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除了天生的聋哑,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说话,但能不能好好说话,人与人的差别却很大,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关乎着我们的幸福指数。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果能够把握好说话的艺术,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在不同性格的人面前调整一下说话的风格,说不定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但如果不去考虑说话的语境和所处的场合,无差别的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很可能会遭遇沟通的障碍,甚至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困扰,导致工作难以推进,生活上也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说,在家庭里面,面对孩子,就不应该说一些大人之间才会开的玩笑,否则会给孩子形成一个不好的示范。
孩子的模仿能力远远超过成年人,对于好的东西他们吸收得快,对不好的他们也吸收得快。
现在一二年级的孩子就已经出现有的孩子在使用一些不文明用语,而且这种用语很多时候是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如果没有长期在不好的语境当中的熏染,他们是不会习得这样的坏习惯的 。
而这些不好的语言习惯,会影响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判断,对一些人和事的误解,很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对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建设是很致命的。
所以,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其他人员,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否则就很容易在不经意间传达一些消极的思想和不良的习惯用语。
再比如,夫妻之间沟通,如果一方发现另一方做错了事情或说错了话,发现的一方如果可以冷静和耐心地与对方心平气和地沟通对话,或者以幽默的风格与对方沟通,那么做错的一方就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改正,说错话的时候也会及时地自我纠正。
但如果发现的一方也和说错话的一方没完没了地较劲,非要争个谁对谁错,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发生变化之后,另一方就很难再心平气和地进行对话沟通,双方之间的导火索会瞬间引爆。
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男女的自我的意识都很强,每个人都渴望被被人认同,每个人都想以自我为中心,但是社会就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人的世界必然少了太多乐趣和生机。
我们活着,就一定是要和人打交道的。
没有一个好的沟通技巧,没有掌握好的说话艺术,我们就可能要处处碰壁。
再比如,作为管理人员,尤其要注意说话的艺术。说话的方式和处事的态度,直接关乎到能否赢得大家的拥护和信任,如果没有把握说话的艺术,那么后续的工作就很难开展,彼此之间不能密切地配合,团队的凝聚力就大打折扣,一个管理人员的价值也就不能完整地被呈现。
我曾经见过一个管理者,她走到你跟前的时候,跟你寒暄问暖,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把你的成长背景和家庭情况告诉了对方,但这样的谈话却让你乐在其中,而不会因为她让你泄露了自己的隐私或者家庭信息而产生抱怨。
她给人的感觉就是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久别重逢后你会有很多话想告诉她,你们之间的距离感很少。
当然,她也有很严厉的时候,在一些原则性的事情上,她会以很严格的规定去要求手下的员工,一旦有谁违反了规定,她就会出面惩罚,把处罚的原因在会上讲得清楚明白,让大家心服口服,也让被处罚的人无可辩驳。
而后,私底下,她会告诉你,如何改进,如何才能更快地提高,如果你不认同她的观点,她会调整各种说话的方式,最终得到你的共识,由此让你心甘情愿地融入团队,并加倍努力。
我想,这不光是管理的艺术,更是说话的艺术。
话说对了,效果就惊人地美好,话说得不对,就让人异常地反感和伤心。
小A是新入职企业的一个员工,按照一般的职场规则,新入职的员工就应该静静地蛰伏,多干事少说话,在新的环境中尽快了解企业管理规定,学习岗位职责的要求,对工作的细则仔细研究学习,然后争取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达到尽快转正或者肩负更大责任的目的。
但是小A有个说话的习惯,那就是,不管和谁沟通,最后说完之后,都会带一句“懂吗”。这两个字倒没什么,但是关键得用对地方,尤其是在职场中,作为一个新人,更应该谦虚谨慎,而不是处处张牙舞爪,尤其是说话的时候,要注意礼貌用语,尽量谦虚好学,这样别人在帮助你的时候才会更有意愿,在分享他的工作经验的时候才会更加无私。
但是由于小A的这个“懂吗”,在职场的几次工作沟通中,却让大家普遍表现出了反感情绪。后来私下一沟通,才发现大家对小A这个新人是极度讨厌,没有人喜欢一个人对自己指手画脚,尤其是一个新人在你的跟前说话的时候颐指气使,尽管小A可能并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他的用词和说话的语气,却让自己的沟通效果极为不理想,给别人造成心理的挑战和压力。
后来,小A来公司还不到十天,部门经理就反馈给人事经理想要辞退小A的意愿,在未转正之前,人事经理有直接任免的权限。所以,在部门经理的建议下,小A连工作都不需要交接就被直接辞退了。
话说回来,这样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人和人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彼此的坦诚与平等,即便你前面说的话再坦诚,在谈话过程中反复提到两个字“懂吗”,估计一番谈话下来,可能没有几个人会有耐心听到最后。
与人沟通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说“懂吗”、“你怎么还不懂”、“你怎么这么笨、”“你是还不明白吗”等用语,这种沟通的语言处理,是极为不明智的。
换句话说,这样的沟通方式,就是情商不够的体现,连最起码人与人交流的心理活动与感受都不能准确地把握,就很难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成为一个在某领域有所建树的人。
反观那些成功人士,没有一个是不懂说话的艺术的。
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说话艺术和沟通技巧,至少在与人互动当中,不会因为你的用词或者语气而遭受别人的反感,从而导致谈话终止,合作停摆。
其实,说话的艺术,归根结底是与人沟通的艺术,是如何准确把握人物心理的艺术。
这门艺术,从侧面展现了说话之人的个人修养和眼界,也体现了说话之人的格局。
一个追求上进的人,一定也是努力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力求掌握说话艺术的人。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谁都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交流得顺畅,则合作愉快,彼此开心;交流得不顺,则彼此矛盾重重,争锋相对。
话说对了,工作就顺利了,生活也就愉悦了,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幸福感自然就加强了提升了。
所以,说话的艺术,关乎幸福指数,每一人都有必要把说话的艺术提上自己的人生日程。毕竟,美好的话语谁都爱听。
当然,这和阿谀奉承完全不同,真正好听的话一定是有水准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的夸赞,而是发自内心的了解与沟通,是参与谈话的彼此都能够切身感受到的语言魅力。
掌握说话的艺术 ,就掌握住了幸福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