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是志愿者司三艳的生日,她没有休息,仍然忙碌在果岭社区抗疫一线。
司三艳从开始设卡第一天,把5岁的孩子托付给家人,从此再没下过火线。
司三艳代表了果岭一批志愿者。
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常态化变成特殊化,社区门口卡点急需志愿者。
关键时刻,果岭社区业主朱洪、彭贵增、周强、郭岩涛、司三艳等人主动请缨到疫一线。
这些志愿者从大年初三开始门户管控至今,在一线坚守20多天了。
以前有序的门口突然需要车车登记,没有长住的业主要被劝返,或者要隔离。个别业主对这繁琐的程序烦躁起来,有的甚至情绪颇为激动。
卡点几乎每天都有突发情况。任凭道理说尽,还是不尽人意。甚至有闯岗、谩骂、推搡……
“在单位是我吵别人,在这里是天天挨吵……”企业管理者彭贵增哭笑不得。
没有钱,没有利,纯义务,为了谁?
具有30年党龄的志愿者朱洪说,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刻冲上去。
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堂弟朱阿印也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
志愿者的负责态度大多数业主是认可和支持的。
三期业主“蓝冰”那天让家人送去上班,家人送到单位回来,而她当晚值班。第二天回来时,志愿者专门调出她头天出门的记录、联系物业、核对登记,层层落实才让她进了门。
“蓝冰”深为志愿者的精神所感动,她当天就主动要求加入了志愿者。
像“蓝冰”这样被感动后要求加入志愿者已经好几个了。
20岁的零零后小伙子”老虎“从北京回来探亲,看到卡点志愿者那么辛苦,义不容辞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
71岁的业主“繁星格格”多次提出申请,大家念她年迈,多次婉拒,她便买来口罩送给志愿者。
志愿者除了在卡点值班,还有照顾50多个隔离的家庭的任务,他们要和物业一起协调好他们的日常生活。
一个隔离户给给志愿者郭岩涛发了一个采买清单:
味精、蚝油、香油、姜、面条两包、馒头4袋、生菜、火锅蘸料一包、香菇半斤、豆腐二斤、 利群烟4盒、 白菜一颗、花椒2包、雪碧2大桶、矿泉水一桶、芹菜、蒜台。林林总总将近20种生活用品。
这些琐事件件发光,折射出志愿者内心的温暖。
为困难户代取快递、代购商品、代为内外物品交接……
有次一个住在市里的孩子来看望住在果岭的父母,按规定不能进大门,给家里打电话没人接,他心急如焚。志愿者一边安慰他,一边拿着孩子送给老人的生活用品四处寻找,找到老两口后,又让双方通了电话。
疫情突发让人猝不及防,设卡刚开始是露天值班,条件非常差,几个志愿者冻的实在受不了,只能蹦跳取暖,靠意志坚守。
”设岗至今,我们每天站十几个小时,体力消耗巨大,有时弯腰都困难。上级看我们太辛苦,给我门配了简易帐篷,里面增加了座椅,现在我们空隙时间可以轮换在帐篷里歇歇脚了。”
多年坚持做义工的业主彭贵增感慨之余又有点遗憾“其实辛苦和劳累还在其次,个别业主的不理解还真有点无奈。”
彭贵增说,大疫当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邻居们是一个共同体。守好大门,必须“六亲不认”,通融一个,很可能前功尽弃。
为了取得业主们理解,彭贵增为此专门给邻居写了一封情深意长的信。
“近期咱院外地回来人多了,给本来已经身心疲惫的社区工作人员增加了更大工作量,他们每天像打仗,既要登记汇总,贴隔离封条,还要交代清楚隔离注意事项,还得对隔离人员的情况进行巡查,天天累的话都不想说,现在他们都是凭着意志在工作,还得给个别不守规定的人耐心解释,而且骂不能还口,推搡不能还手。我们已经20天没休息了,我们不求褒扬,只求理解,疫情会过去,邻居却常在。”
这就是无怨无悔的志愿者。
“我来守护,愿你无恙。”
是的。他们怀揣爱心 ,无私奉献,俯下身,伸出手 ,让人间感受温暖。
抗疫期间,果岭先后有15名业主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六、七个人长期坚守,他们不要一分钱,不为一点利,义务奉献,让人钦佩。
“疫情会过去,邻居却长在。”请大家记住这句话。非常时期,共同抗疫,相携而行,保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