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自此之后,世人无不感叹关公之神勇!史书总是惜字如金,我们只看到了寥寥数十字,却不知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
关公身居曹营时,曹公为得到他的忠心,对关公百般恩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锭金,下马一锭银,更有美女相送。关公心中有大志,怎会为这些俗物所动。无奈,在院中的一个回首,竟与一名侍女对视良久。她眼中泪水将涌,似有无数苦楚想要诉说。那女子不算倾国倾城,却也有几分秀色。
关公闭眼转头,正遇离开。
那女轻声说到,奴家仰慕将军久矣,不想今日有缘一见,可否聊上几句。
关公回曰“我不可能久居曹营,想来也无甚可说。”“关将军!”女子急道,“吾知将军是大英雄,有盖世之志,自然不会将我这个小女子放在心上。只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见,可否收下此物。”
那晚月色柔和,弯弯挂在枝头,伴有凉风习习。女子从怀中取出一物,说:“这块玉佩,自幼便不离我身,今日只想将它赠予将军,就算此后无缘,至少可以……”不等女子说完,关公道,“不必了,如此贵重的东西,关某不能收。”
女子眼中暗淡,道“也罢。”她咬掉了玉佩下边的缨絮“那这个,将军可否收下”。关公叹气一声,将缨絮接过握于掌中,双手背后,闭目仰天。道,“天色不早了,你去侍奉我家嫂嫂吧。”
“是。”女子声音颤抖着应到。退着回去了。关公将那缨絮系于腰间佩刀上。立于门口,直到天亮。
那一刻终于来了,滑台城白马坡,前线急报,袁绍大将颜良连斩曹将数员,招关公前去解围。第二天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只是关公下马割颜良首级时,不慎将缨絮落于地上,当时没有察觉。
关公归营后,曹军士气大振,连赢袁军数阵。这时一人来到关公府门前,关公定睛一看,竟是旧相识!来者乃是关公表弟,姓冯名贤字长生。当年在河东解良,二人联手杀了倚势凌人的恶霸,逃难江湖,自此再无相见。不想今日能在此处遇上!原来冯贤逃亡后居住在白马,听闻人言说来了一位赤面长髯的大将军斩了敌将,便来一问,没想到正是表兄关云长!他乡遇故人,人生一大幸事!数日之间,二人食则同器,寝则同床。
又一日,关公得到了兄长刘备的下落,与冯贤道,我要走了,但想起有一物遗落在了白马坡上,后来发觉,却一直无暇去寻,劳烦表弟帮我寻来,于河北相会。冯贤欣然答应。
关公走后,冯贤去了白马坡,发现当地居民将缨絮供了起来,只道是关将军的刀缨,来庇佑白马百姓安康。并建落缨庙。数日过后,关公经滑州界黄河渡口时,冯贤将此事告于关公,并诉自己无心于乱世争斗,愿在此守护庙宇。关公允。
公元219年,关公以少胜多,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然而命运的天平并没有完全偏向关公——关公中了毒箭。身边关平、关兴劝父退兵,关公只是微微一笑,问关兴:如果有人要杀你兄关平,你当如何?关兴含着眼泪却咬起牙关说“我定不会饶了他!”关公又说,“如果是要用你的命换兄长的命呢?”关兴不假思索说,“义不容辞!”关平痛哭慷慨道来“这个问题换我回答也一样!”关公微睁凤目说,“如今有人要出兵汉川,想杀父亲的兄长,父亲怎能退兵呢?”身边众将听后无不崇敬关公之忠义。关公说到,“就算独臂!我也要拿下樊城!”
在刮骨疗毒的时候,关公不用任何麻醉药,只因怕曹兵突然来袭而无力厮杀。在刀与骨的摩擦声中,在与马良的棋局落子声中,关公笑了,他从来没有这样会心的笑过。他仿佛看到了天下归一,大汉归刘,百姓安居乐业的幻境。
数日后,徐晃来了——来的不只他一个人,还有他身后的大军——还有他身边的女子,那个关公最熟悉的女子,眼神如泣如诉。腰间依然挂着那个缺璎的玉佩。“亭侯!奴家觅君久矣!”话音刚落,眼泪喷涌决堤。关公心头一颤,几度哽咽。真没想到能在此处相遇,真没想到再次相遇会是如此景象。关公独臂奋力与徐晃大战八十回合,众人皆惊!
然后,徐晃的手下杀了那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