合物都是由电子传递驱动的质子泵;

(3)完整的线粒体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质子不能自由通过;

(4)在线粒体内膜上嵌有ATP合酶复合体,它包含F0和F1两个结构单元。

9、P/O比的概念及计算

概念:是指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给氧气的过程中所产生的ATP分子数,即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与消耗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磷氧比,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原子的摩尔数。)

一对电子通过NADH电子传递链可泵出10个质子;一对电子通过FADH2电子传递链可泵出6个质子。

每合成一个ATP需要3个质子,通过ATP合酶,把ATP从线粒体基质运送到液泡消耗1个质子,所以每形成一个ATP需要4个质子流动。

10、两种线粒体穿梭系统的P/O比:

NADH作为电子供体时,P/O=2.5

琥珀酸(FADH2)作为电子供体时,P/O=1.5

糖代谢

糖酵解的概念、部位及产能

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在缺氧的情况下转化为乳酸并伴随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葡萄糖→丙酮酸→乳酸)

碘乙酸对糖酵解的抑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糖酵解过程中第一次产生高能磷酸键,并且产生了还原剂NADH。催化此反应的酶是巯基酶,所以它可被碘乙酸(ICH2COOH)不可逆的抑制。故碘乙酸可以抑制糖酵解。

糖酵解的调控酶及其催化的三步不可逆反应

(1)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不可逆反应,消耗能量(1个ATP),己糖激酶(限速酶、关键酶)。

(2)6—磷酸果糖生成1,6—二磷酸果糖,不可逆反应,消耗能量(1个ATP),磷酸果糖激酶(限速酶、关键酶)。

(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不可逆,底物水平磷酸化,丙酮酸激酶(限速酶、关键酶),产生ATP

4、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组成

组成:是一个多酶复合体,由3种酶和6个辅助因子组成。酶包括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6个辅助因子为TPP,CoASH,FAD,NAD+,镁离子和硫辛酸。

5、三羧酸循环反应历程(四步脱氢、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6、三羧酸循环调控酶

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三羧酸循环特点及意义

特点:(1)在线粒体中进行,为不可逆反应;(2)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3)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4)每一周消耗一个乙酰辅酶(CoA)、2个H2O,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2次脱羧,4次脱氢,产生10(9ATP+1GTP)、2个二氧化碳。

意义:(1)TCA循环是糖类、脂类、蛋白质等各种大分子最终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2)TCA循环是糖、脂、蛋白质的核酸等代谢的枢纽,大分子物质要彻底氧化都需要经过TCA循环;(3)为呼吸链提供氢和电子,是生物氧化产生能量的主要机制。

一分子葡萄糖经过呼吸链彻底氧化成CO2和水需要消耗32个ATP,在骨骼肌中,脑细胞中净生30个ATP,在肝脏和心肌中净生32个ATP。

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1)脱氢反应以NADP+为受氢体,生成NADPH ;(2)是一种直接脱氢脱羧反应,不经过EMP、TCA;(3)一分子6—磷酸葡萄糖只进行一次脱羧,二次脱氢反应,生成一分子二氧化碳、2个(NADPH+H);(4)并非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的主要途径;(5)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受NADPH/NADP+比值影响,比值高被抑制,反之被激活。

意义:(1)使不同个数碳原子的糖在体内得以转化;(2)磷酸己糖途径HMP中生成的NADPH+H是各种生物的合成的重要供氢体,重要物质合成的还原力。

9、1分子葡萄糖、1分子丙酮酸、1分子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分解产生ATP的分子数

葡萄糖(30/32个)  丙酮酸(12.5)  乙酰辅酶A(10)

糖异生的概念

概念:是指以非糖有机物作为前体合成为葡萄糖的过程。

糖酵解与糖异生的区别(能量变化)

