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了,孩子学什么,怎么学?
原创: 魏智渊 知教师 今天
昨晚运城国际教师微演讲,正式由教师发展中心接手,分享的主题是“寒假作业的布置与反馈”,三位老师的分享极其专业。几位老师包括我进行了点评,这是根据我的点评整理的。
1.寒假的本质是什么?
对孩子来说,寒假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假期嘛,不就是用来休息的吗?不然为什么叫寒“假”暑“假”呢?在这种认识背后,有一种潜台词: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不得不做的事情,因此,提到寒假暑假,潜意识里觉得主要任务就是休息,甚至是放纵。这是一种普遍的心态,这种心态导致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寒暑假里都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尤其是寒假的松懈,因为过年的缘故,拥有了天然的合法性。
这是一种机械的生活,仿佛工人上班,白天不得不和冰冷的机器打交道,为了赚取工资养家糊口,夜晚才是属于自己的时光,喝酒、刷剧,总之放纵一番,以弥补白天的亏欠。
然而我们忘记了,人本质上是学习型动物,学习是我们的天性,也是我们的存在方式。这意味着,学习本身就是快乐之源,快乐是伴随着学习的副产品。因此,平时的学习生活,本应该就包含了快乐。当然,也包含了痛苦,没有痛苦作为营养,快乐也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寒假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说,学期内的存在,是一种学习型存在,那么寒假的存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学习型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寒假的本质,是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学期内的方式建构有意义的学习生活。或者换句话说,生存和发展是生命唯一的主题,寒假与学期内的区别,就在于生存和发展的样态不一样,但本质并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