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点到面,全面推进——从雷山非遗中心到贵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探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赵罡
一、缘 起
2015年文化部开始对非遗传承人群开展研试点工作,为什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院校参与贵州非遗人群的培养?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缘起。苏州工艺美院与贵州非遗结缘始于一次偶然的参观。2011年6月,应贵州省雷山县雷山苗族银饰刺绣创意中心的邀请,苏州工艺美院党委书记与院领导率团赴雷山进行了为期4天的“非遗”考察,在惊叹于雷山丰富的非遗资源的同时,也意识到学院与雷山政府合作传承创新非遗的可能。随后,学院派遣产学合作处带领教师调研团队,赴雷山进行了为期15天的非遗技艺考察,对雷山县主要的非遗品类进行了调研,并与当地文化、教育、民族宗教部门相关领导召开座谈会,确定了合作意向。正是之一缘起揭开了苏州工艺美院参与贵州非遗传承与创新的篇章。
二、先行试点
有了以上合作的缘起,接下来的试点水到渠成。对于苏州工艺美院这样的合作也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那么可以先试点,摸着石头过河。如何通过学院与雷山政府之间合作,搭建一个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这个目标是明确的。
探索是在一次次洽谈、交流中碰撞。试点工作先从建立中心基地开始,有了场地,合作的空间就解决了。2011年9月,苏州工艺美院领导带领团队再次赴雷山,与雷山县主要领导进行洽谈,进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的构想,并购置苗族银饰刺绣一条街建筑面积为677平方米房产,设立雷山非遗保护与研发中心,中心作为苏州工艺美院试点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实体,同时也是我院产教融合的实训平台,学院选派老师常驻雷山,负责管理中心的日常工作及两地的联络工作。雷山非遗保护与研发中心作为雷山县人民政府与苏州工艺美院融产学研为一体的战略合作项目,由地方与高校共同建立,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一个的非遗传承保护的产业链,使苗族银饰刺绣工艺产品向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通过民族技艺与现代工艺的结合,推动民族文化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雷山银饰刺绣产品的研发、展示、创新,了解苗族银饰刺绣发挥重大作用。这一合作基地既是符合当地政府保护非遗资源,促进当地文化发展的策略;也是苏州工艺美院建立独特办学模式的有效探索。
雷山非遗保护与研发中心参与当地各项文化活动,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传承培训与创新设计。积极参与当地各项非遗文化的创新设计。2011年10月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该大赛汇聚了贵州全省八十多个县市的能工巧匠在这里各展其能,学院与雷山人民政府合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也在此崭露头角,服装工程系师生设计制作的以苗族服饰为灵感源的现代时装参加了历时3天的总决赛并获奖。11月10日,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经过2个月的紧张施工得以落成,学院20余名师生团队设计的具有苗族特色的银饰、刺绣相关用品在中心的商店销售火爆。同时开幕的雷山苗年,我院学生创新设计一组原生服饰《丹青锦绣》,时尚设计与苗族时装融为一体,通过交叉对应的展示,把一幅由苗族服饰组成的丹青锦绣图展现在观众面前。11月28日,以“时尚黔颜”为主题的“2011中国(贵州)民族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我院服装工程系作品《涅槃》获大赛季军“铜珍服奖”,另外获得“民族服装设计十强”和 “最佳工艺奖”等单项奖。苗族特色职业装设计,获得雷山县委县政府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制作成品14套,作为黔东南州州委领导及雷山县县委常委礼仪服装使用。
雷山非遗保护与研发中心把推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中心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11月,贵州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饰高级研修班”开班典礼在苏工美美术馆隆重举行,来自雷山县的18名非遗传承人学员在苏州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院全额资助了所有雷山学员的教学、生活费用。虽然只有18人的培训,但是对于学院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尝试,开启一系列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教学活动。
从当时的战略构思上,雷山中心作为苏州工艺美院骨干院建设中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学院出于文化的自觉,推进非遗传承保护的的一个试点,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院学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在学院参与雷山 非遗传承创新的合作项目中,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与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教育改革浪潮中起到引领性、示范性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依托雷山非遗保护与研发 中心,学院与雷山县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从非遗传承保护入手进而将中心工作辐射到雷山县相关工作领域,全方位的支撑起雷山县的文化建设。通过雷山非遗中心的试点工作,我们积累了合作的经验,也探索了非遗保护传承、研发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等的方法与模式,这一探索无疑具有示范性,为合作的进一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逐步推进
在以雷山非遗保护与研发中心为试点的工作中,既促进了当地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也探索着学院独特的办学模式。实现了双赢互惠的目标。因此接下来扩大和推进雷山非遗文化与苏州工艺美院成为合作的重点。2012年4月25日,雷山县人民政府县长率各局委办主要领导组成的调研团访问我院,并隆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雷山非遗研发中心工作得以全面协调开展。在推进过程中,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其一,加强雷山非遗技艺的保护,推动非遗技艺的创新与研发:2012年3月,雷山研发中心代表雷山县参加在深圳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此次交易会上我院研发中心的产品得到了文化界知名人士的青睐,在交易会上受到了省、州、县委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11月25日,2012年中国雷山苗年暨鼓藏节全国民族服饰展开幕。苏州工艺美院派出的模特团队穿着苏工美创新设计的苗族服装惊艳雷山的夜晚。通过非遗研发设计也提升了我院师生的项目研创能力,促进我院骨干院校建设的顺利开展。研发产品参加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暨2013“金沙回沙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总决赛。我院设计的苗族特色晚礼服系列和苗族包包系列进入决赛阶段比赛并获得多项奖励。11月10日,以“和美雷山·充实光辉”为主题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省雷山县人民政府校政合作三年成果展开幕式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银饰刺绣一条街广场隆重举行。通过以上一系列研发设计和参赛活动,从传统工艺的角度传承了雷山的非遗技艺,从创新设计的角度创新了雷山非遗的研发设计。