糖酵解:产能                糖异生:耗能

12、《面粉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中总糖含量的计算公式

(曲线所得水解后还原糖质量*稀释倍数)*0.9*100

样品质量

脂类代谢

脂肪动员

脂肪动员:脂肪在激素敏感脂肪酶作用下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液供其他组织利用的过程。

脂肪酸β-氧化的概念、过程(脂酰辅酶A的转运)

概念:是指脂肪酸在β—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然后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键发生断裂。

过程:(1)脂肪酸的活化:指脂肪酸的羧基和CoA酯化成酯酰CoA的过程;(2)脂肪酸的转运;(3)β—氧化作用的反应历程(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

7n-6个ATP

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18:2),亚麻酸(18:3),花生四烯酸(20:4)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素,不能自身合成,需从食物摄取。

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所需的碳源及二碳单位供体、供氢体

亚油酸(18:2),亚麻酸(18:3),花生四烯酸(20:4)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素,不能自身合成,需从食物摄取。

碳饱和脂肪酸彻底氧化分解产能计算

软脂酸从头合成与β-氧化的比较

区别点

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

脂肪酸氧化

细胞内进行部位

动物:细胞质;植物:叶绿体/前质体

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体

酯酰基载体

ACP,p—酮酯酰—ACP合酶,CoA

CoA

加入或断裂的二碳单位

丙二酸单酰CoA

乙酰CoA

电子供体或受体

NADPH

NAD+,FAD

羟酯酰基的立体异构

D型

L型

能量(软脂酸为例)

消耗7个ATP及14个NADPH

产生106个ATP

对HCO3-和柠檬酸的需求

需要

不需要

底物的转运

柠檬酸穿梭系统

肉碱转运

链延伸或缩短的方向

从W位到羧基

从羧基端开始

脂肪合成的原料是甘油和脂肪酸,甘油与脂肪酸可来源于糖代谢

3—磷酸甘油和脂酰CoA

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乙酰CoA的转运

乙酰辅酶A的转运:脂肪酸的合成是在胞液中,而乙酰CoA是在线粒体内,它们不能穿过线粒体内膜,需通过转运机制进入胞液。三羧酸循环中的柠檬酸可穿过线粒体模进入胞液,然后在柠檬酸裂解酶的作用下放出乙酰CoA进入脂肪酸合成途径。

脂肪酸β-氧化与从头合成的2个“四步循环”

β—氧化:脱氢,水化,脱氢,硫解

从头合成:缩合,还原,脱水,还原

蛋白质酶促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脱氨基的作用方式

(1)氧化脱氨基作用(2)非氧化脱氨基作用(3)脱酰胺基作用(4)转氨基作用(5)联合脱氨基作用

L-氨基酸氧化酶、D-氨基酸氧化酶催化特点

转氨基作用的概念、转氨酶及其辅酶

概念:转氨基作用是α—氨基酸和α—酮酸之间氨基的转移作用。一种a—氨基酸的a—氨基借助转氨基酶的催化作用转移到a—酮酸的羰基上,结果生成新的酮酸,而原来的a—酮酸则形成相应的氨基酸。

酶:转氨酶

辅酶:微生物B6的磷酸酯—磷酸吡哆醛(PLP)

尿素合成时的氮原子来源

来源:天冬酰胺和氨基

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生糖氨基酸:能转变成酮体的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

生酮氨基酸:能转变为糖的氨基酸

核酸的生物合成

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的概念

  复制:亲代双链DNA按碱基配对原则,准确形成两个相同碱基序列的子代DNA的过程。

转录: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将DNA链上存储的遗传信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按照RNA核苷酸排列顺序合成DNA的过程。

翻译:以mRNA为模板,将mRNA上的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的概念

半不保留复制:合成的DNA分子中一条链是来自亲代的DNA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链,即为半不保留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SSBP的作用

