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才开始接触水彩,断断续续画过一些,也受到了很多粉丝朋友的支持,但由于个人原因后来就没有再画。这段时间里我收到了很多粉丝朋友的私信和评论,问我去哪里了?为什么不更新了?于是我痛定思过决定整改,以后不会断更!所以,朋友们,我又回来啦~
总觉得绘画中的色彩,是一件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花卉更是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色彩的美感,相信没有哪个小姑娘不喜欢花吧!所以我起始就从花卉入手,想要用丰富的色彩画出富有生命力的花。我的老师常说艺术感是熏陶出来的,画这种美丽的事物,不就可以提升你对于美的感知吗!
传统的色彩理论对于画面的色彩构成更多的是依靠色彩的空间关系去表达(物体离观者近则色彩鲜明突出,退远则变淡变冷)。
画花也是如此,近的花瓣深一些,远的淡一些,还有光影变化,光线打过来的地方要留有高光。有高光就会有阴影,有亮处就会有暗处。所以说想要让自己的花生动起来,还是要下一番功夫滴~
看了下粉丝,好像没有减少,你们都是真爱粉,感动~
一、我的工具:
1、纸:宝虹300g细纹水彩纸16k;
2、颜料:吴竹颜彩36色;
3、笔:秋宏斋 : [秀意] 、[蒲公英];
二、作画过程:
[一]底稿起型
起形前我先将花朵的位置确定了一下,这朵花大概要画多大,于是我在草稿纸上面画了一个框架,目的是画草稿时能够准确的掌握这朵花的大小;
因为我们有很多零基础的小白,画画时很容易将形起大了或者小了,所以我们先量好尺寸,定好画的大小再画,就能够尽大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
对于很多没有学过素描的人来说(包括我),画线稿是个难题。不知道从何下笔,也不知道该如何画,害怕自己画的不精准,也怕自己画坏。
我想说即使没有学过素描又怎样,我们照样可以把型起好。
如下图,我运用比例定位法将这朵花的位置都标了出来:
首先来看整朵花的总长度为10cm,而这朵花的花朵部位占据了7.5cm,花茎部位占据了2.5cm,
将大框架分好后我们再来看小框架,首先是花朵部分占据的7.5cm : 大花朵的宽是4.3cm,高是5cm,小花苞的宽是2cm(忘记标出来了),高是5.5cm。
再来看花茎部位占据的2.5cm,如图所示:
画的时候只要找好了点,知道了每一个部位的大致地方,起的型就不会差太多。
为什么还没开始画,我就直接知道了这朵花的长度及比例呢?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这朵花是我临摹Billy《极致水彩花卉教程》这本书的封面上的一个分枝。只不过我将大师的花改变了颜色很多细节部位也改变了,原图的花朵是红色的。
其二是我每画一次画就会事先将这幅画的大小给定出来,先对比一下画出来的大小怎样才合适。标出重要的点,用尺子量出来每个重要点的长短,若是不合适可以根据比例扩大或者缩小,然后再定稿起形。
所以,当我知道了每个部位的距离,按同比例放大后画在纸上即可,就避免了"头大脚轻”,"身子歪斜”这样的画。
这是画好后的线稿,零基础的朋友画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这朵花整体在哪个位置,花瓣位于什么方位,更精准的抠细节才会画出更细致的画。
接着我们拿出转印纸将它覆盖在线稿上描出来,如下图 :
正面描好后将转印纸反过来,沿着正面的痕迹再描一遍,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将线稿印在水彩纸上,所以我们拿刚刚描好的正面直接印,出来的效果就是反的,所以需要再反过来描一遍。
双面描好后将转印纸正面朝上固定放在水彩纸上,用夹子固定好,以防我们刮的时候乱动,出现重影。