其二,扩大合作的区域和领域,探索两地校际共建非遗模式:2012年底学院与雷山政府共同搭建的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西江基地及学院教师工作站正式落成。2013年10月31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带领各系主任及相关教师到研发中心进行调研和座谈,开启苏工美与贵州民族高校的教学合作。11月11日,苏州工艺美院领导率 各专业教师、驻雷山研发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交流。双方相关部门将草拟合作框架协议,细化合作内容,并将尽快启动合作项目。2014年8月9日,我院领导再赴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就两校合作科研,合作共建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了交流与座谈。全面深化两校的合作,通过努力,达成双方的合作能建立一种机制、构建一个平台、培养一支队伍、产出一批成果的意向,共同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献。除了扩大两地校际的交流与合作。201年底学院与 “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举行合作会谈,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的合作,学院把与雷山合作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经验,扩大到了贵州全省的范围,这是合作区域与领域的扩大。
其三,深入科研领域,提高合作保护非遗的质量:首先在苏州建立“雷山苗文化展示馆”。2014年8召开专项合作交流会,明确了双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责任人,落实了建馆地点及资金,并签定了共建协议,12月,雷山苗族文化展示馆苏州馆展品交接完成。2015年4月,贵州雷山苗族文化展示馆在我院美术馆隆重落成。“雷山苗文化展示馆”,成为我院与雷山非遗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雷山非遗文化在华东地区展示的重要窗口。2014年11月苗年节暨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盛大开幕。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雷山县联合出资、合作编撰的大型非遗图书《苗疆圣地和美雷山》出版,该书详细记载了雷山县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雷山地区非遗资源的一次重要的记录和总结。同时我院师生团队制作《中国雷山》、《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三部专题片。通过以上建立非遗展示馆、图书非遗出版、拍摄非遗的宣传纪录片等项目,深化在非遗研究领域合作,提高了学院与政府在雷山非遗合作的质量。
四、全面展 开
借助雷山非遗研发中心,苏州工艺美院与雷山县政府经过两年多的推进合作,不断扩大合作的领域与区域,提高合作的质量与效益。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这为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紧接着文化部启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苏州工艺美院响应国家文化政策,发挥学院优势,与贵州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合作全面展开。
2015年7月,在贵州省第一届文博展览会上,贵州省省委领导亲临我院展示现场,高度赞扬了我院帮扶贵州文化发展的决心和力度,她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有效的整合资源,实现双方共赢。 同时,我们的展品还得到苏州相关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他们也希望我们能将更多的江南文化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江南文化的底蕴,共同促进文化双赢。
11月26日,在文化部指导下,苏州工艺美院加入国家非遗传承人群试点培训的计划,与贵州省文化厅合作开展的贵州省非遗传承人群跨省试点培训,来自贵州省的60名非遗传承人经过1个月的培训,在美学基础、文化素养,视野思维上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2016年的全国非遗工作大会在苏州工艺美院召开,雷山非遗研发中心作为先行试点在大会上交流。为了进一步推进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5月13日,文化部领导一行到雷山县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考察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雷山非遗研发中心。贵州省、雷山县以及苏州工艺美学院领导随行陪同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情况汇报,与传承人进行交谈的方式,详细了解了苏州工艺美院自2011年设立雷山非遗研发中心后所策划执行的系列项目,听取了苏州工艺美院领导讲述成功的成果转化案例及历年组织研发产品参与的国内外获奖情况,以及在雷山县进行的非遗产品开发项目及成果转化情况,文化部和贵州省委领导充分肯定苏州工艺美学院雷山非遗研发中心的工作,并对就如何传承保护非遗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建议。调研中,贵州省文化厅长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此次调研探索了传统工艺产教融合的案例与模式,促进校地合作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为推进传统工艺振兴提供更多的工作范式。
2016年5月,按照文化部关于支持企业、学校和地方开展合作,贵州省文化厅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文化部指导下建立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工作站设立在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苏州工艺美院未来将推动及协调相关高校、设计机构、民艺研究者进入工作站工作中,将工作站建设成为一个为高校、企业、地方、传统技艺拥有者及管理人员服务的、具有开放性的综合平台。苏工美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由服务雷山迈步走向服务贵州的新时期。
五、结语:
以雷山非遗研发中心为试点,以建立雷山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为目标,苏州工艺美院与雷山政府的在几年的合作 从先行试点,到逐步推进,再到全面展开,设立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在探索中寻求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机制与模式。上文是整个探索与实践的过程。苏州工艺美院探索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雷山模式,或许只能代表一家之言,但是这代表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探索非遗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的设立,将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和管理走进传统工艺,促进形成有民族特色,加强对当地文化传统的深度研究和再认识,帮助当地手工艺人加深对当地文化传统内涵的认识,,丰富和深化学校自身的学术建设。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既为当地传统工艺发展提供范式,也促进学校在振兴传统工艺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发现、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此文已于2017年正式出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