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艺振兴的贵州实践

石丽平,1966年出生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达车村一家农户家里。18岁时,她带着稚嫩的面庞步入工作岗位,担任达车村文化站站长。松桃自治县成立第一家国营电解锰厂初期,石丽平被调到厂里担任团支部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承担全厂的文化宣传工作。原以为人生就这么平淡地过下去,2000年12月,厂里改制,作为厂团支部书记,石丽平带头迈出第一步,主动向领导提出下岗申请。为此,她也迈出了改写人生命运关键的一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石丽平自筹资金2.5万元,在湘、黔、渝“锰三角”地带做起了锰矿生意。经过几年艰苦拼搏,创立了贵州省松桃县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她把公司从单一的采矿发展到集矿业、五金、纺织品、零售、物流为一体的规模企业。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往城市迁移,松桃苗绣艺术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代现象,加上老一代民间刺绣艺人的相继离世,很多地方的苗绣技艺随之失传,整个艺术门类濒临消亡。为了不让这门艺术丢失,她毅然决定企业转型,传承保护和开发松桃苗绣。石丽平说,“锰矿业属于资源型产业,再丰富的资源有一天也总会枯竭,只有民族文化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松桃苗绣是松桃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生长在苗乡山寨的石丽平,对本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苗家妇女通过母女关系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刺绣,对她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从小耳濡目染,使她在三四岁时就学会了拿针配线。后来,石丽平对苗绣的技艺已不满足于家中老人所传,而是遍访名师,潜心学艺。通过反复研习和试验,她掌握了苗族传统刺绣的多种技法,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因此,她成了石家的第七代刺绣传承人。

“我是苗家姑娘,我不能眼看着苗家的传家宝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丢失。”2008年12月,石丽平果断地创建了“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石丽平的公司以保护和传承苗族的非物质文化为宗旨,致力于苗族文化的深度研究与手工艺术品的开发,主要产品有苗族服饰、刺绣、织锦、银饰、印染、雕刻、编织、苗族文化影视、苗族歌舞、苗族饮食等。由于公司产品创意独特,做工精致,形态美观,内涵丰富,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使用价值和珍藏价值。因此,产品一推向市场就畅销国内,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石丽平在家乡捐资修建了乡村公路,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给予了扶持。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妇女做苗绣,她上门送材料、教技术、回收产品。2013年,苗绣基地给全县3800余名妇女提供了在家就业和创业的平台。

石丽平的苗绣民族工艺产业已带动了3000多人创业就业,而这三千绣娘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外务工的返乡人员。

在众多返乡就业的“绣娘”中,有一个叫做田应艺的人,石丽平对其印象深刻。原本是一个推三轮车卖水果的小商贩,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在返乡就业后,通过培训学习刺绣后,自身勤奋努力已成为了一名刺绣能手。如今,田应艺已有了自己5层楼小洋房,还开上了自家的私家车。石丽平感言到“送黄金万两,不如送一技之长。”

“十二五”期间,贵州大交通环境的改善,让艰苦创业的石丽平感触颇深。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和发展。“过去,一件产品的运输成本较其他地方相比要高出5、6元。”石丽平告诉记者:“随着贵州立体交通布局的日趋完善,从运输方式和运输成本都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今的贵州苗绣已是远销美国、中东、东南亚等67个国家、地区的具有贵州符号的热卖货了。”


在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内,出生于1985年的侗族蓝靛靛染传承人陆勇妹向记者团介绍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经营一家以蓝靛靛染和侗族服饰为主的合作社和公司,她用创新的精神将非遗项目蓝靛靛染与商业结合,让非遗更好地被传承和传播。

蓝靛靛染已经流传千年,是侗族的传统手工艺技术。靛染是用蓝靛草加工成蓝靛泥,再用蓝靛泥作染料,经过手工操作把布染成蓝、青等色的过程。蓝靛靛染是侗族常用的传统纯植物染制技艺。

  陆勇妹说,由于爷爷那一辈就是开染坊的,自己从小就对蓝靛靛染技艺耳濡目染,再加上自己的热爱,所以传承这项手艺对她来说似乎是水到渠成。而至于开合作社,则是这样的一件事触动了她,2014年,还在幼儿园当老师的她去了临近的一个村子,那里有70多个孩子,而60多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陆勇妹想,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能够回来工作的话,那么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

  2015年,抱着对蓝靛靛染的热爱,以及希望召回更多的侗族姐妹回来务工的想法,陆勇妹和同村的妇女们开办了“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此开始创业。随后,她开了几家实体店,自己也去跑单,现在也开了网店。陆勇妹说,“合作社开办后,原先许多在外面打工的妇女,现在都回来参加合作社,我们会给她们培训,她们回来织布、染布或者刺绣赚的钱不比外面差,甚至赚的更多,还能照顾家里。”

  现在,陆勇妹经营的公司已经有600多名员工,除了同乡的绣女外,临近村落的绣女也加入了进来。她说,去年公司营业额达到290万,今年有望翻一番。

侗族服饰,无论是帽子,还是衣服,都有三项工序——织布、染布和刺绣。陆勇妹说,在她的合作社和公司里,把这三项工序细分开来,“因为如果一个人既要织布,又要染布和刺绣的话,她就耗时很多,技艺也比较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让她专精于一项技能的话,做自己最擅长的,那么劳动效率就能得到提高。”

  陆勇妹对合作社的妇女的技能进行调查了解,按这三种技能的擅长程度将她们进行区分。“如果这个人擅长刺绣,我们就把她分到刺绣的那组;如果她擅长织布,就分到织布那一组;擅长染布,就分到染布的那一组。如果对这些感兴趣,却不会做的话,我们会给她们做培训,一般培训是四个周期,一个周期是15天。”对于招收培训班人员的条件,陆勇妹说“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是热爱”。

2013年到2014年,为了恢复失传多年的豆染技艺,陆勇妹走访了附近的很多村寨,通过老人对豆染的回忆和讲述,再通过不断的实验,她最终恢复了豆染技艺,并取得了专利。

  陆勇妹说,她们的合作社一共已经取得了5项技术专利和9项外观专利,比如,豆染的生产装备、植物染料的配方调制等。陆勇妹说,侗族的传统布料是棉和麻,为弥补这两种面料在制衣上的缺陷,让衣料可以更加塑形和耐磨,陆勇妹将金属线、鱼线和松紧线这些元素增加到传统的织布机中。

