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书籍不等于储备知识。这句话说出来很容易理解,但是疯狂买书、却不看书,在今天却是个非常常见的现象。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需要通过阅读来自我提升和塑造时,便开始像购买其他物品一样去大量购买书籍,然而获取知识、提升认知可不是像平时拥有其他物品一样,只要买回来就行。
知识本身是买不回来的,因此囤书是没用的。重点在于你是否真的能够主动去看书,否则就算把一整面墙的书柜都塞满,也无法令你拥有其中的知识。说到底,读书、学习是一件既私人化,又需要主动性、自律性的事情。
01 人们为什么会有囤书的习惯呢?
这是个不得不聊的话题,很多人都有囤货的习惯,通常被囤积的物品都是消耗品。即买回来放一段时间也不碍事、总能用得上的物品。
可是难免有些消耗地非常慢的物品就会在等待中成为过期的杂物。
也就是说这些囤积的生活用品,一部分会被用起来,另一部分如果放过期了就可以被处理掉了。总之它们不会一直被囤着。
不论其处理方式如何、也不论它们都是何时得到处理的,但一定会被处理。
那么这些能够被处理(不需要调动人们的主动性)的囤积物,既然或早或晚都会得到处理,就不会给人带来持续的心理负担及压力。
因此有囤货习惯的人一旦意识到自己需要读书,那么他们就会陷入囤书的恶习当中。这是一个不自知、也很难意识得到的问题。
很多人囤积物品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他们似乎有一种什么东西都可以先囤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的错觉。
但是他们忽略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有些物品被囤起来,就无法再被顺理成章地发挥作用了。
比如书籍,除非你通过阅读获取到了书中重要的知识点及经验,否则,这些书若只是填补了书架的空置区、其内容并没有被阅读过,那么这些知识就像是被锁在保险箱的一笔钱款,而没有密码的你是永远无法打开它的。
也就是说意识到“书是需要读的”,就等于拿到了解锁知识的钥匙。而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一点,并且误认为只要把书买回家,迟早有一天你会读的。你就会像对待其他被囤积成堆的物品一样去对待书籍,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02 往往囤书的人并非只囤了书籍,他们会习惯性地囤积各种物品
被囤积的物品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人们对待不同事物却往往持有相同的看法,这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谬误。
书籍和其他物品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凡事都非常被动的人,是无法令知识进行自主传递的;而其他物品都能够等到一个被处理的结果。不论它是其他消耗品的替换装或是被放置过期的杂物,就算其物主是个被动的人,这些被囤积的物品也都或早或晚能等到一个结果。
但是书籍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你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那么书籍对你来说很可能就是杂物。而一直得不到处理结果的书籍以及书籍中的知识,会令你产生买了书却不看的负罪感及迟迟获取不到知识的焦虑感。
一方面人们内心非常清楚自己需要通过阅读来完善自我,另一方面他们又实在不想主动翻开书本,于是不断买书会给他们带来一种“仿佛我已经开始改变了”的错觉,而被动及缺乏自律性又使他们将阅读这项活动一拖再拖。
其实囤书的习惯并不是最需要得到纠正的习惯,因为它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人们内心根本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很多人在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时,他们也会囤积其他物品,书籍并不是他们囤积的第一类物品。
有些人会有买衣服的习惯,他们总是有各种理由去逛商场,他们的衣橱里总是少一双鞋子,有时为了搭配一双鞋可能还会买下各种单品,比如衬衫、T恤、饰品及手袋等等。
有些人对日用品情有独钟,比如洗衣液、牙线、纸巾、湿巾,这些每笔消费数额并不大的细碎物品,让人根本意识不到囤积它们其实并不是未雨绸缪,而是一种浪费,因为有些物品多到没有空间存放的时候,你甚至还要单独为它购买置物架。
还有些人的护肤品可以多到,单是把过期物品整理出来,就能把自己吓一跳了。想想看,光是脸部护肤,就需要日霜、晚霜、精华、修复霜、卸妆水、化妆水、肌底液、乳液、面膜、美容仪、眼妆、眼部按摩仪等等,而在尝试各种产品是否真的具备效果时,就需要把一切护肤品都备齐,这可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呢。
