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似乎都有这样的节日,在一年中的几天纪念死去的亲人。比如万圣节、亡灵节,中国的清明节和七月半。相比中国的清明和“鬼节”,亡灵节的氛围比较的轻松刺激。但是在仪式上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他们有些人会带上花去墓地,有些人在家里摆上祭坛。梅里达的亡灵节在食物上更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会在这段时间吃一种叫做“pib”的食物。有点像放大版的粽子。它是用大的叶子包着肉蔬菜还有黄色的粉末状的东西,当然我还不能品出其中滋味。
每逢周六去健身时,都会先去菜市场。市场虽不大,但是比超市的东西更加新鲜,也有味道。有时候还能看到一些超市没有的食材。逢年过节,中国的农贸市场也是人声鼎沸,也会有一些节日才出现的特有食材。比如端午市场卖粽子叶,艾蒿。我老家,春节时兴卖笋子。在这里,我也发现了市场在节日前夕,出现了一些新东西。各种像玩具似的糖,颜色和形状不一样,但口味都是极度的甜,后得知是用花生和面粉做成的。还有一些糖做成了骷髅头和棺材的形状。我学着前面那个买糖的女人,她放什么在篮子里我也就放什么。后买回家,一一试过,发现她买得最多的那种糖最好吃。将椰子肉用糖浆黏起来,浓郁的椰子味道,最重要的是没有甜过头。
其实过节除了食物和表演,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很想去当地的人家看看他们过节,祭奠亲人。但想想,如果是清明节,一个外国人想跟着你去扫墓,是不是特别奇怪而且不太礼貌呢?不过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这样想。
这是来墨西哥以后,遇到的第一个最大的节日,大节来临之际,人心涣散。班上的学生迟到缺勤都多了。懒散但热情的学生,在 whatsapp上告诉我要去哪里看表演,或者约我去玩儿。周六晚上,我去一个学生家,她帮我化妆打扮,带着我去了一家市中心的酒吧。没想到人生第一次的酒吧经历发生在墨西哥。酒吧是半露天的,舞池里人挨着人,服务生举着酒瓶穿来穿去。一首接着一首的嗨歌,舞池里的贴身男女。心中庆幸化了个大花脸,不说话可以暂时冒充墨西哥人。虽然别扭但不禁跟着学生的朋友一起跳起来。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连续跳上好几个小时不停歇,喝酒如饮水。蹦跶两个小时我就累倒了,坐在舞池墙边的椅子上休息,看着攒动的男男女女,似乎空气中都飘着荷尔蒙的味道。在那些歌曲中,节奏欢快,不时蹦出一些一样的词语。不禁去问朋友,所以今晚的西班牙语学了几句粗话。年轻人的消遣方式总是相似的,简单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