  今年7月,陆勇妹获得县政府的非遗经费,开办了精英培训班。她对记者说:“培训班里的20多个女孩都是80后,我们培训的内容一是技艺,二是市场对接。如果她们既懂互联网和市场,又懂蓝靛靛染,那么年轻人肯定对传承这项技艺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当她们了解市场对于我们的产品的需求和喜爱以及一款产品卖了多少时,她们就懂得自己做这个的意义,而且也会更有动力地去传承它。”


如何科学有效的传承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黔东南州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以迅速崛起的“非遗”技艺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非遗合作社,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带动了数万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增强传承活力,我国出台并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近年来,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种。下面,让我们跟着陆勇妹一起去看看这前后的变化。

黔东南州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3个保护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72个保护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2项242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54项416个保护点,其国家级项目总数位列同级地州市第一,是全国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州。近年来, 黔东南州崛起了一批以“非遗”技艺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非遗”合作社,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带动了数万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村民通过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就业。


19岁那年,欧阳珍珍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一次从家里带了几件自己小时候制作的手工艺品,班里的同学都非常喜爱。她开始想,既然这么受欢迎,完全可以在学校周边卖。


  于是,她建议母亲回到农村专门收购这些手工艺品,她则利用空闲时间在北京摆起了地摊。


  每逢周末,她都会早早起床,到集市摆摊。三年里,风雨无阻,攒下来的钱不仅还清了学校贷款,还有剩余的钱寄回家。


  因为大学学的是商务英语,欧阳珍珍结识了不少外国朋友,他们也很喜欢来自贵州大山里的艺术品,回国后还会进行广泛宣传。


  2016年,大学毕业的欧阳珍珍回到家乡租了一间小门面,做起了民族手工艺品生意。


  欧阳珍珍的销售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她在向游客介绍时,会特别讲述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让每一件产品都有故事"。


  2010年,欧阳珍珍在凯里市创办了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从农村招聘一批固定的银匠绣娘,同时和一些农户签订合作协议。


  如今,她公司的固定员工达200多人,均是来自周边的贫困群众。同时,公司每年都会组织一批农村妇女开展集中培训,并通过实施"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把部分订单直接发到绣娘手中,增加她们的经济收入。


  为了更好保护民族文化,欧阳珍珍还于2014年投资成立了"苗妹非遗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100余件自明、清以来苗、侗等民族服装和手工刺绣品。通过它们,可以了解苗侗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场景,为研究民俗的传承和演变提供依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欧阳珍珍说,苗妹非遗博物馆呈现给大家的不是一次简单的展示,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唤起人们对苗族文化的关注。


  在贵州,欧阳珍珍所做的,正是许多人共同在做的事。


  贵州省于2013年启动的"锦绣计划",仅黔东南州,"锦绣计划"已培育从事民族手工艺品的企业达200多家,成立农村合作社500余家,辐射带动近10万名农村妇女从事相关工作。


 麻料村的博物馆与众不同,除了在一般同类的博物馆里能随处见到的各种苗族银饰、苗族蜡染、苗族服饰等各类苗族特色手工艺品,还增添了让游客免费参与体验银饰制作的项目,由村里的老银匠们担任老师并指导游客们亲手制作银饰。

“你这个钉子要沿着这上面的图案再打打,那样才好看,慢点不着急。”45岁的李仕将正指导游客体验制作银饰,他已是家族里第四代银匠了,“等这个图案都打好了,看起来就立体了,到时候火一烧,周围的松香化掉,你打的这个就可以取下来啦。”在博物馆里,像李仕将这样的银匠老师有十多个,全是麻料村的老银匠。麻料村早在一百多年前便以精致手工银饰制作在省内颇为盛名,全村男性几乎都会制作银饰,近年来随着苗族银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麻料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游客来到我们这里免费体验,如果在体验后产生了消费,我们会把体验中产生利润的60%分给村的贫困户,这样也可以带动一下村里的脱贫工作。”麻料村村支书李玉昌向记者说道。

  据悉,2017年在麻料“村两委”的领导下,成立了麻料村银饰公司,全村投入股达近100万元股金发展公司,同时申请58万元扶贫资金建立了银饰博物馆,重点以利益链接的方式惠及47户贫困户。

 这个悬挂着“全国第一所银匠免费培训学校”牌子的博物馆,除了展示以苗族历史、生产、生活、节日、音乐、歌舞、服饰、银饰等为主要内容的展品外,还增添了让游客免费体验银饰锻造的项目,由村里的老银匠指导。

  麻料村位于雷山县西江西北部,距西江景区13公里,雷山县城53公里。全村有183户,806人,80%的村民都是能工巧匠。早在一百多年前,这里就以精致手工银饰制作在省内颇为盛名,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银饰产品只靠游走形式加工销售。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银饰加工成为麻料人传承民族文化和发家致富的本领。但由于游走形式较为分散,村民大都“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规模。如何让这些手艺发展成为产业,带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麻料村两委可谓是想破了头脑。

“村里成立合作社和公司后,我立马就回来了,还入了股。”44岁的银匠黄金红向记者介绍。黄金红在凯里开有小作坊,由于技艺精湛,黄金红锻造的银饰工艺品不仅受到本地消费者的喜爱,还被湖南等地的老板青睐不已,湖南凤凰古城的一位老板还向他抛出橄榄枝,请他前去锻造银饰工艺品。

  “我怎么可能去嘛!”黄金红斩钉截铁地说道,以前村里没有成立合作社,大家都是自家开个小作坊,现在成立合作社和公司,村民的心都聚拢在一起,“不仅仅是传承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技艺,我们都想把麻料银匠村的名气打出去,让更多人知道麻料!”

  今年31岁的李林书是家里的第十八代银匠,在西江创业十年,拥有9家银饰连锁店。由于能力强,被村民推选做了麻料银绣公司的董事长。“我们麻料是传统村落,而且银饰制作都是纯手工打造,我们拥有发展旅游的优势。成立合作社和公司也是想通过抱团的方式,将银饰锻造打造成麻料村的产业,带动麻料村村民脱贫致富。”

  李林书介绍,目前麻料村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经营产生的利润50%作为发展基金,20%作为管理基金,24%作为股东分红,6%的基金用于专业扶持贫困户。“我们为村里的贫困户申请扶贫资金,优先教他们技术,帮助他们脱贫。”李玉昌补充道。

  “现阶段我们正在申请银饰地理标识,下一步,打算组建团队,有计划地让懂加工、会经营的团队到全国各景区景点销售,同时开通电商平台,塑造品牌,做大做强银饰文化产业,将麻料的银饰销往全世界,带领麻料村民一起发家致富!”李林书信心满满。


