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联系,也就不联系了。
还在合肥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个很好的朋友一起看电影。没有提前订票,所以去了电影院就选了最近一场。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其实对于这类电影,一直都没有什么好感。我一度认为这是一种最无耻的商业片。
为什么说是“最无耻的商业片”?因为商业片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不谈质量,不奢望能成为经典。可是国外或是有良心的商业电影,最起码搞个大制作,砸笔重金在特效上动动功夫,虽说多数剧情空洞,可也能说得过去,观众花个电影票看完,虽说难免有吐槽,但也值了这个票价。
可是最近几年火起来的“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很明确也是商业电影,票房也是节节攀升,不断刷新纪录。可是剧情呢?多是由小说改编,这总感觉给编剧省了很多事。特效呢?也没有。还有考验一个电影制作诚意的那些推拉摇移跟甩或是一些长镜头也少的可怜。找几个当红的明星,不用演技,装腔作势的读一下剧本(甚至剧本也不用读,后期配音上去就可以了)。上映前期多做做宣传,多在芒果台上亮亮相。考虑到制作成本,票房一定能大赚的。
不是贬低“小鲜肉”,只是这类电影的定位就是如此。低成本、多产量、刷票房、高利润。也真是多产、高利润,所以投资也是趋之若鹜。
所以为什么人们总是吐槽这些电影,但是这些电影还总是层出不穷,不能怪导演,不能怪演员,不能怪电影公司。要怪就怪“万恶”的市场经济吧。毕竟做电影也是为了赚钱。
这类商业电影,商业成分远大于电影成分。
扯远了。
电影结束后,对这个电影有很大的改观。
一是,电影里面搞笑戏份很足,这让本来就是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多了很多小说无法具备的表达,也看的出电影制作在大局情已经敲定的情况下,小剧情还是动了很多脑子。
二是,电影画面感很强,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城市长镜头,长镜头中的色彩、灯光恰到好处,这也反应了导演在用心做电影。
第三,就是杨洋,我承认,那是一个能让我这样一个粗枝大叶的人,看了都会流口水的男人。
电影中,最感人的一幕,莫过于在柳岩要走的时候,小岳岳追着车,一边哭,一边说出“燕子,没有你怎么活啊”的时候。
后来,我那个朋友和我说,要是当时是她一个人在看电影的话,她一定会哭的。
我笑了笑,这是世界上,谁少了谁都能活。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迷过一个女孩,有多迷?很迷。
那个时候,我大概18、19岁左右的样子。
人们都说恋爱中的女生智商为零,其实18岁左右的男生,才最容易为了一个女生不顾所有。只要是男生都经历过,那个时候,你会把一个女孩当做所有,很简单、很感性、很纯、也很蠢。
因为一个女孩,本来贪玩的男生喜欢上了上课,只为能在课堂上看到她一眼;会想尽一切借口只为能和她说上一句话;qq上她主动给我发个表情,都能高兴一个星期;到了周末没课,会挖空心思,在她常出现的地方守着,能看到一眼也是好的。
那个时候,觉得,世上还有比她更漂亮的女孩吗?
可我总是慢一拍,当我讨厌她的时候,有人喜欢她;当我喜欢她的时候,有人追她,当我正准备铆劲追她的时候,她已经有了男朋友。
悲剧一般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和那个女生基本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彻底断了联系也不可能,更何况那个时候总有点不甘心。越不甘心,你越会投入,你越投入,就越舍不得,到最后你也搞不懂你到底是舍不得她,还是舍不得自己的那份感情。
就好比,有人和你说你中了1000万,千真万确,你花了好大功夫终于接受了这个天上砸下来的馅饼。你开始计划着怎么安排这笔巨款,你琢磨着怎么让这笔钱帮你衣食无忧的度过余生。可是领奖时候,突然告诉你,他们搞错了,你没中奖。尽管那1000万你从来都不曾拥有,可是你失落吗?你难过吗?你会不会无所适从?
那个时候的我就是那样,我给自己未来一生计划了一百种过法,每一种都有她。没有她,我真不知道“我该怎么活”。
那个时候,心里就一个想法。
我要等。
等多久?
一直等。
后来呢?
后来毕业了,联系就愈发的少了。再后来,忘了是为了什么发生了点不愉快,然后就了没联系,一直没联系。
在后来,偶尔想打个电话,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时间越久,就越不知道该说什么,然后就一直没联系。两个人如果很久没联系,联系了还能滔滔不绝,只能说明,要么你们是君子之交,要么你们是感情很好的两口子。不知道说什么,也说明了你们不是彼此对的人。
“不再去说从前,只剩寒暄”
--Eason《好久不见》
不是不想说从前,只是真的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早就不记得从前。
想想当时的云云,也不过如此。
我记得我小学毕业的那天,给一个女同学写过一封信,那个女同学收到那份信后,托人和我说,要是想继续发展的话,就去找她。要知道,我是在一个很传统的北方县城长大,在我的成长环境中,大学之前谈恋爱都是要被家长、老师百般阻挠,更何况还在小学,写那封信的时候,我是得要做多大的决心。
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见过那个同学了。
直到高中有一天课间操的时候。
课间操的下课时间很长,所以我和同学在学校外面闲逛,后面突然有个人叫住了我,我回头,觉得很熟,可是想不起是谁。她寒暄了好一会儿,我也装作我们好像彼此很熟的样子回着话,可是直到她离开了,我也没有想起他是谁。
过了很久,才想起来,原来她就是我小学时候的那个女同学。
看吧,也不过如此。
其实,没什么是放不下的,放不下只是说明你不够累;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过不去只是说明你不想过去;没有什么是忘不掉的,忘不掉只是说明时间不够久。
我们每个人都很忙,哪有那么多的精力为一个早已不相干的人操过的心呢?
所以,曾经的一些人,不联系,也就真的不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