(1)稳定单链DNA,防止复性;(2)保护单链DNA,避免核酸酶的降解。

4、模板链(反义链)、编码链(有义链)的识别

模板链(反义链):可作为模板转录为RNA的那条链,该链与转录的RNA碱基互补(A-U,G-C)。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模板链结合,并沿着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按照5’→3’方向催化RNA的合成。又称为反义链。

编码链(有义链):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在RNA中是U取代了DNA中的T),又称为有义链。

5、逆转录酶的活性

(1)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力;(2)核糖核酸酶H活力;(3)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力(无校对功能)

6、DNA突变类型:点突变(置换:颠换、转换)

7、DNA损伤修复的5种机制(光修复、切除修复、错配修复、重组修复、SOS反应);光修复哺乳动物还没发现。

8、启动子的概念、原核生物启动子两个保守序列及其作用

  概念:是指能被RNA识别,结合的一段DNA序列,位于结构基团的上游,启动子本身不被转录

  (1)—10区大都含有TATAAT的共有的保守序列,是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之处,使

起始复合物由关闭状态变为启动状态的特定序列;

(2)—35区含有保守序列TTGACA,是RNA聚合酶对模板初始识别的位点。这一序列的核苷酸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速度。

9、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II、III具有的活性

10、真核生物mRNA加工过程

(1)5’’端帽子的生成;(2)3’末端多聚A尾的生成;(3)甲基化作用

11、复制与转录的区别

复制

转录

模板

两股链均复制

模板链转录(不对称复制)

原料

dNTP

NTP

DNA聚合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产物

子代双链DNA(半保留复制)

mRNA,tRNA,rRNA

配对

A-T  G-C

dA-rU dT-rA G-C

引物

需要

不需要

连续性

半不连续

连续

12、DNA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功能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密码子;遗传密码的特点 

(1)密码子的方向性:排列方向均为5’→3’,与mRNA合成时延伸方向相同;(2)遗传密码的无标点性和不重复性;(3)密码的简并性;(4)摆动性;(5)遗传密码的的基本通用性;(6)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1个起始密码子AUG,3个终止密码子UAG,UAA,UGA

2、密码子的简并性概念

简并性,大多数氨基酸都是由几个不同的密码子编码的,如UCU,UCC,UCA,UCG,AGU及AGC这6个密码子都编码丝氨酸,这一现象称为密码的简并性。

3、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

起始密码子:1个密码子AUG(甲硫氨酸)

终止密码子:3个密码子UGA,UAA,UAA,UAG

核糖体的两个重要位点

一个是氨酰基位点(A位点),为接受新掺入的氨酰基tRNA的结合位点,

另一个是肽酰基位点(P位点),为延伸中肽酰tRNA和起始氨酰tRNA的结合位点。

蛋白质合成时mRNA阅读方向与肽链延伸方向

蛋白质合成方向:N端到C端

mRNA阅读方向:5’端到3’端

SD序列

1974年,J.Shine等人发现大肠杆菌16RNA3’端含有一段富有嘧啶的序列可以和mRNA上距离起始密码子上游约10个核苷酸处的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称为SD序列

肽链延伸的三步:进位、转肽、移位

进位:一个新进入的氨酰-tRNA结合到70S核糖体上的A位点上,新进入的氨酰-tRNA上的反密码子必须与A位点的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补。消耗1个GTP,需EF-Tu和EF-Ts。

转肽:进入A点的氨酰tRNA上氨基酸的氨基对P位点上的肽酰-tRNA上酯键的羰基作亲核进攻,形成肽键。不消耗能量,需钾离子和镁离子。

移位:是指核糖体沿mRNA(5’→3’)作相对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消耗一个GTP,需要EF—G。

蛋白质合成的3种终止因子

RF—1识别UAA和UAG,RF—2识别UAA和UGA,RF—3不识别任何终止密码子。

9、多肽链合成时起始氨基酸消耗3个高能磷酸键,每延长1个氨基酸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肽链释放时消耗3个高能磷酸键,因此合成含n个氨基酸的多肽消耗的高能磷酸键为4n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