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上帝的唯一定义是绝对存在。祈祷的目的不是让上帝实现某种愿望,而是通过连续的信仰活动维持对更高存在的虔敬。只有这种虔敬的情感才能使人明确以及获得意义,因为绝对意义必然依附绝对存在。另一方面,人是行为的主体,上帝是行为的根本目的。例如上帝不会降下神迹使人拥有健康,只有靠个人的良好习惯和积极锻炼才能拥有健康体魄。但人的生物性是短视的,不足以让人克制欲望去放弃当前的喝一杯奶茶的快乐,而去选择更加痛苦的体育锻炼。只有通过不间断的信仰活动而获得的神性可以赋予这种禁欲行为绝对意义。当然人的社会性也可以赋予其相对意义,比如为了体测或者更高的性吸引力维持身材,但这种目的是相对的,不稳定的。评判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信仰者,不是看其是否祈祷,而是看其是否禁欲。真正的信仰者必将禁欲视为最高美德,并严格要求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如此实践。只有通过这样的实践行为自我意志才能真正存在,以宇宙(泛神论中的上帝,爱因斯坦宇宙宗教的上帝)意志在个体上的投影的形式存在。至于向上帝祈祷降下神迹实现愿望,不仅幼稚愚昧,而且践踏人的真正尊严——自我意志的现实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