贵州共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土家族、仡佬族、瑶族、毛南族、仡佬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共生、共存、共繁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造就了贵州文化的“多样性”。在这片生态完好、风光秀丽、山青水悠的山地之中,各族人民秉承天然和谐的世界观,保存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性鲜明,古朴淳厚,瑰丽多姿,是中国非物质文化中遗产的重要集中区域。到目前为此,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653处,市(州)级名录1000余项,县级名录4000余项。

贵州省文化厅在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上,提出了“大文化助推大扶贫”和“文化富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工作思路。以非遗助力文化扶贫的工作为重点和亮点,开避了传承人群培训的传统工艺振兴道路。

  2016年初,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由贵州省文化厅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妇女联合会五家单位联合印发了《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联动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作为省政府“1+7民生工程”,并列入政府的年度考核工作。当年,五家单位采取各自培训的特有经验方式开展较大范围的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培训。

  按照《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实施的“十、百、千、万”培训工程,既是当下全面建设小康的脱贫攻坚战略举措,又是贵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重力抓手。其中文化厅重点开展的是“十”与“百”级的培训。“十”级是培养(培育)数十名大师级传承人、数十名国内知名手工艺品设计师,以出省(出国)培训为主,这样的培训主要是到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上海东华大学等进行的研修研习培训。“百”级是培养(培育)数百名传统手工技艺骨干传承人,数百名省内知名手工艺品设计者、市场营销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省国内外知名专家大师集中培训,这一层的培训主要是在贵州的省级高等院校培训。“千”级和“万”级的培训,主要是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来完成。“千”级的培训是培养(培育)数千个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骨干,主要依托本土培训;“万”级培训是培养数万名传统村落贫困农户参与传统手工技艺培训,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人数新增上万人,依托本土就地就近培训。

  贵州对传承人群的培训,借鉴国家文化部的研修研习计划,由高等院校来完成。在文化部命名凯里学院、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作为3家国培院校的基础上,在2016年,贵州省文化厅与贵州省教育厅联合遴选了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等9所地方高校、3家传统工艺龙头企业作为省级培训基地。优秀学员,重点推荐到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上海东华大学等进行提升式的研修研习。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在高校施行,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

  2016年5月,国家文化部非遗司支持贵州省文化厅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了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深化依托相关高校、企业、机构,组织传统工艺人、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扩大贫困传承人群培训面,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倡导传承人群主动学习,鼓励同行之间或跨行业切磋互鉴,提高技艺水平,提升再创造能力。积极地帮助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使传统工艺的承续与贫困人口的脱贫找到结合点。

在2016年,贵州省文化厅等五家部门超额完成传统工艺传承人群万人培训任务,整合项目资金2263万元开展培训,其中:省文化厅965万元、省经信委578万元、省民宗委100万元、省人社厅320万元、省妇联300万元。主要举办了蜡染、染技、手工纸制作、土陶、刺绣、都匀毛尖茶制作等优势传统手工艺培训班百余期,共培训学员23931人,其中:省文化厅培训3495人、省经信委培训12140、省民宗委培训420人、省人社厅培训4377人、省妇联培训3499人。

  2016年对传承人群的培训,实现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全省研培学员创业达200多家,带动就业50余万人。就黔东南州而言,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带动就业人数8992人,每家企业平均带动就业人数约47人,实现带动就业人员年人均收入2.18万元。松桃梵净山公司直接带动3800多人就业,年产值6000多万元;布谷鸟公司有员工200余人,带动移民搬迁户1200余人进行纺织土布;苗妹银饰公司有员工217人,带动856户1600余人就业。


省文化厅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于去年5月中旬率先联合成立了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工作站以雷山、剑河、丹寨、三都、罗甸、台江等县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提高传统工艺发展水平,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实现非遗元素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贵州正在迅速形成规模特色突出、带动有力、传承有效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健康发展。这将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让贵州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新,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体现出全新的价值。


堂安侗寨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镇,距离肇兴侗寨(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据当地口述历史,堂安侗族古村落形成于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堂安侗寨作为贵州侗族地区“六洞”代表村寨之一,已列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侗族村寨)”,并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具有丰富的民族和区域文化,保存着诸多侗族地区的自然及活态文化遗产。

堂安侗寨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是南部侗族和北部侗族的交合点,吸收融汇了南北侗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堂安侗寨的传统寨门、鼓楼、戏台、凉亭、风雨桥和干阑式民居,代表了典型的“六洞地区”侗族建筑艺术;依山伴溪的选址布局,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以侗族大歌、芦笙舞、逗春牛、闹年锣等为代表的歌舞文化,传承了侗族的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独特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宗教文化、款约文化等展示出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堂安侗寨山、林、田、泉等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与浓郁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浑然天成。 

堂安侗寨保存有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纺纱、刺绣、雕刻(木雕、石雕、角雕、竹雕)、制芦笙、制琵琶、制牛腿琴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侗族大歌、侗戏、侗族乐器等传统歌舞;穿银戴梳、吃酸、赶集的生活习俗和习惯;农历正月初一过年祭萨;正月初二到十五婚俗、踩歌堂、唱侗戏;三月清明节挂众清;三月谷雨节要吃乌糯米饭、丢卣卣;七月吃新节、请家客;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请寨客、请家客、牛打架、吹芦笙;十二月二十八至三十过年杀猪、打年粑、新媳妇过门(二十九)、年夜饭、守年等传统节事。对于堂安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基于对堂安侗寨的发展及非物质文化活化利用的考虑,2016年底,堂安博物馆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共同发起了针对堂安侗寨的纺织、蓝染、缝绣技艺的传承保护及活化利用的项目。

项目旨在帮助堂安村民建立小规模的家庭手工作坊,培训村民制作以当地原材料为主运用当地传统手工技艺的旅游纪念产品,建立产品价格体系并进入市场推广销售,销售利润返还合作社成员,利用村民农耕的闲暇时光增加收入,同时,活化利用当地形将消失的传统手工技艺以期达到保留与传承之目的。

传承保护及活化利用项目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16年10月30日-11月3日考察调研阶段。师生深入堂安侗寨去寻访当地人最传统的服饰,参观制作侗族独特的亮布制作工艺,系统梳理及研究堂安侗寨手艺技艺,特别是织染、刺绣技艺,同时专题讨论将这些技艺产品化的可能性,初步细分为纪念包、家居用品、文具、服饰等四大可开发类别;

第二阶段为2017年2月-5月产品研发实验阶段。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纤维专业学生将在堂安了解到的手工技艺,进行分门别类的产品研发实验,先后设计出几十款具当地特色的产品,并于5月18日在苏州展览,取得良好反响;

