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第十二章月恋
阶级斗争依然在持续,政治斗争在学校里也有所体现,楚雁潮就是一个牺牲者,那些说不清楚的历史问题总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说事。当年那场波及到每个人的运动,其实早已经有了端倪,只是普通人只有被裹挟的份,却并没有多少机会明白其中原由,更没有机会提前准备应对。楚雁潮的评老师职称失败只是一个缩影,那个时候这样的人有多少个?肯定很多很多,而楚雁潮有幸得严教授保护,才没有被打入社会最底层,他还有机会在政治斗争夹缝里生存。他也凭借个人的学识和风度让学生认可,郑晓京极力要帮助楚雁潮脱离那些政治斗争的旋涡,她想让她的班主任老师成为党的人才,不至于被政治抛弃从而被组织针对。但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很难善了,只能被狂热的社会推着向前。
韩新月因为生病又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了楚雁潮的爱。虽然这个爱有些生硬,却并不影响我们理解那个时候的他们。一个是一见钟情,一个是在被照顾中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又不得不说韩新月的成长环境,从小没有得到过爱,突然有人在真心真意地爱她,她没有拒绝的道理,哪怕隔着教门,但内心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当初吐罗耶定带着易卜拉欣一样,易卜拉欣被玉吸引,他就遵从本心留下当了玉的奴仆。韩新月也一样,有了楚雁潮的爱她更加幸福安定,对未来也更有盼望,好在家里所缺失的终于有了弥补,她是值得的。
韩新月的生日本该更加幸福,但事情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转个急弯。这个生日没有楚雁潮的陪伴,还在与两个同学的交谈中更加让她焦虑不安,种种怀疑终于得到印证时她也就放下了,但她的变化却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到这里又不得不说这个家庭对于她而言太冷漠了,梁君璧的冷漠可以理解,因为她是被迫接受韩新月的,但韩子奇的忽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应该更上心才对,偏偏女儿的状态他不知道,得了这么严重的病了他才来后悔,有什么用呢?如果是这样,当初为什么还要坚持留下这么小的女儿呢?他都知道梁君璧毁了他的一生,还要毁掉女儿的一生,为什么不去坚持一下给女儿争一个幸福的童年呢?这个让人可怜又可恨的父亲。
在楚雁潮和韩新月的恋情上,梁君璧又一次当了坏人。但如果单单从一个回回家长的角度来看,她有错吗?没有,她在守着穆斯林家庭的规矩,这是宗教信仰的底线,跨过去就意味着毁灭和灾难,这个家庭已经有了太我的磨难,任谁做这个主事人都不会不管。但偏偏她对韩新月是有不一样的看法的,所以好管韩新月的态度上和管韩天星的态度上是完全不同的,对待天星她是纵容地管教,并不会让他在情感上有所抵触,但在对韩新月时却这么直接生硬,就像生怕她感受到爱一样,冷漠到让人如临寒冬。她又意图提前掐断韩新月和楚雁潮还未开始的爱情,但她低估了楚雁潮爱的决心,即使隔着教门,有梁君璧的极力阻挡,但他俩依然心心相印,继续共同做着翻译书稿。但梁君璧平没有打算这么轻易放过韩新月,她向韩新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因此引起韩新月极大的反抗和情绪波动,更让病情复发而不可收。两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个家庭里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久远的矛盾再一次被提起,一家人都不得安生。梁君璧就像一个坏巫婆人人憎恨,却又没有办法。
韩新月的抵触是她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她这么多年受到不公待遇的一种抗争,虽然她也知道自己抗争不过,但她并没有妥协,在这一点上她又好像梁冰玉一样,自己坚决做回自己,绝不任人摆布,哪怕这个人曾经那么照顾自己也不行。也许梁君璧在新月的身上看到了玉儿的影子,更增加了她的对抗心理,于是她才不去管新月的病情呢,头脑被恨充满,她不管不顾地责骂新月,没有一点儿的母亲形象。这种行为更加让韩新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她的怀疑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姑妈自责而亡,更让韩子奇退无可退。
人无法与命抗争,再怎么做安排也都是徒劳的。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永远都是残酷的。想想当年的览玉盛会,想想当年买下博雅宅时的出手阔绰,但有什么用呢?他却连家庭都经营的一团糟,连最爱的女儿都保护不了,任凭她在风雨中飘落。也许从他当年选择留下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一生将愧对很多人,不管是去世的还是在世的,不管是他的亲人还是他的同事朋友,还有他兴致勃勃要超越的做玉生意的人。不得不回归到当初梁亦清教育他的那句话上,“三百六十行,各占一行,谁也甭眼红谁,谁也甭小瞧谁。做买卖的……要是流年不顺,一阵风兴许就给吹倒了爬不起来,砸了饭碗子,他连个糊口的本事都没有。”而韩子奇就眼红了做玉生意的商人,结果又赶上了流年不顺,于是被风吹倒了,如今虽然能够糊口也是因为他的手艺,并不是靠他的经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