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湖丝文化

传承湖丝文化

通过昨天针对村民的调查访问,我们发现大多辑里村民并未意识到湖丝手工艺制作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不大愿意配合我们的调查访问。可见,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极度欠缺。

在前天的访谈中,王一士先生与顾明琪先生都对这方面做出相应解释。其一,上了年纪的村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缺失对非遗、文化传承等概念的认知;其二,政府给予的帮助与经济补贴远不及传承所需的经济成本,如此,无论是技艺传承或是私人博物馆的建立,都极为艰难。

湖丝曾享誉盛名,为众人所喜爱。然而湖丝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鲜润色泽,高度韧性,均匀粗细,更在于它背后所映射的湖丝文化。不仅仅有传承下来的拜蚕花娘娘的习俗,更有家家户户种桑养蚕收茧的喜悦,还有卖丝赶集的新鲜感。从小我讲,它是辑里村致富之道;从大家讲,它是丝绸之路的起源之一。

我们理应让湖丝成为丝织品的典型代表,让湖丝文化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以文化促进商品的再生产,将文化活力注入到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去,再以回馈的经济效益不断激发文化活力。以良性循环的方式,保护与传承湖丝文化,使其被更多的民众了解并喜爱。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

方超颖

2018年7月14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石丽平,1966年出生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达车村一家农户家里。18岁时,她带着稚嫩的面庞步入工作岗位,担任达车村...
    赵gang阅读 1,661评论 2 4
  • 22天的行动营即将画上一个句号,行动营就如同大母鸡抚育着很多小鸡。在这22天的吸收中,我这只蛋的蛋壳裂了,一只全新...
    K少628阅读 346评论 0 5
  • 不知道你没有过这样的烦恼,特别是和不熟的人,聊天聊着聊着就聊死了。尴尬着假笑着,不知道如何把话题接下去。心里冒出了...
    Renatayaaaa阅读 423评论 0 1
  • 冬天的风打在脸上,刺刺的,冷得发抖但又很享受这种感觉。心似乎没了感觉,冷,至少也是一种感觉。 今夜,学会和一些事说...
    Eve呢阅读 12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