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缀玉面幕,山岳精英,封其九窍,尸骨可同玉柙不腐”
考古界的耻辱,金缕玉衣骗贷案
事件回顾在零二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造假事件。一位古玩收藏家谢根荣,此人拿出一个金缕玉衣,找出五位国内顶尖的考古专家鉴定,这些人一致认为这是真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人中还有一个是著名博物院的副院长,这些人还出了评估报告,并且给这套金缕玉衣给出了一个天价,二十四个亿,那个年代这笔钱真的是天价了。并且,谢根荣凭借这这份由五位专家签字的评估报告,轻易的骗过建行两位行长,被骗贷6个多亿。
金缕玉衣不是杜撰
说到金缕玉衣,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就是由金丝和玉片组成。其实金缕玉衣只是一个统称,严格来说,还可以根据穿戴者当时的地位分为金缕、银缕和丝缕。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我们的墓葬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亡者就有陪葬品了,仰韶文化已经开始用器皿安放亡者的身体,到商周时期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墓葬制度,有森严的等级之分。尤其是到了秦汉时期,始皇痴迷长生不老,他对陵墓的规格要求到达了极致,追求厚葬,认为陵墓就该造的和身前一样,这样死后也能享受和在世是的待遇,他的想法及做法对后世影响之深。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皇室专用,最低级别能穿的也要是个王侯级别的。
玉对古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神秘存在,古人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还可求来世再生,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金缕玉衣有着非常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汉代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东园”。 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制作一件玉衣是十分不易的。要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再把他们打磨成为小玉片,而且这些玉片每一片都是经过精细的计算,使其能够贴合下葬者的身体。所以我们对现存世的玉衣观察,会发现他十分符合人体构造学,形状几乎和人一模一样。
他可以精细到什么程度呢?
西汉时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玉衣的外观和男子的体型一致,宽肩阔胸,腹部突鼓,四肢粗壮。腹下还有男性生殖器罩盒,头部有高高隆起的鼻子,三个狭窄的缝隙代表双眼和嘴。
玉衣分为头部、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彼此分离,犹如制衣工人裁剪缝制的一件衣服。所用玉片大部分呈长方形和方形,也有梯形、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
完成一件金缕玉衣,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比如在1968年河北满城,文管部门发现了西汉时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玉衣耗费玉片2498枚,金丝1.1公斤!有专家认为,其制作成本相当于汉代100户中等收入家庭的家产总和,按当今中国家庭平均财产计算,接近1亿元人民币!
常规与金缕玉衣相伴的还有鎏金镶玉铜枕、玉九窍塞、玉握和18件玉璧,组成一套规格最高的汉代丧葬用玉。枕头很好了解,玉九窍塞指的是什么呢?汉朝人相信用玉器堵住尸体的九个洞眼,可以防止精气外泄,保证尸体千年不腐,所谓,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九窍分别是玉眼盖、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门塞。
玉握则是手里的放着的一件玉器,称为玉握,也称玉璜,是全力和财富的象征。
原来是这样发现的
1968年5月,河北省满城县西南1.5公里处的陵山解放军某部正在这里进行一项国防工程项目的建设。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次施工,却在无意之间揭开了一座千年古墓的面纱,在这个古墓中连续出土了许多文物,许多铜器上都刻有“中山内府”的铭文,考古学家发现这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他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兄长,也是一个闲散的王爷。在这里面不仅出现了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难得一见的稀世文物,更是出现了金缕玉衣这样震惊世界的宝物。
盗墓者还看不上?
因为玉衣所用玉料都是杂玉,过去盗墓者对玉衣没有兴趣,在他们眼里,编缀玉衣的金丝、银丝才是“值钱货”,盗墓者常会将金丝抽出,而将玉片遗弃。而现世用料最好的金缕玉衣是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楚王陵金缕玉衣,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就所用玉片数量而言,用玉片最多的,共用玉片4248块,编缀修复用了3斤多金丝,达1600余克,玉衣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组成,温润晶莹;工艺最精,保存最好,墓主人身份尚未确定是第二代还是第三代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