徊食系列6——煨年糕

        前几天,朋友圈里有朋友贴出了一张煨年糕的照片,那条静静的躺在灰烬里的年糕,把我的记忆拉回了童年的除夕夜,无数个除夕夜的回忆如镜头快放般从我的脑海里闪过,最后总是停格在一条蓝围裙和一条煨年糕上面。

        我童年的每一个除夕,都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外公外婆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从年三十下午开始,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还有孩子们就都陆陆续续聚到外婆家,大人们洗菜摘菜、宰鸡杀鱼,买烟花炮竹;孩子们在院子里打下手兼疯玩,到了晚上,大家开席吃饭,放了烟花之后,才各回各家。以至于,我一直认为,过年是在外婆家过的。大姐出嫁的那一年除夕,我在家里默默的等了好久之后忍不住问:大姐呢?大人们笑着说:傻瓜,大姐出嫁了,去婆家吃饭。我哪里傻,外公的两个女儿,年年带着女婿回家吃饭,我怎么就傻了。

        一大家子人吃饭,小朋友都不上主桌另开一桌的,我这种吃饭不积极派,往往没吃两口就放弃去看电视了。这如果是在平日里,大人们是绝不允许的,主要是担心孩子们没有吃饱,但是过年嘛,总有一些例外。团圆饭吃的过半,只剩些点心和甜羹未上桌了,孩子们就会机灵鬼似的聚到外婆身边,说出自己的第一个新年愿望:外婆,我想吃煨年糕。外婆就带着我们到酒镇边上,从里面捞出几条白白的年糕,一边说吃饱了的少吃点别撑着,一边转头小心的埋到大灶的灰烬中。外婆家大灶是豪华版的大灶,两个灶眼加一个烫水锅,利用柴火的余温加热烫水锅里的水,用来刷锅洗手,不浪费能源。这么个大灶,做一顿年夜饭要用不少柴火,当然烧下来的灰烬也特别多,特别烫,我们就用这灰烬的温度,把年糕慢慢的煨熟,其实和叫花鸡烤番薯是一个道理。等到团圆饭接近尾声,灶火渐灭,外婆就把年糕取出来,还用那块蓝土布围裙掸掸上面的灶灰,看着孩子们的胃口,或给半条,或给三分之一块的。我们高高兴兴的捧着烫手的年糕,一边吹,一边吃,软软糯糯,特别香。

        煨年糕是团圆饭保留菜,一年只做这么一回,我们都很有默契的不会在平日里提要求要吃,只等着除夕夜的那一块。后来瓶装煤气运进了外婆家,大灶就渐渐失去了生气,平日里不烧,过年了也难得用上,家里不烧柴火了,煨年糕也没有了,再后来时间的洪流裹挟着孩子们长大,带走了外公外婆,只剩下大灶,静静的在那里,再不生火,蓝土布围裙和煨年糕,永远留在了记忆里,成为了心中的温暖与火种。

    公历新年写农历事,祝新年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长假的到来,也并为给我带来多少欢悦。 是啊!这个节日怎么能放肆的开心呢。 这时节无论是乡间还是都市的角落里,到了...
    烜荷公子阅读 487评论 6 6
  • 小时候在老家崇明,最喜欢的节日恐怕就是过年了,过年不仅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还有平时不常吃到的各种好吃的...
    行走的鹿阅读 1,149评论 0 1
  • 期末考试的到来终止了学术文的更新,考试结束后的疲软期一结束就到了寒假。现在,寒假中过年的忙碌与喧闹渐渐结束,考虑继...
    青禾ws阅读 380评论 0 1
  • 《双龙镇吃客》开机仪式 平时若是在街上偶遇拍戏随手照下来发朋友圈必然会引来七大姑八大姨闺蜜发小集体点赞 为什么??...
    双龙君阅读 1,1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