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快,借我两块钱!”
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回来,一进客厅就急火火地对我说。
“借两块钱?干啥用?”我有点懵。
“我们班一个同学和我一起做值日,晚了,他们村接学生的小面的没等他,你借我两块钱,我给他打个蹦子回家。他说明天再把两块钱还我。”儿子着急地说。
“蹦子”就是带车篷的燃油三轮摩托车,那时满大街都是这种载客的“蹦子”,两块钱把你拉到你想去的地方,倒是挺方便的。几年后,“蹦子”被取缔了,统一换成了“优利欧”,再后来“优利欧”也被淘汰了,都换成了正规的出租车。
“你同学这会儿在哪儿?他家是哪儿的?”我赶紧问。
窗外已经夜幕将临,一个小孩子,哪让人放心?
“就在咱们大院门口呢!他家在瓜园。”儿子说。
“儿子,你把书包放下,去写作业吧!这么晚了,给他两块钱打蹦子,万一碰到坏人,把他拐卖了可咋办?老爸骑自行车送他回家吧,这样更放心。”
“老爸,那你得把他送到家里再回来。”
“知道了。老爸办事你还不放心呀!快去写作业吧!”
我从车棚里推出自行车,来到小区门口,一个瘦小的男孩儿正眼巴巴地往大院里望着。
“孩子,我是你同学的爸爸,我儿子说要两块钱给你打蹦子,不是叔叔舍不得两块钱,这么晚了你自己打蹦子叔叔不放心,叔叔骑车送你回家吧!”
那个孩子起初有点儿疑惑,抬头看到我儿子打开了我家的单元楼门跟他招手示意,这才放心地爬上自行车的后座。
“孩子,坐好了,把脚下垂,别往车辐条里伸。叔叔要飙车了!”
路上,这个孩子渐渐跟我熟了,也敢说话了,把他们班里的事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跟我说了不少,看来儿子在班里的人缘还不错。
瓜园村离我家不算近,骑了好一会才到那个孩子的家。
“孩子,确定这就是你家吧!”
“是我家,叔叔放心吧!”
“好的,你进去吧,叔叔看着你进家再走。”
等孩子进去了,我骑上车往回走。回来的路上,心情特别轻松,主要的不是自己学雷锋做好事,而是为儿子的乐于助人而高兴!儿子这么小就懂得帮助别人,将来步入社会,不论在哪里工作,都会让我放心。
回到家,向儿子“汇报”任务完成,并且特别表扬儿子的乐于助人,儿子也特别高兴,作业完成得也比往天早。
对于儿子,其实我感到最自豪的,不是这件事。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妻子领着他去报到。一边走,一边告诉他以后上下学需要记住的标识物:“儿子,妈妈和爸爸上班早下班晚,以后都不会像别的小朋友那样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接送,你得自己去上学,放学后得你自己走回家。钥匙挂在你的脖子上了,别弄丢了……”
第一天放学,儿子顺利地自己走回家。从那以后,儿子上下学,我和妻子从未送过他,也从未接过。为人父母,我和妻子不是心狠,实在是工作太忙,迫不得已。今天想来,惭愧更多。但让我和妻子最感自豪的是,儿子从小学就学会了独立,这为他长大后逐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