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世纪的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
在将尽的五月,105岁的杨绛先生完成了她一生要做的事,从容地走了。
米兰昆德拉说:人生的旅程无非两种,一种是为了到达终点,那样生命便只剩下了生与死的两点;另一种是把目光和心灵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中,那么他的生命将是丰富的。杨绛先生在百年的人生历程中,悄悄地“隐身”,悄悄地把目光和心灵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中,识大体,明事理,宁静淡泊,与世无争,在喧嚣的人群背后安心地读书著书,她的生命无疑是丰富的。
今天,再一次回溯先生丰富的生命历程,蓦然发现,先生身上那些温润而又美好的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营造开明民主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童年时代是一个人一生的“黑匣子”。
不能不说,杨绛的童年是幸福的。她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杨荫杭是日本和美国的海归留学生,是著名的法律学者、律师;母亲唐须 是一位贤惠文静的知识女性,身上凝聚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曾在上海著名的女子中学读书,与杨绛的三姑杨荫榆是同学,与杨荫杭结婚后,甘做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料理家务。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说到父母的关系:“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们子 女从小到大,没听到他们吵过一次架。旧式父母不吵架的也常有,不过女方会有委屈闷在心里,夫妇间的共同语言也不多,我父母却无话不谈。”
杨绛五岁便入读北京的女高师附小,她的三姑杨荫榆就在那里工作,那时候的杨绛欢快活泼,机灵可爱,充满童趣,博得了大家的喜爱。
杨绛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和睦自由、民主开明的家庭当中,可想而知,她多么幸运,童年时代是人的性格态度形成的重要时期,杨绛这些美好的童年生活无疑给杨绛后来的人生涂上一层靓丽的底色。
这样的家庭氛围铭记在杨绛的心里,直接决定了她后来和钱钟书的关系,他们顺延了她父母的和睦民主与相亲相爱,所以他们给予女儿钱瑗的也是这样美好的家庭氛围。所以,营造一个开明民主的温馨家庭关系,在今天依然是每个家庭教育最首要的任务。
最好的教育是保存天性的教育。
古人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杨家的家训就是,如果有钱,根据孩子的兴趣,应该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所以杨绛五岁入读启明女校,当时的启明女校施行完全西化的教育和管理,三年里,杨绛在启明女校锻炼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包括自我判断和克制力。12岁的杨绛插班入读苏州振华女中,后来以第一名的成绩进东吴大学,再后来读清华、牛津。回顾杨绛一路读名校的过程,就看到了其成长的天性受到父母很好的呵护。 1929年,杨绛入东吴大学一年后分科,她很认真底考虑自己该学什么,回家求教父亲该学什么,父亲答:“没什么该不该,你最喜欢什么,就学习什么。”杨绛心里极不踏实,她问父亲:“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则开导她说:“喜欢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后来杨绛不顾老师的劝导,毅然选择了文科。读大三的时候,振华女中的校长为她申请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但她不想去读政治,只想考清华研究院攻读文学,后来果然考上了,先后师从吴宓朱自清等名师,从而奠定了从事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的基础。
深知“天性”重要的杨绛在婚后极力呵护着钱钟书的“天性”。1938杨绛夫妇回国,因日寇侵华,苏州无锡都已沦陷,娘家婆家都避居上海孤岛,杨绛当时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做过各种工作,大学教授,中学校长兼高中三年级的英语老师,为阔小姐补习过功课,还是散文喜剧及短篇小说的作者等等,但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工作终身不改,那就是照顾培养钱钟书,据杨绛说,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这项工作常使她感到人生实苦。但苦虽苦,却很有意思,钱钟书认为他婚姻美满,为此,杨绛认为这是她终身事业的大成功,虽然耗去不少心力体力,不算冤枉,且钱钟书的天性没有受到压迫,没有受到损伤,是杨绛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是不容易的。也许正是杨绛的保全,才成就了钱钟书。
所以,杨绛在《走在人生边上》里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的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是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一个‘我’在做主,也可以说是这个人的个性在做主。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决定命运了。”
正是这些“天性”让杨绛在苦难的经历中有着清晰地决断力。
父母做好爱读书的榜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杨绛的爱读书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有时候,言传不如身教。
杨绛时常觉得父亲说话总是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的评论文章也是一篇接一篇,这让杨绛特别佩服,于是请教秘诀,父亲说:“我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母亲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但得空总要读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于是,杨绛就学父母的样子,找父亲藏的书读,读了就发现书的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她曾对父亲说:“三天不读书,便不好过。若是一星期不读书,都白活了。”杨绛在振华每年的成绩都是第一,提前一年毕业,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吴大学。后来在清华相遇钱钟书,再后来随钱钟书远赴英国牛津大学,牛津大学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图书馆,杨绛和钱钟书在这里如鱼得水,除了听课外,差不多把业余的时间全泡在读书上面。他们借来一大堆书,涉猎文学、哲学、心理学、历史等各种图书,固定占一个位子,一本接一本读,并做详细的笔记,饱学终日,乐此不疲。杨绛还为自己定下了课程表,一本本书从头到尾细读。回到寓所,就拉下窗帘,相对读书。
父母爱读书的模样,培养了杨绛的爱读书;杨绛和钱钟书的爱读书,让钱瑗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书来读,渐渐地,一如当年的杨绛。女儿学习外文时,单词不会,翻三部词典未查到,爸爸不直接告诉她,而是敦促其继续查,终于查到第五部辞典时查到了。
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正因为这样的“青灯黄卷常相伴”,他们仨各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收获着各自的成功。
细数杨绛的过往,还有一句话不得不提,那就是:“如果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韧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杨绛的每一段人生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正是那些苦难磨练了杨绛的坚韧,在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后,她在这个世界上安静地生活了18个年头,这些年里,她写了深情的《我们仨》和最触动灵魂的《走到人生边上》,98岁动笔构思小说《洗澡之后》,103岁完稿。更大量地整理了丈夫钱钟书留下的手稿,剪贴分类,辨认梳理,每天都孜孜不倦,《钱钟书手稿集》包括《容安馆札记》三卷,中文笔记20册,外文笔记48册。终于,她要做的事做完了,从容地走了。
成长没有年龄,仰望先生,开始的开始,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是天使。教育的味道,就是生命成长的味道。先生离去了,也许我们该做的,就是像先生那样“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非典型,即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