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总是在问自己,为什么总是不能很好地执行自己的计划,是计划做的不好吗?
不,在我的这些所谓的计划里,每一项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我似乎可以确定,只要按照我的计划去做,那么,相较于现在的自己,我一会会有所改变。
然而,事实是,我总是夭折在第一步。
如果连第一步都没办法实现,那么,以后的那些理想中的完美,又谈何实现?
于是,周而复始,我总是停留在原地,不肯进步,也谈不上什么大作为。
那么,我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我注定只能是一个失败的人吗?
不,当然不是,在没有付出行动前,任何都没办法判定我的未来。与此同时,我也知道,如果总是掉在一个坑里,怎么都爬不起来,才干也好,有雄心也罢,那些终将是纸上谈兵一场,做不得数,关于未来的种种,也终归会成为我的一场意淫。
那么,症结究竟出在哪里?
我试过粗略了解一些关于拖延症的,比对着自己来看,总觉得哪哪都是,可是,真到做起来,却又总是难以得偿所愿,难道还是方法用得不对?
细细想来,这些年来,但凡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什么意志力啊、执行力啊,都没少背锅,可是,我改变了吗?有时候好像看到了一些细微的成就,却在更大的挑战面前,一秒被打回原形,无所事事的这些日子,我想可以从今天这本《决策的力量》上面找到一些突破口。
一,关于重置选择:
从辞职到去朋友公司帮忙,到失业,仔细算来,不仅仅是加入小灶群的这三个月,而是毕业后的整整两年时间,或者推至更久以前,我的生活似乎都是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似乎已经习惯把自己放在一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境遇里,一边埋怨自己的不作为,一边埋怨现实的有作为。
可是,这是不对的。关于现实的种种,总是习惯把自己处在一个很理想的状态,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以决策力的观点来说,我根本没有给自己的选择的机会。
当然,表面上来看,无论是找工作也好,还是离职也罢,我都是出于某种任性的选择。可是事实却是,我一直把理想中的我,当成是我的默认选项,却忘记了我的出发点就是错的。要知道,就现阶段我对自己的掌控力而言,我根本没办法达成理想的状态,换言之,这个默认选项是不存在。
由此衍生的种种,自然是把自己陷于越来越糟糕的处境之下。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基于我现在的情况,我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认清自己的不作为,去掉那些看似完美却很难执行的选项,比如把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晨设定为五点;
2,如果我的症结是“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那么,勿论对错,试着把“做”设置为自己的默认选项;
3,选定某个可执行任务,从坚持某一件事情开始,比如每天在简书上更新小灶群的晨读感悟。
二,关于预先设定:
先来算一笔账,假使,从3月末加入小灶群开始,我每天都按时按质的完成小灶群的作业,那么,到今天为止,我至少可以有80篇的文章存货。按照我的写作习惯和文字领悟力来说,这中间,通过不断的思考和磨练,我至少有30篇文章是可以拿得出手的,而这些文章中,至少可以挑出2-3篇尤其出挑的出来。
这些数据对我有什么用呢?除了文字功底会有一些确确实实的进步之外,这期间,我可能还会因为一些文章,和一些人有一些思想上和行文上的交流,从某些方面提高我的思辨能力和交流能力,这是一些内在的可能不太容易被明显衡量的好处。
而外在的呢,如果我现在要去找工作,而我的主攻方向肯定是文案,当HR需要我拿出我的作品出来时,我可以有扎实的东西拿不出来,而不至于在面试的时候支支吾吾,空口无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我做事情的效率提高了,在找工作时,我不至于直到过了招聘时间,连简历都没有投出去。
当然,这是基于我的自身情况,对过去进行的一个反思,其中种种,由于没有具体的去执行,很难保证这不是我的又一次意淫。不过,我的确可以以此为凭,大胆地对未来进行一些预先的设定,以三个月为限,坚持剽悍晨读,不求立竿见影的回报,就看自己能不能在一件事情上坚持下来,就看我究竟能不能也尝尝那些关于坚持的甜头。
三,关于扫清障碍:
不用多么费心去思考,我都能想象得到,在坚持日更剽悍晨读这件事情上面,我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比如说:
1,哎呀,今天起晚了,不开心,怎么办,先看一集电视剧缓缓?
2,饿了!吃什么去呀?恩呢,大悦城走起!
3,不行,太穷了,我要找工作·····
4,今天天气好好,我想出去玩·····
5,今天天气真的好差,没心情,没心情,没心情,那,先打一局农药?
6,喂,看电影啊,好啊,几点?
7,不行,真的没灵感,我要先看会书,算了,不想看书,最近《知否》要拍了,搜一下去?(开启没日没夜看小说的状态)
8,唉,怎么就混成这样了,真的好失败啊,自我批判无限循环····
9,嘿,聊个五毛钱的?
················
恩,提前预判障碍,重置选择,设定目标,广发英雄帖,防患于未然,从根源治病,我还不信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