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20 文/克里思影
韩国很多经典电影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然而大部分都是让人看完之后很沉重,甚至看完之后会感到恐惧,像《杀人回忆》、《孩子们》,还有之前写过的《黄海》,今天又是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犯罪电影,不要问我为什么总看这样的电影,因为看上你就会发现,两个字——魔性。
《暗数杀人》豆瓣评分6.7,豆瓣影评人对这部影片做了不客气的分析,并且2018年10月上映的时候,影片中部分案件的真实受害者家属对其表示反对、抵制、抗议等,备受争议的影片,为什么我还要写?不是因为我觉得它多好,而是电影里,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角度。
无论是谁,自救的最好方式,就是学习。
金允石算是韩国犯罪片的常驻户了,朱智勋继两部《与神同行》后,也开启了恐怖犯罪之路;这部作品中,金允石还算正常发挥,但是朱智勋的夸张表演,完全颠覆了我在《与神同行》中认识的印象。
影片开始,姜泰梧通过线人找到缉毒警察金亨民,还没有沟通出有效信息的时候,就被刑警当场抓获,原因,竟是他杀害了女友,并分尸藏尸,检察官起诉后,宣判姜泰梧监禁20年。一个年轻人,20年后会变什么样?全看造化,但是固定到监狱中,这样一个杀人者,一定会憋闷的很痛苦吧。
就是为了逃避长达20年的牢狱之祸,姜泰梧向金亨民提供了自己所犯罪行的一部分信息;首先是杀害女友后,将其所穿衣物的藏匿地址告诉了金亨民,顺利找到证物后,检察官的假物证被推翻,姜泰梧成功减刑5年。
再尝到甜头之后,姜泰梧开展了自救之路,当然整个过程,一定要设计的很缜密,这让我想起了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中的一个故事《谋杀的艺术》,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人们往往听到‘谋杀者’这个词语时,第一反应就是认为这些人是疯狂的怪物或无情的杀手,他们凶狠、残忍、嗜血、毫无理智,但我要告诉你,实际上,优秀的谋杀者都很正常,他们有缜密的思维,过人的智商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姜泰梧的状态就是优秀谋杀者的状态,虽然身陷囹圄,但是他冷静,并分解了自己的案件,给出真实有效的信息,让刑警保持对案件真实性的认知,却找不出真实确凿的证据,即便是找到了部分案件的眉目,也过了起诉时效。
再向刑警提供线索的同时,提出自己的需求,得到物质及金钱的保障,金刑警曾经好奇他为什么会提供这些线索,所有目的都暴露在了对话中。
金刑警:“为什么要坦白?不是说不想再继续蹲监狱了吗?”
姜泰梧:“就是啊,就是因为我不想继续蹲监狱了。”
聪明的犯罪者,懂得置之死地而后生,直到于金刑警展开较量开始,在还不到10平米的牢房中仍然在看各种法律类书籍。虽姜泰梧最后失败了,但是这样的手段确实高明,如果不是金刑警执着并有人指点,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呢。
无论什么情况,学习都是自救的大前提。
姜泰梧的脱罪手法分析:
他是希望有你来认真查案,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种人在法律判决上面精着呢
他是因为A案被抓进去的
却只向你供认了B案、C案
你就听信他的话
便一路追着展开调查
因为你觉得有意思
可结果,他在B案、C案中都变成了无罪
因为证据不足,两个案子都打了水漂
一旦你变成了“狼来了”
那小子就要通过律师开始行动了
事实上,原本存在的A案都会变成无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