我们身边任何工具都是可以用来刮画的,我之前总是用卡刮,这次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好用的“刮画器”——尺子。
用法 : 将尺子的一个角立起来沿着线稿的纹路去刮,既省力又好刮。如果是大片面积直接刮的话,容易将转印纸刮皱刮破,还会出现有些地方没有刮上的情况,所以我们拎起来刮是最省力的方法。(图片是摆拍,应抵着纹路去刮)
印好后的线稿若是太深了,画水彩就容易留下铅笔印,不太好看,用可塑橡皮轻轻点擦线稿,吸走一点铅,将它变淡一点。
[二]上色
画花瓣;这朵花的花朵部位所用的颜色是吴竹颜彩的[蓝]、[紫]色。深浅都是因为水份的多少,水份多了颜色就淡,水份少了颜色就深。
上色前我们先调好颜色,将[蓝]、[紫]色按1:1的比例混合,调出蓝紫色。
此次用到的技法为[湿画法]。我们先在底稿上将要涂色的部位刷一层清水,将底稿打湿。在花瓣的边缘点染上蓝紫色,使颜料随着水份流动。
因为颜料随着水份在慢慢渗开,所以边缘出现了很多小毛边。趁水份还没干,拿出一支干净湿润的毛笔将边缘柔化一下,抚平毛边,等干后就不会有太多毛刺了。
右边花瓣同左边一样画好,花瓣的中间部位要留出高光区域。
这时的花朵颜色还没有画到位,所以我们再次叠色,将蓝紫色点染在花瓣边缘,加深暗部区域。
这时我们用到的技法为干画法:将颜料画在所需区域,然后迅速的用另一支干净湿润的毛笔柔化边缘。
画脉纹,用细细的勾线笔将脉纹画出来,从花瓣顶端画到尾部,脉纹有些微微弯曲,见下图:
接下来就是给花瓣的脉纹叠色了,采用的是干画法,沿着脉纹的边缘涂上紫色,迅速用水笔柔边晕开,让它自然渐变,不要有生硬的线条。
下面是过程图 :
将脉纹全部叠色后:
其他花瓣全部按此方法画好。
由于步骤都是一样的,本想着不放图了,但一想好多朋友都是零基础,还是将过程图放了出来吧。
画花蕊时采用的技法还是湿画法,湿画法可以将两种颜色更加融合的混合在一起,没有生硬的边缘线。
如下图,最左边的那个花蕊我采用的是干画法直接平涂,然后两种颜色的中间就出现了一条特别生硬的线条,没有自然的过渡。
右边的花蕊我用的是湿画法,先刷水再用笔尖先后将两种颜料点染下去,在水份的铺底下,自然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
所以说,想要画的细致,任何一个特别小的部位都不能偷懒。
左边这个小花苞也是采用湿画法,先铺水,再趁湿,点染上蓝紫色和紫色,留出一些空白不要上色。
由于光线的原因,花朵的每个部位都不相同,有暗有亮、有深有浅。所以画的时候我将较暗的区域点染上蓝紫色,较浅的区域点染了浅紫色。
所以,刻画脉纹的时候两边的颜色也是不同的,左边的脉纹稍重,右边的脉纹稍浅。
左边脉纹 :蓝紫色 右边脉纹 :浅紫色
画叶子;先刷水,用吴竹颜彩中的若草,点染在叶片所需位置,留出高光。
趁湿,局部点染[蓬]、[焦茶]。
画出脉纹,注意右边翻卷着的叶子纹路是随着叶子的卷曲而变化的,所以在画的时候,笔触也应有所变化。
画花茎;先刷水,沿着花茎两边趁湿点染若草。
颜料会随意水份的流动而往中间流,趁湿,擦去中间高光,等干。
用[蓬]叠色,继续留出高光。
最后用[焦茶]在花茎顶端勾几条脉纹。
总结:
1、这朵花大量采用湿画法。其实所有图案上色之初都会用到湿画法,湿画法的好处是可以一次上两种甚至多种颜色,使其自然混合。用湿画法作画即使不小心画错了也可以趁画纸未干将颜料抹去,便于修改。
2、本次教程现在为止就算完成啦,总结一下自己的画法其实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画画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留到几个月之后再回头看自己以前画的画时,就会惊喜的发现自己的绘画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一大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