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知识体系的大厦?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微信微博消息满天飞舞的时代,我们要学会从各种碎片化信息中甄选出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架构,完善自己的核心价值。


在阅读了各种介绍知识体系的文章之后,根据我自身的情况,将构建知识体系的步骤分为以下六点:

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在构建知识体系之前,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三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学什么?怎么学习?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构建知识框架解决的是第二个问题:学什么?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作一张思维导图,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这是我们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然后我们才可以根据这个框架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或者碎片化的阅读不断地改进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

收集知识

知识的收集看似可能是最简单的一步,因为我们每天要面对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可以轻而易举地收集到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但是,如何将这些碎片化信息甄别出来,挑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则是我们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到:阅读分为两种,一是为求得资讯而读,一是为求得理解而读。资讯对我们构建知识体系几乎是没有帮助的,而需要理解的信息才算是知识,才能填充进我们的知识体系。

知识的获取来源:

微信公众号:有很多优质的微信公众号经常会分享一些很有用的干货

即刻:神器不解释,可以根据需求定制主题,干货鸡汤段子应有尽有。

简书:博客类网站,我自己也会经常在上面写文章分享,虽然上面大部分是草根作者,但是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优质文章。

知乎:也不解释了,虽然现在知乎上装逼的人不少,但是牛逼的人更多,去知乎多逛逛,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书籍:再多的碎片化信息也不如真正读一本书来得实在

视频:手机评测视频,演讲视频,教学视频

分类整理

在进行完知识的收集之后,紧接着必不可少的就是对知识的整理,你必须清楚自己收集到的知识属于你的知识框架中的那一部分,你在以后哪种情况下可能会再次应用到它,简而言之就是你得清楚收集的知识能对你产生何种价值。对于从网上攫取的信息,不论来源是公众号或是知乎或是其他,我都会先粗读一遍,如果认为这篇文章可能会对我产生价值,我会将它保存在Pocket中,每周我都会留一个固定的时间将从各方收集到Pocket中的文章再细细精读一遍,如果确认这篇文章确实是好文,能从中攫取出我需要的知识,我会将文章中有价值的部分稍加润色保存到我的印象笔记中。这样的一整个流程走下来,我可以将自己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上,避免在繁杂的信息中浪费太多时间。而对于书籍或者视频类的知识,我会直接在印象笔记中纪录相关的笔记。

思考总结

个人认为这可能是构建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步。以上的两个步骤不管是收集或是整理,你所收获的依然是碎片化的知识,而对知识的总结思考则是将这些碎片连起来的一条线。你看到过的你听到过的都不是你的,只有把知识放在你的大脑里深加工,深入思考,做到能把知识用你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写出来,这样的知识才能真正为你所用。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主题阅读正对应着这个步骤,在这里我会使用onenote作为我知识管理的终极工具,根据主题建立相应的笔记本,和印象笔记不同,onenote里的内容都是我自己写的,这一点相当重要,尽管不论从文采或是逻辑上来说,自己写的东西可能远逊于看过的原作,但是对于你自己而言,写出来的东西价值要远比看到的大。

输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与人交流这一环,我想这也是知乎、博客类产品的意义所在。将自己的知识与智慧输出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获得几个赞,更重要的是输出后和他人的交流,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才能更好地完善你的知识体系。简书上写篇文章,豆瓣上发个书评,知乎上写个答案,都是很好的分享知识输出知识的形式。

应用

将知识应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是建立知识体系的终极目标,乔帮主曾经说过: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在我们刚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一头雾水,会怀疑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但是当我们构建完我们的知识体系架构之后,再去回顾自己所学的一切,它们或多或少都会连接在一起。到了那个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你不需要刻意地去回顾,知识会自然而然地为你所用。

以前我一直会很好奇,是什么让那些牛逼的人在面对各种问题各种困难的时候能处变不惊,安然自若。现在看来,也许正是因为牛逼的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拥有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根据这套知识体系在脑海中立刻构建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才思泉涌,大抵说得就是如此吧。

希望有朝一日,你我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刘光明 书田创始人 书田编辑作品,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文深度近1.5万字,撑得过前半部分敬你是好汉 ▼ 导读...
    Skyman阅读 13,699评论 38 484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925评论 25 709
  • 我们平时认为的许多草稿,其实就已经是人生的答卷——无法更改。 有一位学生学习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
    残殇泪痕阅读 1,855评论 0 2
  • String ① 字符串是常量;它们的值在创建之后不能更改。② Java 语言提供对字符串串联符号("+")以及将...
    千叶鸟阅读 2,571评论 0 1
  • 前几天刚写过一篇《你是孩子的“吼妈”“吼爸”么》,这几天就有一位“吼妈”在网络上又掀起了一片波澜。 这位妈妈陪着上...
    茧破阅读 2,682评论 0 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