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快乐,不是让他做所有快乐的事情。 ——斯蒂芬·柯维
有一位家长来找我,跟我说:“老师,都说要无条件接纳孩子。我是无条件接纳他了,可是他变得非常蛮横,根本不懂得感恩。”接着家长就历数孩子的表现,一边说一边表现出很多无助和无奈。
我问家长是如何接纳孩子的。家长说孩子从小到大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结果孩子就成了家长说的样子。原来这个家长所作的已经不是接纳,而是在无条件满足孩子。
我想说无条件接纳孩子和无条件满足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接纳通常是和人相关的
一方面,接纳和人的外表、表现相关。比如我的孩子个子比别的孩子矮一些,我的孩子反应别别的孩子慢一些,或者我的孩子考试成绩差一些。这些我都接纳,我接纳我的孩子是和别的孩子不同的,他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样的接纳就好比苹果树上结的许多苹果一样,我的孩子就是那个比较小比较青的那一颗,我看到他的样子就是那样的,并不觉得他有什么不好。那些样子比较光鲜的我可以拿到市场上买个好价钱,比较小又青的我就可以用来做果酱。
接纳还和人的内在相关,这些内在指的是想法、愿望和情绪。比如被弟弟抓了脸,孩子很生气很委屈,甚至想大喊大叫,这是可以被接纳的。甚至过去曾经有过一些过激的行为,这些都可以被接纳。甚至你看到别人家有一栋超级豪华的房子,特别想据为己有,这种想法都可以被接纳。
接纳或者被接纳能够让人感受到内心的自由。家长接纳自己的孩子,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比较,而可以平静地支持孩子。孩子被接纳,他就会觉得自己足够好,对自己充满信心。被接纳的孩子,还更容易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们来说说满足。
我觉得满足和外显的欲望或期待相关,则不能无条件地满足。这一点在萨提亚的模式的一致性状态里,就是要考虑情境,在不同的情境里做出不同的选择。比如孩子看见邻居家有个好东西就想要拿来据为己有,这个要求就坚决不能满足,因为拿了别人家的东西是触犯法律的。比如家里没钱,孩子却要买几千块钱的一双鞋,这也不能满足,这和自己的经济条件相关,不能因为他一个人的期待而损害全家人的利益。比如孩子14岁,他想和同学一起去K歌,这可以满足;想要夜不归宿,这个行为就不能满足。比如孩子看到有同学吸毒,也想尝试,就要坚决制止。有些行为可以满足,有些行为就是不能满足。满足什么,不满足什么,这是做父母的界线,而且有些界线必须要严防死守。
就是要让孩子明确知道:我接纳你有这样的想法和希望,但我不能满足你,有些行为坚决不能有,因为那对你的成长不利,而且要明确告诉孩子为什么那些行为是坚决不能有的。
对孩子的欲望无条件满足,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可能会变成只要一张口就可以拥有,他便不会自己去创造自己想要的。我感觉如今那么多“啃老”的孩子就是被满足的太多了。他们习惯了无限制被满足的亲子模式,以至于长大了依然没有责任感。如果那些违法的事情,家长也允许孩子去做,孩子就没有法制意识,一旦触犯法律,后果就严重了。比如李天一,小小年纪行为处事就无法无天,最终被绳之以法。
孩子不被满足的当下,很可能会不开心,甚至会哭闹,家长也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不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不代表不爱孩子,很多时候,这反而是最常情的爱。然而这也正是最考验家长的关键点,因为家长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的难过。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陪伴孩子,比如你可以跟他说:“我知道你不能买那双鞋很伤心,你要想哭就哭吧!”就是让他流淌那个情绪。然后你也可以告诉他:“妈妈为不能给你买那么贵的鞋很遗憾,但是妈妈真的很爱你!”比如你要告诉他:“我知道你特别不想和同学分开,想和他一起过夜,但是你必须回家。”所谓的“温和而坚定”,其中的温和就是我接纳你有这样的想法、希望和情绪,坚定就是我不会无条件满足你,有些规则你必须要遵守。
这些话看起来简单,对家长的要求则是“稳定”。首先家长要明白自己的目的就是要给孩子有界限的爱。然后再处理好诸如“自己没钱”的自责以及对“孩子不懂事”的生气。做到了这一点,沟通才会真正有效,爱的能量才会在表面的行为之下温暖地流淌。爱的流淌跟金钱无关,被爱滋养的孩子会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喜欢斯蒂芬·柯维说的:“让孩子快乐,不是让他做所有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