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和大家分享我自驾中对中美交通系统的感受。本文关注流动性,特别是在压力下的流动性。这要从我的第二个感受说起,就是美国控制车流密度的方法很有趣,这里举两个例子。
快速路入口的红绿灯
进快速路的入口都有红绿灯,旁边写明每次绿灯亮能进入几辆车(往往是一辆或两辆),以保证高速路外道上的车不必因汇入车辆而明显减速,同时控制高速路车流密度的变化。这样在保持速度的同时确保安全性,且避免了因密度的突变而产生拥堵。
走S形的警车
一次我在快速路上开车,突然看到前方有一辆警车在马路上走大S形,没错,就像醉鬼开车一样走大S形。渐渐地,整个车流被逼停了,警车也就近停靠到路边。大家静静地等着,时间像静止了一般,过了一会,交警钻出车来,大手一挥,所有的车才渐渐开动了起来,而他却钻进警车,一溜烟从快速路出口开走了。
为什么要让所有的车在高速路上停下来?我想起了排队理论的一条结论:“随着利用率(车辆密度)的持续增加,吞吐量会呈指数下降”,交警这是在维持全路段各处的车辆密度在一个可控的水平,以确保不会因为局部随机性的高密度而产生阻塞,影响整个交通系统吞吐量。此时的停止,是为了更快地到达。
思考与启示
交通系统中这些细节的设计有什么优势呢?我认为是确保压力下的流动性。主动地通过“不停”,或“主动停”来管理流动,避免瓶颈。
关于压力下的表现,在国内,交通压力不大时一切良好,流动性绝不比美国差,但压力大了就非常容易出现堵点。
也许你和我一样经历过那种莫名的拥堵,没有事故,但却堵了一大片。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局部的高密度,让大量后车都慢慢停下来,又慢慢依次启动,如果再遇上几个紧急并线或新手减速的,堵个10分钟都算小儿科了。
回到管理
一项项工作在团队成员的协作中经历不同阶段得以完成,这就像交通系统中的车辆,经过不同的路段,最终到达终点。我们在工作中常常缺少对流动性的关注和管理,没有压力时一切安好,压力稍大就容易出现瓶颈和混乱。
看板方法利用各种约束提示可能出现的瓶颈,要求团队关注整体,通过拉动式的疏通而不是推动来提高流动性。特别是在较大压力时,通过看板达成的共识能帮助团队免于陷入焦油坑。
像走S形的警车一样,必要时让上游环节停下来,去关注下游那些早已开始但还没有完成的工作,优先结束它们,让工作顺利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