第三阶段为2017年7月16日-30日村民手工培训阶段。由冯雨老师带队的手工小组抵达堂安,对堂安村妇女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手工培训,引导村民运用传统的植物染色、手工缝绣制作符合市场需求的手工产品。此阶段的培训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由培训老师准备和组织原材料,教学顺序为:材料准备-制作样板-批量打版-逐件制作-细节示范指导-制作标准罗列及训练,尽量使用村民能懂且好记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达到每名参训的村民都能独立操作完成产品的制作流程,且质量达标。

通过第三阶段的生产培训,参训的妇女均掌握了产品的制版、打样、缝制细节,培训结束时先后有20名妇女可以生产制作16款具有堂安本地特色的手工产品。目前,第一批总数139件16类产品已在堂安博物馆访客中心进行试销售,获得了游客的极大认可,已销售一空。

将培训变为产品研发,制出的成品按照研发的时间成本核算给妇女,让她们能建立对学习制作产品的信心,建立对此次传承保护及活化利用项目的信任。真正学到一种可以增加经济收入的技能。


   政府联手企业,带动贫困户参与商品生产和公司经营,从而将传统的、作坊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进行壮大,形成产业,增加收入,这是典型的生产性保护手段。目前,贵州已有一批靠这种方式摆脱贫困的成功案例。

    由石丽平担任董事长的贵州省松桃梵净山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已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石丽平借助“绣娘计划”,在全县28个乡镇(街道)开展苗绣技能培训,许多手工技艺娴熟的绣娘在培训现场就与企业签订订单合作协议。目前,石丽平已带动4000多人就业,而这些绣娘绝大多数都是在外务工的返乡人员和留守妇女。


2011年9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雷山县政府在一栋小楼里共同建立起雷山非遗传承研创中心,想要在这个拥有五彩斑斓手工艺的地方搭建一个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从雷山研创中心这个小点,设计的输出对当地手工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视的助推作用。

教育出力 培育传承的生力军

无论是传承还是振兴传统工艺,最不可或缺的是人。当师傅带徒的形式无法满足当下时代的需求后,专业学院,就成为最有力的支撑。或许,这种以项目或培训的方式,诞生的是一种新型的手工艺传承形式。

将学院新生力引入传统工艺聚集地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让苗族传统工艺的光芒,从深山里的一个小点,辐射到整个贵州省,并逐步形成影响全国的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发展模式。

服装工程系的师生以苗族服饰为灵感设计制作现代时装,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上崭露头角,其中苗族特色职业装设计,被作为当地政府礼仪服装使用;20多名师生设计的具有苗族特色的银饰、刺绣用品销售火爆;而学校专门为雷山地区培养的学生,大多回到自己的家乡设立工作室或创业。

逐渐地,学校在苏州建立雷山苗文化博物馆、出版《苗疆圣地和美雷山》、拍摄《中国雷山》《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三部专题片……将雷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梳理。

此外,学校结合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开展了贵州传承人群异地培训项目。助推了苗妹、塬境、非遗生活、例外等文创品牌,实现贵州苗绣、银饰等手工艺从业者的大幅增收,成为颇受好评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苏工美模式”。

多年的积累与坚持,加上文化部非遗司指导,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新构建的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设在了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关联高校、设计机构、民艺研究者进入工作站,让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综合平台,全方位支撑贵州的文化建设。


针对非遗领域尤其是传统工艺领域普遍存在的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创作和创新能力弱,技术及工艺瓶颈难以突破,产品附加值低,以及由此导致的传承缺乏后劲、传承人群萎缩,后继乏人等问题,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围绕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以振兴传统工艺为重要抓手,实现文化助推脱贫攻坚。 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龙佑铭建议:

加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 实现文化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 刘启靖

  我省非遗名录体系健全,十大非遗门类齐备。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侗族大歌、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贵州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中,国家级非遗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709处),市、州级名录1134项,县级名录4000多项;有国家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402名。建立了国家级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2个,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58个。市州级100余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非遗资源大省。2015年文化部下拨资金965万元,率先在贵州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该项培训将成为贵州传统工艺振兴的有力实践,并写进了2016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缺少统筹,难成合力是我省振兴传统工艺文化,真正实现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扶贫双赢互利应攻克的问题。为此,龙佑铭委员建议:

  ——切实发挥好联席会议制度职能;统筹整合,形成合力;政策引领,落实计划;督促检查,凸显成效。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进一步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对非遗生产企业制定专门的综合性税收优惠政策;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规律制定差异化的税收减免政策,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加强贵州工作站工作,助推脱贫攻坚。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创新作品的版权保护,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生产性转化,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的版权、商标保护力度,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探索推出标识认证,提高传统工艺从业者的荣誉感,扩大品牌效应。

  ——发动互联网企业,设立传统工艺品销售平台,帮助传承人推介传统工艺产品特别是创新产品。 推进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点建设。让传统技艺生产产品有更广阔的空间。

  ——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区域和民族地区增加建设一批传习所,促进形成浓厚的传习、交流氛围。利用好“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使之成为贵州文化传承的引领者和文化创意设计的领导者,还是文化衍生产品的研发者。建立“贵州省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做好规划,注重细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教育体系。

部门联动 多措并举 发展传统手工技艺

  针对龙佑铭委员提出的建议,省文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作了答复:

  2016年初,由贵州省文化厅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妇女联合会五家单位联合印发了《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联动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作为省政府“1+7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并列入政府的年度考核工作。当年,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总培训人数达到23931人。总计投入培训经费2263万元。省经信委制定了《贵州省“十三五”民族民间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出台《贵州省支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化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待省政府审定下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职业技能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刺绣、蜡染、民族服装服饰等民族手工艺品相关工种纳入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范围;特别要求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将农村妇女手工技艺培训纳入重点培训范围,大力开展刺绣、蜡染、民族服装、银饰加工等技能培训;做好传统手工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将特色手工拔尖技能人才列入评审范围。

壮大培训机构 扩大培训成果

  2015年,文化部命名凯里学院、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3所国培学校。2016年,贵州又自行遴选了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10所地方高校,3家龙头企业作为培训基地,2所国培院校等开展培训工作。

依托优质资源 注重学研结合

  建立工作站。2016年7月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共同建立“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深入开展在地方和点上的研学工作。省文化厅划拨100万元工作经费,成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对五家部门的培训课程进行研究设置,对培训成果进行认定评估。中心分别在各培训学校建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所”。 2016年12月,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举办了200多人参加的“2016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研讨会”,研讨、交流培训得失。 2016-2017年选送166加36名具有较高水平的手工技艺妇女到外省培训。培训院校对每一期结业学员进行后续跟踪服务,利用假期回访学员并进行指导。

