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产生美,所以与人交往一定要保持距离,要有界限感,要有私密空间,无论是父母与儿女,还是夫妻与知交。
有人说:“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亲昵。” 就像树与树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健康生长一样,人与人交往,亲密也要有间。把握好尺度,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才是相处最舒服的状态。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际越界,比如:“你每个月赚多少钱?你怎么还不结婚?”“你在公司当领导,给我儿子安排个职位呗?”成年人的边界感就像空气,一旦消失就知道有多重要了。
有句话说得好:“再好的感情,也会尽于理所当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忌讳不知所止。花枯了还有重开之日,感情透支了就很难挽回。
听过一句话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有时,心直口快,可能让人左右为难。语言虽然无形,但可以像春风般舒服,也可化作利刃直穿人心。
生活中,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留好自己的分寸,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有句台词说:“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火候,就是“度”。把握好“度”,才能维持好一段感情。很多时候,我们与人相处,不是不懂得亲近,而是不懂“疏远”。
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才能不腻,才能持久。所有令人舒服的相处,一定饱含合适的分寸感。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越多,渐渐觉得,长久的友谊都是亲密有间的。亲近地保持距离,或许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凡事有分寸,熟不逾矩,感情才能长久。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才是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
距离产生美,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