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个叫李四摧的小人物之死触动到了。
这个人是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小跟班,小白脸,箭术不错,算是一个小打手。
死因很简单,光明右使范遥化身的苦大师栽赃毒杀鹿杖客未果,为了平息事态,索性编个理由杀人顶缸。
李四摧就这么悲催地死了,跟他一起的是更无辜的孙三毁,戏份更少的龙套。
在武侠的体系里面,这个世界毁灭你的时候,跟你似乎都没多大关系。
至于你毁灭之后,你的家人、你的亲友、你曾经的努力会如何,更没人会关心在意了。
上帝视角的我们这些所谓的读者,大约目光也只会锁住张无忌、赵敏、周芷若诸流,连苦大师也不过一眼带过,更全然不会在意这些龙套了吧。
可是,如果我是这个龙套的亲眷呢?转换到现实世界中,我们芸芸大众,又何尝不是整个世界运营体系下的龙套呢?突如其来的酸涩感。
在职场上,我很早就知道一句话:决定你命运的时候,你往往并不在场。
这句话偶尔感觉有些绝对,毕竟今天的职场环境并不都是以前的国企那样,干得不开心就换下家是工作常态。但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这句话对大部分人还是适用的。
我虽然不是高管,但是我有机会参与的一些做决定的时刻,让我看到很多这样的场景:提拔人员的时候,给谁不给谁;分奖金的时候,谁多些谁少些谁还是算了;要干掉人的时候,谁走谁留……这些画面里面,没有特别多的量化打分排序,更多的是某一领导的某一个感觉、或者某一件当事人可能都不一定记得的小事——这就是现实。
至于这些决策之后,对当事人及其生活、家庭产生怎样的影响,决策者们是不会在意的。
这些还是很常态化的职场情况,再想想看今年的政策导向吧,双减之下的教培行业从业者们如何了?一朝政策改,多少人的生活就被迫发生了改变?
说毁灭或许话有些太大了,你的某一次改变,也许就是因为上位者某一个瞬间的当下一思量——蝴蝶煽动翅膀时,并不会关心若干距离之外的海啸与自己有什么关联,更不会想到海啸之下的生灵们会如何了。
我突然想到小时候看的一部电视剧《水浒后传》——暴露年龄的影视剧——主角是西门庆的儿子。我也想到了东野圭吾笔下,《信》里面弟弟的生活,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个平行世界,这些影音书里面的人物都存在着,那么到时候,李四摧这样冤死的龙套的家人后人们,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