  组织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以及贵州省工艺品协会,建立创意设计联盟,对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按照市场的现实需求重新进行设计研发,夯实科技创新基础。依托贵州大学建设了“文化遗产数字技术重点实验室”。为旅游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奠定基础。

  在整合资源,多渠道推广传统手工技艺方面,注重加大与文物部门合作,将目前贵州已维修好的大量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作为非遗传习所。省科技厅安排科技经费580万元,立项实施了省科技重大专项《黔东南民族工艺品制作工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校共同实施。项目围绕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壮大贵州特色工艺品和旅游商品产业,以黔东南苗侗银饰、蜡染、刺绣制作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为目标,通过民族工艺品创意设计、民族工艺品制作与成形关键技术、民族工艺品原材料加工关键技术、民族工艺品云销售模式与业态等研究,解决掣肘黔东南州民族工艺品产业发展的共享技术问题,推动以银饰、蜡染、刺绣为代表的黔东南民族工艺品产业升级,提高民族特色产品的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做强、做大黔东南及贵州民族工艺品产业。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划设400平米的展销区,组织企业入驻展销区及“义乌购”线上销售平台。先后到上海、北京考察,依托各省市及海外贵州商会平台,首批打算在北上广等建立“黔货出山”销售窗口,拓展销售市场。在省内旅游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高铁站、火车站等设立了182家民博会授权销售网点。在“民博会”上充分展示我省工艺美术大师成果、展示各地旅游商品产业化成果,把“民博会”真正办成民族盛会、产业盛会,助推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化发展。

  下一步,文化厅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继续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积极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好我省《传统手工技艺振兴计划》,全面落实好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加大传统手工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力度。加大对农村妇女开展刺绣、蜡染、民族服装服饰加工技能培训力度,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创业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继续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将农村妇女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建设工作站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工作站是非遗研培工作的重要连接点,是一个管理、开发、总结、诊断的综合性平台。我们建设工作站的工作原则:传统出发,深入了解当地传统,依托当地传统工艺领军企业、领军人才,培育,培养更多的传承人队伍,以点带面,以面带片,以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助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将传统工艺产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继承、创新和转化,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非遗扶贫工作的基础环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说,“应该解答如何将过去在乡村传承的手工艺创造性转化为当代在城市传承的手工艺;让过去一些以谋生为目的,在现代逐渐失去生存土壤的手工产品,能够转化为适应当代人休闲娱乐、怡情美育的手工艺。”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7年上半年参加研培计划的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并带动约9500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的58%,每家企业平均带动47人就业,实现带动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2万元。

 有阵地、有渠道、有平台的相关企业与非遗从业者强强联合,也是提升非遗衍生品市场竞争力的突破点。贵州雷山工作站引进了多家品牌企业,利用企业成熟的现代管理和产销机制迅速有效地实现工作成果的转化,提高产品品质。企业则通过参与工作站,更便捷地汲取传统工艺的养分,滋养和提升了品牌价值。


  2006年,马尾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认识了它。一年后,宋水仙成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那时起,宋水仙就决定发动广大水族农村妇女发展马尾绣。“这样不仅可以把民族技艺在更多人中传承下去,也可以给她们带来收入。”宋水仙说。  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当地水族村寨的妇女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随着年老的马尾绣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这种古老技艺,马尾绣的传承迅速萎缩了。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三都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始发展起来,外来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这让宋水仙看到了马尾绣存活的生机。2006年,她开办了全县首家马尾绣工艺品店。现在,三都县的水族马尾绣工艺品店从一家发展到近10家。很多水族妇女重新拾起了针线篮子。“很多妇女不再外出,在家里做刺绣就能有收入,又可以看护孩子和老人,对农村家庭、社会的稳定也很有利。”宋水仙说。

宋水仙出生于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文化中心流传地的三洞乡,从懂事起她就跟随母亲学习制作马尾绣,成年后又嫁到了素有“马尾绣之乡”的三洞乡板告村,师从水族地区著名的马尾绣能工巧匠潘水英(潘水英为其夫的祖母)。凭着天生对水族文化和马尾绣的热爱,她在学习时总是虚心而细心,看祖母怎样配线、怎样搓马尾、怎样放花、怎样做结,每一次她都劳劳的记在心里,并试着自己去制作,见到村里寨上哪个做的花好,她都要拿来仔细的看,学习人家的长处,渐渐的,她制作的马尾绣越来越好,不但针脚精美细腻、而且配色和谐、图案古朴,受到大家的好评,成为当地有名的马尾绣制作能手。2006年,马尾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如何让马尾绣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手工技艺走出山村,由自给自足的手工艺品转化为商品呢。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她大胆的在三都县城开办了全县第一家马尾绣工艺品店,第一个把马尾绣变成了商品,这是马尾绣有着革命性意义的转变,从此带动了三都水族马尾绣的发展,马尾绣工艺品店从她这一家发展到现在的近十家,极大的推动了马尾绣的商品市场化。 

  20年前,她看到很多外地人来出高价收走了很多精美的马尾绣珍品,她暗暗下决心,从不多的收入里拿出很大一部份来收马尾绣老绣片,一年一年、一件又一件,她收藏了近20年,走遍了水乡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在最穷和最需要钱的时候,她也舍不得卖掉任何一件马尾绣绣品,咬着牙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过于困难,她不在家时家人卖掉了一个小马尾绣古老精美钱包,她回来得知,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硬是退了人家钱,把那个珍贵的小钱包追了回来。就是这样力通过近20年积累,她已收藏了各种珍贵的马尾绣精品近万件。价值150万以上。2010年,在自家的木楼上她建起了县城首家马尾绣家庭博物馆,免费展出自己多年收藏的马尾绣精品。成为三都展示和宣传水族文化及马尾绣的平台和窗口。

