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
这老话一是说陕西人恋家、离不开最早的天府之国(此称谓最早指关中平原);二是说炕在陕西人生命中的极端重要性:老秦人生在炕上、病(老)在炕上、吃饭在炕上、会客在炕上、亲(爱)情在炕上,可谓世事悲欢离合、一炕抒写人生。
度娘是这样解释炕的
土炕:是北方人用土坯或少量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形土台,上面铺席、下面布设若干孔道,有的还连接灶台,方便做饭后的余热暖炕,烟道跟烟囱相通,冬天可用柴火烧炕。
如今农村新盖房子里虽然新潮漂亮的床多了且日益普及,但屋里有老人的多数还是喜欢睡炕,可惜现在盘炕时,真正意义上的土模基炕已没法盘了,因为没人再下苦打胡基、弄模基了,基本都是楼板炕,看着冰森散热也快,唯一好处是土少、干净卫生。
我们小时候睡得可是原生态的土炕,它用比胡基大差不多十倍的模基立成中空盘成,内留若干火道,用包谷杆子、花柴等烧后能整夜不冷,是真正的缓释效果,瞎处是不结实,遇见调皮捣蛋的小子(男)娃在炕上疯玩,就有局部坍塌的危险,此时大人们总是战战兢兢。再就是周围土多爱惹跳蚤、虱子等寄生虫,那时人被咬得睡不着时,经常半夜起来一边狠骂、一边抓跳蚤或逮虱,两手挤得爆爆响、半个指甲盖就像用指甲花染过一样鲜红(有点夸张),那可是自己吃了多少馍才生的献血啊,难怪人们对跳蚤、虱子恨之入骨。
当时没炉子等取暖设施,冬天一家人就挤在一个温暖的大土炕上,每家四五个娃,再加上大人,拥挤程度可想而知,爱开玩笑的邻居说晚上都不敢起夜,不然回去无处插足更别说睡下了,我家每晚也要用经板(做土布时经布用的长条木板)挡在炕头,防止谁被挤得掉下去。
那时的三九寒冬,在“太阳落、狼出窝,精沟子娃跑不脱”的时候,整个村子、家家烟囱上准时会出现由浓变淡的袅袅烟雾,烧炕的季节来了,烧热了炕的村子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连白天哇哇乱叫的驴也懒得再吱哇一声。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烧柴只能保证炕前半夜热,要让炕长时间保持缓释温热,还得半夜时起来煨,就是等明火灭了后再用锯末、麦壳等薄薄盖一层,说到这,烧炕可绝对是个勤快的技术活,柴多了烙得人睡不成、甚至烧掉席子被褥、烧伤小娃酿成火灾,烧得少或没点着(zhao))、着(zhuo)过了,人又冷得没法睡,记忆中白水两个姑家的炕最热,当时北岸人席上不铺褥子,每每烫得我们无法入睡。一般离炕洞门近的地方较热,我妈称它为“火眼尖尖”,此处留给年长病弱者或孩子,她自己则睡在远离炕门、箱子底下较冰凉的地方,那时我一度相信她:我只爱在热处坐、不爱在热处睡的话,如今想来数九寒天谁不爱睡热炕,这都是她爱的谎言!犹如小时候父母说自己不爱吃肉一样!
炕热,早上人就怕起来,但没办法,我们五点就得起来上学,为了让娃们尽快离开热囊囊的被窝,父母想尽了法子,或睡觉时将我们的棉衣裤塞进被窝、或我们起来时在房子地上隆盆火将衣服烤热,最大程度减轻冷热交替的痛苦过度,使我们高高兴兴地到学堂去。
七、八十年代,初高中一班只有两个宿舍,男女生各一,冬天没炉子、夏天无风扇,一面土窑里一个大胡基通铺土炕,睡着十来个人,为啥我们的同窗情远胜于如今的同学,我想与这种大通铺不无关系,这才是军歌中所唱的“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的深厚情谊吧!当时我由于没“本事”在开学时早早占上床位,以致晚上没地睡,每天走几里夜路赶回家,路上经过焦庄村东头的一片野坟地时总觉得后边好像跟着个啥,连脚步声都清晰可闻,跑得越快后面的脚步声也越急,我也越害怕,但从来不敢回头朝后看,有父亲接了心里才踏实、上了塬了心里才敞亮;早上因家里没表,都是听鸡叫或看月亮,有时去晚了有时又去得太早,校门没开就大叫李师。记得有次还偷偷钻进宿舍别人的被窝里睡了近两个小时天才大亮,大通铺那种人挨人、背靠背的温暖至今难忘。
91年参军后在新兵连又睡了三个月的大通铺,新疆的大圆铁皮炉子、用大水桶煮的方便面、烧红的老火墙、站岗时为各班开窗加煤、通风换气……这些久远的有关土炕的片段如今时常萦绕在我的脑际、铭刻在我记忆的百叶窗上,久久挥之不去!
生老病死土炕情、悲欢离合谱春秋!
孙凯华:陕西蒲城70后人,现盲流于西安临 潼,新疆从军十余年、而今迈步从 头越,闲暇码点文字自娱自乐、 聊以自慰。
欢迎关注公众号:凯风月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