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第三个习惯是要事第一,是我们在执行层面的一次判断,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分配和选择。
课上的视频里科维先生让一位女士试着把几块大石头放到盛了半桶沙粒的桶里,但任凭怎么排列,挤压,石头依然不能完全放进去,导致她不得不舍弃代表着家庭或者社交的大石头。而换一种方式,先把这些大石头放进桶里,在向桶里到小沙粒,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大石头代表了重要的事情,小沙粒则是那些琐碎且不能和主要目标达成相关的事务。
看看我们每天的to-do-list,是不是都是小沙粒,或者是把大石头打碎了。或许我们觉得重要的事情需要长时间完成,放在to-do-list里没有办法短期内消除,强迫症表示很难以接受呀。这里就要我们阶段性的去实现重要事情了,我们不要把大石头打碎,而是要分阶段,一点点的作为一个整体放入桶中,我们需要结果导向,距离大石头整个放进桶里还有多远,如果你的大石头打碎和其他沙粒混在一起,那么你很可能看不清全局,也无法掌控。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状态,忙吗,很忙,忙什么呢,好像也没有忙什么。看着一条条的待办事项被划掉很有成就感,可是年终总结就开始为难。缺乏主营业务,表面充实繁忙一时爽,但是一直缺乏主营业务,表面繁忙不会一直爽。
怎么能不让那些小沙粒先进入到桶里,第一个原则,识别你的大石头,第二个原则,拒绝小沙粒。拒绝一件事的时候先去判断这个和我的主要目标有直接关系么,如果没有则不会优先安排,或者授权他人。有些人很难说出不,那么下次在别人请求的时候至少别很快答应。拒绝不是针对某个人完成,而是针对事情。
最后一个很实用的建议,做好周计划,把你的大石头放到周计划里,这至少能让你看到阶段性的进展和布局,不至于把大石头打碎。今天我的大石头都放到了桶里,还加了很多的小沙粒,满了。很开心,和吃完火锅来瓶酸奶填满胃是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