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活如戏还是戏如生活,其实还真让人傻傻分不清。乌镇景区总规划师及总裁陈向宏曾经提过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在数不胜数的中国古镇中,乌镇为什么会那么与众不同?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样的顶级盛会,为什么会选择在乌镇这样一个小镇举办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找到了仅属于乌镇的差异化的IP:乌镇戏剧节!而戏剧节就是乌镇最生活的戏剧和最戏剧的生活!而这种戏剧化生活和生活戏剧化,针对的客户是度假旅游,消费力最强的80年以后的年轻人。乌镇戏剧节简直就是开挂,迄今办了五届。正如孟京辉导演所说“谦虚谦虚全国第一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乌镇戏剧节真正开创了中国小镇的艺术天地。有日场、午夜场、邀请剧目,还有大师演讲、对话论坛以及1900场嘉年华。戏剧节期间,你会碰到演员林青霞、演员胡歌、著名画家陈丹青出没在乌镇的街头巷尾。游客白天看戏,晚上在酒吧。街头巷尾都是戏。戏曲演员在青石板街上现场表演。 雨读桥、灯笼铺、灵水居、盛廷码头、白莲古塔、昭明书院……这些诗意盎然的地名都来自江南小镇乌镇。乌镇戏剧节期间,几百组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年华团队在这里相遇,戏剧人、观众、游客,再也难分彼此。此时此地,戏剧与生活才真正地交融,也让乌镇一夜之间变身为戏剧的海洋。戏剧节让乌镇变得气质不一样。
从观光小镇,到度假小镇,再到文化小镇,张爱玲说: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
如此说来,戏剧生活抑或生活戏剧,其实早就排练了很多很多年。只有成为小镇的文化IP,才有机会以众筹的名义一镇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