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失业中,大傻子忙着复习不亦乐乎。
只能继续啃温老师的书了。
这篇也写的不错,还是还是可以说道说道第二点的。
毕竟是绝顶高手,温老师的话,还是句句都在点子上。
看到第五点我就笑了。
作文程序化本身就是一个必备的过程,家长跟孩子都需要经过很多练习,恩,才能到达这一步,现在又要超越程序化了。
那么又在程序化的基础上再来一个超越程序化的套路吗?
那岂不是又是程序化的东西了,叫啥,高考作文程序化的基础上,反程序化高分作文吗?
这一天天的哪是考孩子,简直就是考家长啊。
难怪语文越来越玄学了。
能程序化的写出一篇文章,已经不容易了。
现在也是水涨船高,程序化文章以后都估计都得普及了。
整个教育投射出这个国家阶层的焦躁,特别是中产阶级的。
赫赫,一个教育折射出多少矛盾,多少经济上的,阶层上的,XX上的矛盾。
人入中年,本身就伤痛不已,现在这种教育的投入,恩,让中产家长们各种疲于奔命。
温老师被断章取义炒作的原话,找到了。
看来语文考的越晚,这越是悲剧了。
对语文的要求看来是越来越高了。
结局是什么,语文的各种套路刷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已,刷的时间越来越多而已。
看到温老师之前说过的,要把语文改成二百分,看来在江苏是失败了。
江苏语文文科以前是二百分,恩,
这个语文也是越来越玄学了。
难怪现在大家拼命数英了,好歹这个两门考试还是付出就有个七不离八的。
你这个语文慢慢改革的趋势,谁能把握的住啊?
到底考什么,都还是改革,
家长岂不是更一头雾水。
讲的有点让我失望,这一章,可以給大傻子抽空看看。
古诗词讲解,温大爷还是比较到位的,不得不服。
讲周氏兄弟就讲的没意思了,
鲁迅跟秋瑾的冲突,温大爷不敢写。
也不敢从鲁迅先生的浙江师爷的这样的性格影响的角度来分析。赫赫,赫赫。
李敖说,鲁迅的文章里大都是情绪,温老师说,鲁迅的散文,大气幽默,简单味。
看来两位牛人见识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李敖继续说,鲁迅很多文章里,都是情绪,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比如鲁迅骂过日本人了吗?甚至至死都在拿XX的钱。
赫赫死结。
周作人的书没读过,被日本人打了一枪,做了汉奸,
赫赫,但是李大钊的子女,都是谁抚养的呢?周作人。
人性啊,人性。
温老师绕开历史来说周氏兄弟,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已经不是带着镣铐跳舞了,而是全身捆住了大铁球在折腾了。
百年光阴了,我们唯一拿的出手的,还是鲁迅,这是一种悲剧。
任何文化不能被超越,甚至还作为一种标杆,真的,这是一种悲剧。
边城看不习惯,
郭沫若的评价更坏。
温老师的这段话还是说的非常有水平的
但是也只能到这里点到为止了。
作者的心理历程,那个时代的特殊背景,恩恩怨怨,谁敢说。
鲁迅说,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
赫赫,赫赫。
鲁迅先生说的对,
文史不分家,可惜文是真的,脱离另外一半假的发生的事实,有什么用?
吐槽太多了,
就这本书的质量而言,温老师的还是非常不错的,值得收藏,没事可以拿出来翻翻的,属于精读类书籍。
有兴趣的,真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