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明明可以拼搏的年纪却选择了安逸,终日守着自己一点微薄的收入度过一生,而有些人永远在追求自己的诗与远方,行万里路的背后却是父母不断地默默付出。有篇文章说你在享受着诗与远方,而你的父母却在苟且偷生使无数大学生沉默,作为一名成年人,不断消遣挥霍的背后蕴藏着父母多少辛酸泪。谁都无法供养你一生,自己的人生终需自己把握。
若不能诗与远方,也不必选择了安逸,诗与远方固然是我们的追求与向往,但在追求的过程中,请一切靠自己,因为你追求的人生毕竟是你自己的人生,与父母无关,与他人更无关,所以,你的父母又怎会有义务为你提供一切的物质基础呢?我之前大学一位室友,在她大二的时候便终日炫耀着要去泰国游玩,大二暑假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旅行梦,回到学校的她不断地向我们讲述着自己旅行时的所见所闻,在听她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我突然想起她无数次和父母要旅行费用的场面,有时还会因为旅行费用和父母争吵。再听她多么精彩绝伦的讲述,我也觉得索然无味,拿父母辛苦赚来的钱实现自己的诗与远方,真的有值得炫耀的吗?行万里路固然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见闻,但这一切都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这种物质基础必须由自己满足,若不能达到诗与远方的物质基础,又何必苦苦追求自己的诗与远方呢。
若不能诗与远方,也不要苟且偷生,这种平庸的生活方式对于年轻人而言无非是选择了安逸,在《安逸,毁掉了多上大学生》、《在最该拼搏的年纪选择了安逸》等文章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到启示,年轻时是最该为梦想付之努力,奋力拼搏的时刻,即使有付出未必就有收获,即使会有无数人嘲讽我们年轻的梦想,但那又怎样,奋斗过、拼搏过,虽败无悔。反之,若终日苟且,满足于当下,你便永远也无法到达自己的诗与远方。若不能诗与远方,也不必平庸的活在当下,生活中有很多新鲜事值得我们尝试,把自已套在一个小圈子里,终会被时代大潮所淘汰。我认识一位老师,他花了三年时间疯狂在军校学英语,使英语成为了自己的傍身技能,成立了全国最大的备考机构,之后他又开始专注于写作,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他的书激励着无数大学生以及年轻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一名编剧……,这位老师就是在不断打破自己的圈层,不断提升自己。
人生最完美的生活状态便是对得起自己短暂的人生,不安逸的度过一生,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更不应该选择安逸,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打破自己固有的圈层,最终实现自己的诗与远方。如若不能追求自己的诗与远方,也不必苟且安逸的活着,努力活出自己生命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