我在不少朋友家中都发现过过期的护肤品,囤积物品的习惯是必然会造成浪费的。因为不少物品都没能被物尽其用。哪怕是护肤品也是一样的,不论你需要对肌肤进行晒后修复或是维稳,你都要保证你购买的有着相关功能的护肤品能够被坚持使用一段周期,至少是28天以上,有些功效可能会需要更久。
可是当你的护肤品多到都没有空间摆放、或是根本无暇按照标准的护肤步骤操纵时,你可能要面临两个结果,要么你的每一样护肤品都只是被偶尔用一下,要么你只是坚持在用了其中某几样护肤品。不论是哪种结果,你都需要面对你囤积的绝大多数护肤品都没有发挥其原本应该发挥的效用。
如今大部分人的消费观都是如此,只要他们的账户能够支付得起他们无限的购买欲望或是囤货的习惯,他们就不认为由此产生的浪费,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可我同样也看到了很多无法满足自己物欲的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这不是一种值得追捧的潮流,而是一种急需被制止、叫停的混乱的生活方式。
03 人们内心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只有当人们愿意冷静下来对自己的生活重新规划时,才会发现其实自己根本不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哪些东西是重要的,哪些东西不那么重要。
从自身需求出发的话,你就会发现当你足够了解自己的需求时,你根本不会去做一些与自身需求无关的事情。比如囤很多自己不会去看的书。如果你真的需要读书,就不会把书堆成杂物了,不是吗?
这一习惯不容易被自我察觉,是因为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里,大部分人都有囤货的习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抵抗类似那种“做饭时突然发现家里没有盐了”或是“家里来了客人时发现连个像样的茶都没有”的尴尬局面带给他们的焦虑感。
这种焦虑感有时也来自于人们惧怕世道和时局会突然发生巨大转变以致于自己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就陷入某种困境。
因此人们对于“未雨绸缪”这个词的理解就会偏向于对任何事都提前做打算,哪怕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做怎样的打算。
而这种囤货的习惯似乎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优良传统被人们广泛沿用,一直到今天。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和把囤货当作未雨绸缪的计策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今天买买买是件极其方便的事情,很多物品不出小区就可以买得到,根本不用提前买回来囤着。
相比之下,未雨绸缪这个词的意义也不同于需要人们囤积物品的那个年代,今天人们需要储备(囤积)的是知识、经验、思想、能力等,获取这些抽象的东西最快的途径就是读书。这个道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只是多年来囤积物品的习惯让人无法意识到书籍和其他物品的区别。
消耗品总会用得到,因为它们都是日常生活所需的、且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而书籍中蕴含的知识、力量和能量是需要人们拥有内在的自驱力才能被挖掘出来的。从“意识到”到“做到”的距离就是化被动为主动的距离。
因此囤积消耗品除了会造成金钱及空间上的浪费之外,不会让人在心理上受到什么伤害,可是对于囤积了大量书籍、但自身却没有自驱力和主动性的人来说,就会在内心无法接受自己根本不想看书、也无法从书中获取知识的局面。
不要认为“买了书迟早会看”,这只是人们对于自我行为的错误评估而已。
04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曾因不断囤书却不看而感到自责,那大可不必
允许自己不爱看书,也请接受不爱看书的自己,然后暂时把自己内心并不需要(也就是你反复问自己会不会看都会得到一个否定答案)的书挂在二手书平台处理掉。因为它们摆在家里给你的心理造成了负担和压力。有些不太容易卖的书可以直接捐赠出去,让书籍发挥它应有的效用,相信我,你也会感到无比轻松的。
接下来除了这些棘手的书籍之外,还有哪些物品是你原本不需要、且目前处于被遗忘的状态、以及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也不会再买的物品,想办法做出取舍。
给自己内心留出思考的空间和余地,那些给你带来杂念的杂物需要为你的心理和精神腾出空间。这个过程就是在自我调节,你的情绪及内心的焦虑会随着给你造成负担和压力的物品的撤离而渐渐得以缓解,当你内心变得不再有压力时,你才能看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你才会有足够的精力去重新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