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朔的二十四小时里,记忆碎片慢慢浮现:遇龙河竹筏漂流、漓江游船、骑行到大榕树、西街的酒吧夜晚、月亮山附近的晚餐。
距离上次来阳朔,又是十几年了。
那时还在深圳,是萌爸部门中秋假期组织的活动,一路夜车开往阳朔。只记得一进入广西境内,那公路颠簸得要把人从卧铺位置掀下来。
来看看我当年的记录(记录真是个好东西,让你回忆更轻松):
从深圳坐大巴到阳朔大概10个小时的车程,虽然耗时不少,但因为是连夜赶路,把睡觉时间充分利用在了行车时间,并且免掉了住宿的费用。
所以再次有了坐夜车的经历,不太幸运的是,我们被安排坐的大巴看起来年代久远,非常破落,像被废弃后又重新投入使用。座垫脏兮兮的,躺在上面身体都无法伸展。行驶途中噪声很大,到广州的时候水箱坏了,又到处找修车点,整整耽误了一个小时。
去的途中迷迷糊糊的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眼前不时闪过各种光线,约莫到广西境内的时候道路变得异常颠簸,大巴晃动剧烈。无法入睡,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远山,穿过茂密树丛的清冷月光,宁静的村落,波光粼粼的水面.
待天明时分,车已行驶到广西贺州,又经过若干个小时的颠簸,窗外陆续出现喀斯特特有的地貌特征:起伏但不连绵的山丘,层峦叠嶂;大片的田野,悠然自得啃着草的水牛们。我想大概离目的地已经不远了。
这次,我们入住了十里画屏附近的酒店,窗外就是遇龙河。如今的遇龙河漂流,需要提前一天晚8点在服务号抢票。选了早上8-9点的时间段,不然太晒了。
十里画屏的遇龙河漂流,确实名不虚传,步步是景,山水如画。凉风习习,很是惬意。这一切突然让我想起11年在印度科钦的回水游,那也是一段独一无二的旅途,而当时的旅伴早已散落天涯——看来有时间要把印度往事重新整理了,欠的债总要还……
漂流结束,两个小朋友立刻进入“躺平模式”,一段讨价还价,才把一起他们拉去银子岩看溶洞。
我觉得溶洞是大自然最神奇的鬼斧神工作品之一,想想得经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年才能形成这样的景观。溶洞幽暗潮湿,钟乳石悬垂,感觉就和我们的内心世界一样,需要被不断照见。人性幽暗至深,连自己往往都不得知。
临走前,还是去了西街吃啤酒鱼,到此一游的项目还是得体验。如今的西街,虽然热闹依旧,但毫无特色,少了曾经的灵魂——各色酒吧和客栈。漓江边也变成古风摄影的摊头,让人无言以对。
从阳朔到桂林机场的高速路上,天空被火烧云染成橘红色,似乎预示着假期的结束。
而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