随着全球一体化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年老的马尾绣艺人渐渐老去,年青一代却不愿意学习这种古老的技艺,很多年青姑娘和媳妇都外出打工。加上受工业化影响,人们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便宜的衣服和鞋子,使得原先封闭年代,人们单纯靠马尾绣来装点和装饰美化生活的局面得以改变,马尾绣的传承生态进一步萎缩。看准近几年三都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加上2006年马尾绣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水仙决心带动广大群众的水族农村妇女发展马尾绣,不但把我们这种技艺传承下去,在她开的马尾绣工艺品店里,她以收购和寄卖的方式使马尾绣变成了商品,从而转化成了经济收入,这大大的刺激了马尾绣的传承和保护,很多人都重新拾起了马尾绣针线篮,不会的也开始来学习制作马尾绣,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妇女,增加了她们的收入,改变了她们的家庭收入结构,使很多妇女不再外出打工,在家里做马尾绣就能有收入,又可看护孩子和老人,维护了农村家庭社会的稳定。使马尾绣逐渐形成了一个有人制作、有人收购、有人加工、有人购买的完整的市场营销网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7年宋水仙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2010年,在上海世博园她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示水族马尾绣的非凡魅力。2011年5月11日,她与我省的银饰、蜡染、等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一道,在省文化厅的组织下,由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黎盛强带队,赴台湾参加在台北举办的“2011文化民俗观光博览会”,在现场展示水族马尾绣,使马尾绣在更加广阔的层面得以宣传和展示。在学习和吸引人家先进经验的同时,展示和推广我们的水族马尾绣,扩大它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马尾绣、关注水族文化。 

  除制作工艺的精湛外,宋水仙更多的是对马尾绣产业的推动和带动作用,目前,在三洞乡、水龙乡塘州乡、中和镇,很多水族村寨的妇女不再外出打工,也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马尾绣制作生产,而宋水仙为她们解决了销路,使她们免除了自己找市场之忧,正是有了象宋水仙这样优秀传承人推动,马尾绣得到更大的发展,其意义是重大的。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国共计14类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贵州有17个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入选。其中贵州苗绣、侗族刺绣、水族马尾绣、蜡染技艺、枫香印染技艺、苗族织锦技艺等6项入选纺染织绣类,是入选项目最多的类别;贵州畲族服饰制作技艺、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侗族服饰制作技艺、布依族服饰制作技艺等4项入选服饰制作类;贵州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两项入选家具建筑类;黔南州水族剪纸技艺入选剪纸刻绘类;贵州省贞丰县、丹寨县、乌当区的皮纸制作技艺入选文房制作类;大方县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入选漆器髹饰类;雷山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玉屏侗族自治县玉屏箫笛制作技艺入选器具制作类。

  据了解,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重点考虑了面广量大,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或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同时适当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项目倾斜。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为抓手,加大对列入项目,尤其是贫困地区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督促各地对列入项目着手制定振兴方案,落实振兴措施,以列入项目为重点,推动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创新传承让民族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生机

  贵州有苗、布依、侗等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着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例如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被誉为“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马尾绣是水族地区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彝族漆器明、清时期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

  贵州传统手工艺面广量大,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创作和创新能力弱,技术及工艺瓶颈难以突破,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生活脱节、产品附加值低、从业者生活难以为继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何发挥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探索一条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2009年,雷山县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牵手”探索传统手工艺如何融入现代元素,联手共建“非遗研发中心”和“教学改革实践基地”。2017年3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发布,雷山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一个实验站点,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引进了例外、上下、熙上等10家品牌企业,利用企业成熟的现代管理和产销机制迅速有效地实现工作成果的转化,提高产品品质。企业则通过参与工作站,更便捷地汲取传统工艺的养分,以滋养和提升品牌价值。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传统工艺工作站可以帮助传承人群建立更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去帮助当地传承人在发掘文化内涵,发现生活的美。工作站可以帮助传承人获得一些在提高工艺水平方面的必要知识,帮助传承人如何适应现代的发展,解决他们的产品跟现代生活适应的问题。”原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调研员张晓莉说。

 广州例外服饰有限公司通过与苗族文化嫁接,给服饰带来更多文化内涵,向大众展示更多元的民族文化。三都水族自治县凤之羽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水族马尾绣、水书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产品的制作生产、销售为主,带动水族服饰、水族手工土布等水族非遗项目产品开发,让古老的水族绣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总经理黎维美说:“把水书和马尾绣两大非遗项目结合起来,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并专门设置了‘水书文字在马尾绣图案中的运用’课程,受到绣娘的普遍欢迎。而且通过培训,打破了水书传男不传女的传统,目前几乎每位学员都能熟练地背出一些常用的水书条目。目前培训已经成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入口。”

 民族传统手工艺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贵州依托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文化扶贫,探索走出一条以非遗项目生产性经营助推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黔东南州雷山工作站结合《贵州省传统手工艺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开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该站优秀学员带动新就业8000余人,其中有很多是残疾人、低保户。雷山非遗研发中心还聘请雷山银饰、刺绣大师建立校内大师工作室,实现了雷山银饰、刺绣等手工艺从业者的大幅增收,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增长产值逾亿元。

  定向委培生甘小芝到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接受培训,2013年学成回到雷山。在雷山研发中心和雷山县文化局的共同帮助下,甘小芝建立了苗族织锦家庭作坊,专注苗族织锦技艺的恢复性传承保护,并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老师的帮助下研发创新苗族织锦技艺。贵州雷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苗族非遗研创中心还积极推荐广州、苏州等多家服饰企业与甘小芝合作,生产研发出一批以苗族织锦为特色的现代服饰,先后亮相广州服装艺术节、贵州民博会。

  2013年,贵州启动“锦绣计划”,到2016年,仅仅3年时间,贵州从事手工业的妇女达50万人之多,手工产业产值50亿元,带动百万余人口就业的同时改善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的乡村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韦波2013年依靠在外打工积攒下的钱回乡开办布依族服饰加工坊,聘请村里3名布依族妇女作为固定“绣娘”。渐渐地,服饰绣品从当初的10个增加到100多个,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美国、德国。如今,过去的家庭式作坊已经变成民族服饰加工厂,7名当地布依族妇女成为固定“绣娘”。2017年,加工厂采取外派刺绣的做法,让300多名布依族“绣娘”在各自家中加工,带动68户贫困户就业增收。玉屏侗族自治县是我国著名的“中国箫笛之乡”。近年来,该县以箫笛文化为基础,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融合了油茶文化、侗族文化等文化资源,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广的发展态势。目前,当地已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221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力推动了该县的脱贫攻坚。

民族传统工艺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贵州在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上作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民族传统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为了助推贵州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传承中,如何把握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依旧是个问题。银饰锻造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李正云说:“我们现在受经济发展的冲击,因为讲究效益,有些工序能用机器完成的都用机器替代了;其次,因为工匠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眼界不够宽,设计专业知识也不够,所以我们也希望把工匠们集中起来,一起在设计和包装等方面探索。”

  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杨捷认为,传统工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缺少一个统筹管理机制,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联盟或者协会,整合更多的资源,搭建更多的平台。

  尽管民族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依然十分严峻。苗族织锦技艺传承人甘小芝感慨到:“目前很多织锦工艺已经濒临失传,50岁以上的绣娘懂一些,但年轻人已经完全不懂了,更别提织锦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了。”在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布依族服饰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王菁看来,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要避免张冠李戴。她说:“不能把苗族服饰元素用在彝族服饰上,也不能把彝族服饰元素用在布依族服饰上。做民族文化一定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定要把各民族的文化元素进行正确的使用和传播,这样才能弘扬民族文化的魂和根。我们需要思考民族传统文化怎么变为经济效益,助推脱贫攻坚,但是我们也要重视怎么把民族文化传播对、传承对。”


 我国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涵盖大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在国务院公布的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工艺项目共有300余项,涉及传统美术类、技艺类,医药类中的药物炮制、民俗类中的民族服饰等。

  传统工艺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在当代社会推动传统工艺振兴,挖掘创造性手工的价值,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国共计14个门类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贵州有17个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入选。

  据了解,383个项目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等14个门类。贵州苗绣、侗族刺绣、水族马尾绣、蜡染技艺、枫香印染技艺、苗族织锦技艺等6项入选纺染织绣,是入选项目最多的类别。贵州畲族服饰制作技艺、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侗族服饰制作技艺、布依族服饰制作技艺等4项入选服饰制作类。贵州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两项入选家具建筑类,黔南州水族剪纸技艺入选剪纸刻绘类,丹寨县、乌当区的皮纸制作技艺入选文房制作类,大方县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入选漆器髹饰类,雷山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玉屏侗族自治县玉屏箫笛制作技艺入选器具制作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振兴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如何振兴涉及理念、思路,也涉及具体的抓手性工作。作为存续了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如何让传统工艺适应时代,找到恰当的再生产模式,避免走弯路,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展开传承与创新之间的深刻辨析

  中华文明向来高度重视传统的价值、重视传统形式的延续,但创新与传承之间的深刻辨析却常常被忽视。强调创新,并非贬低传承的延续、脱离文化本体肆意而为,而是主张传承者应该立足当下,在胸怀、境界、学识和技艺上树立起更高的标准。遗产保护应该与创新相伴而行,确保以遗产的生命力为核心,明确创新的目的,廓清传统延续的线条,让创新的力量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得以凝聚。

  遗产的价值只有放到民族精神长河中去认识观察、综合考量,才能区分出良莠。作为精神层面的工艺传统,与艺术紧密相联,是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的凝结,拒绝重复和平庸,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便集中体现在这一创造性上——它凝结着创造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其精神体现、技艺水平绝非对前人的物质性的复制,而是创造精神的延续。因此,继承传统不单单要沿袭,更重要的是超越。在这个意义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振兴传统工艺,思维方法的转变最为紧迫和重要。人是手工技艺和机器生产的主宰,人类的智慧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今天,我们面临的创新能力的不足,是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必须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传统手工艺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性产物,寄托着民族情感,是提升遗产保护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复苏和振兴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这一良性循环进程的发力点。转变思维、创新方法,才可以更好地回应传统的活化这一时代命题。

  推动手工技艺与机器生产的优势互补

  传统工艺作为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累积的造物经验,类别丰富且自成体系,它凝聚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农耕文明的智慧,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助力。工业文明的兴起,让传统手工技艺逐步走向衰落。今天,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重新看待手工技艺与机器生产,强调两者的优势互补而非相互排斥。

  以往,人们通常认为如果制作过程部分采用先进仪器和手段,就背离了手工技艺的根本、丢失了原汁原味。这种认为手工制作一定要排斥机器,人为地将二者对立起来的想法,在今天看来有失偏颇。如何汲取机器化生产模式的营养,应该成为今天振兴传统工艺过程中认真思考的问题。过去,学界对于手工技艺的认识多纠缠于美学和技艺本身,虽然厘清了技艺在文化传承中的脉络,局部提升了作品的品质,但局限性十分明显,即未能从社会学角度剖析生产和社会的关系及其症结所在,未能用宏大的历史观俯瞰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更难以反观手工技艺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机器化生产的优势是明显的:生产工序的分解提高了生产率,同时机器化生产还具有精确性、计划性和有序性;其劣势亦显而易见:批量生产的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手工技艺的废弃改变了人和社会的结构,以及人与造物之间的关系。从深层意义而言,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对生产的态度和反应,以及人与物的情感关联,甚至人对世界的认知——从这一角度来看,机器生产和手工技艺的特质应该得到互补,将机器生产的精细准确渗透于手工再生产的环节,将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度和手工艺品的差异性、个性化进行有机整合,让机器和手工的特质在互补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从目前非遗传承的链条来看,传承人群自身的审美修养、知识结构和技能短板仍然十分明显;面对营销手段的多样化,手工的多款式小批量生产难以应对机器化的大批量翻单。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来看,如何让手工供应链条具备足够的弹性,实现柔性化生产加速,让部分生存困难的遗产项目摆脱困境,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我们需要以传统工艺类非遗为源头索引,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在当下的具体路径,让非遗焕发活力并融入现实生活。比如,依托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研究基地,对适宜生产性保护的项目实现延展性保护,扩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先进的设计和审美要素注入传统手工技艺,防止生产与生活、价值和艺术的割裂,赋予传统手工技艺以新内涵,逐步将生产性保护引向深入,实现工艺传统的复活与振兴。

  重视实用性与艺术性之间的互相促进

  进入新世纪之后,文化遗产的价值日益凸显,手工技艺不但没有销声匿迹,相反以多种姿态在现实生活、高端市场和创意产业里呈现勃勃生机。传统工艺的振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将代表21世纪的创意生产力,在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用基础上的创造,应该在传统工艺的振兴中书写新的篇章。

  传统工艺包孕着农耕文明的丰厚积淀,在经历了多重起落之后,于手工艺、工艺美术、装饰艺术、设计艺术、非遗、文创等概念中呈现出复杂凌乱的形态,或因设计的介入更具现代感,或因非遗的保护更强调手工特性,或因创意的加盟向产业转化……总之,传统工艺在诸多领域的碰撞中,其艺术、创意的因素被凸显,而实用的、功能性的因素被忽略。传统工艺的振兴,应当脚踏实地,在产业链上的设计、生产、销售、展示、收藏和消费等各个链条上,实现以实用为本的创造性转化,并形成压力传导,促使包括管理者在内的相关人群都要完成从审美主体到价值判断主体等角色的变化,推动传统工艺适应时代的多样化需求。

  传统工艺具有催生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可能,其振兴最终要靠市场和生活来推动,但技艺的传承是根本。长期以来,工艺制造、工艺美术的教育、学术研究等各行其道,致使生产和教育严重割裂——真正的技艺高手在民间不在学院,消费需求和市场支持也不完全取决于学院,但审美和设计作为抽象性的生产创造,又离不开学院教育的支撑。因此,传统的师徒传承和民间传承虽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学院教育也不可忽视。30多年来,我国开展设计专业教育的高校已发展到近2000所。以学校为基地对传承人群进行研习培训,可以发挥学院教育的优势,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提升受学者的素质,以贯通教育、学术研究和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培养既有手艺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传统工艺是造物的文明,手工技艺与社会生活已交织数千年。机器虽然可以部分替代手工的职能,但人类永远无法割舍对手工的情感依赖。我们应以更加宽阔的心胸对待古今中西的文化交融,以实用为基点思考传统工艺在当代的传承、保护与再生产,进而思考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活方式与造物文明变迁。我相信,将传统与现代融通,把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性同手工生产的差异性、创造性进行整合,让实用与创造互相激发,是保护文化遗产、振兴传统工艺必不可少的力量与源泉。


黎平县侗品源旅游商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立足于侗族传统扎染、豆染和纯植物彩染技艺,及刺绣、侗族的布料、传统服饰设计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他们不仅独立自主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还恢复了已经失传了近百年的侗族豆染工艺。副总经理陆勇妹在发言中提到由于专业销售人才缺乏,导致产品推广不够,希望与更多院校合作,加强人才方面的培养。

贵州松桃梵净山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刺绣为源头衍生出来的企业,他们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服装时尚化、大众化,目前开发了鱼龙、土布等刺绣系列产品,在活化传统工艺之路上探索出了自己的一些路。董事长石丽平表示:“我们用自己的心灵手巧去展现苗族服饰,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只是,在展现和保护的同时,我们找到了它的DNA,在苗绣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区位优势中发现它们。”

三都水族自治县凤之羽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以水族马尾绣、水书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产品的制作生产、销售为主,带动水族服饰、水族手工土布等水族非遗项目产品开发,让古老的水族绣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总经理黎维美特别提到:“我们把水书和马尾绣两大非遗项目结合起来,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并专门设置了‘水书文字在马尾绣图案中的运用’课程,受到绣娘的普遍欢迎。而且通过培训,我们打破了水书传男不传女的传统,目前几乎每位学员都能熟练地背出一些常用的水书条目。目前培训已经成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入口。”

贵州省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沿着布依族的习俗,研发的产品从整套嫁妆到床上用品,目前公司融合了民族服饰的研发、生产、展览、销售,甚至酒店、餐饮等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董事长王菁不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且还是受两任中央领导人接见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在发言中表示:“做民族文化一定要有责任和使命感,做任何民族服饰,都需要准确运用各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正确的传播。现在有些旅游景区的民族服饰在文化元素的运用上出现差错,例如把苗族文化元素用在彝族服饰上,把彝族元素用在布依族服饰上。在这点上,我们需要亲自走访,跟民族的前辈沟通,搞清楚各个民族的文化元素。作为传承人,一定要把民族的文化正确地传播和传承,如此才能弘扬我们民族的魂和根。”

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苗族银饰、苗绣研发、制作、博物馆、餐饮、体验为一体的企业,现在也跟旅行社合作开发旅店业,希望以这样的方式销售产品。总经理欧阳珍珍在发言中提出目前面临人才的问题:“在产品设计方面,优秀的设计师非常缺乏,但邀请好的设计师团队压力又太大,现在基本上是请当地的设计师或院校的学生。还有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也是个难题,所以目前应如何解决人才问题,让品牌有更好的发展。”

广州例外服饰有限公司通过与苗族文化嫁接,给服饰带来更多文化内涵,向大众展示更多元的民族文化。公司项目主管李国强在发言中提到:“我们发现苗族人对生活的热爱、朴实和用心的生活态度,是当代社会比较罕见的。我们希望将苗族人的这种历代传承的自然制度和用心的智慧,通过服饰呈现给大众。希望大家将苗族人的生活态度,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让消费者进一步感知。我们希望所塑造的远远不止是一件衣服,而是希望通过衣服这个载体让大众领略到苗族文化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希望大众透过衣服,以苗族人的生活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生曹卿从传统村落与民居保护改造设计的角度讲述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在保护和改造民居过程中,不仅尽量使用传统营造技艺,而且对改建的设计充分关怀到当地布依族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传承等,在建筑艺术和技术水准上寻求平衡点。他说:“板万村的改造是整体系统式的改造,不仅是关注本身空间的修复改造,也是对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希望物理空间和文化传承两者之间能够相互协调。”

织锦技艺州级非遗传承人甘小芝为恢复织锦进行传统技艺的挖掘和创新,她感慨到:“目前很多织锦工艺已经濒临失传,50岁以上的绣娘懂一些,但年轻人已经完全不懂了,更别提织锦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现在我们通过培训,也让这门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呈现出来都令大众惊叹连连,但是购买的人却极少。不过,现在我们通过创新,与设计师合作,开发公文包,或选择当地山水作为纹样,都收到良好的市场反映。这些都给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中国传统工艺作为数千年中华多民族文化创造的组成模块,蕴含着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长河里日积月累的审美追求、设计理念、制作技艺和消费方式,并因此构成了中国这块土地上老百姓和精英工匠人群共同创造的工艺文化传承基因。从人类文明的视域来看,这些数百代人传习不怠的基因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人类地域性经典知识的优秀样本,具有中国特征的表达内涵和独一无二的话语方式。而在更深的层面上,中国式的传统工艺产品也在倾诉着中国人的生活观、审美观与天人观。

近代社会开始,源自欧美的科技文化和理性主义价值体系强力改造了传统中国社会,与先被动而后主动展开的开放进程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起,为中国引入了更多元化的生活观、审美观、产品观、消费观,带来了更丰富的工艺文化话语体系与诠释理念。

  实事求是地说,人类文明中更加多彩多姿的工艺观念和产品进入中国社会并被百姓消费是好事,自然不应排斥,但问题出在这一演化过程正好是中国国力急剧下降、列强肆无忌惮地压迫中国,以及传统中华价值系统凝聚力涣散的特定历史阶段。因此,传统文化的中心话语权威消解,传统工艺的话语体系由于失去了原有的强势价值平台的支撑而被边缘化,以及由此引发了审美芜杂与制作苟且倾向,并导致普遍化的审美品质和技艺精神的“今不如昔”。对于这一现象,今人有时也笼统地表述为“工匠精神的缺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