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喻孟源曰:汝病如方丈地种一大树,四傍嘉谷上被树叶遮覆,下被树根盘结,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树根。
读到此言,颇有触动。孟源之类的毛病,我们何尝不同样存在。我们不也是犯了很多类似的错误,做了很多类似的傻事。 现实中,我们内心都渴望有一群要好的朋友,谈古论今,饮酒品茶,互帮互助,和衷共济。愿望是好的,无奈世事无常,昔日的好友可能反目成仇,以往的闺蜜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原因何在,如果两人性趣不同不能共处,那以前为何那样情投意合?如果两人三观不合,那为何又能那样的亲密无间。是何原因酿成了如今尴尬局面?个人感觉,是两人的情趣发生了变化,同样的事情已经不在同一个节奏同一个节拍,道已不同,不可共述。细品先生比喻可以发现,两人往日的好是因为只看到了共同点-心田里有大树,也就是共同的爱好而相互珍惜示好,自动忽略了不同的诉求-也就是日后的嘉种。这种为了好而放弃其他的行为,为日后的不和留下隐患,因为你种下的仅仅为了一团和气的这棵大树,而忽略了日后要共同面对嘉种的现实。一旦单方面伐树种植嘉谷,另一方还是保持树繁叶茂,一旦分歧迭出,分手也就是不言而喻的结局。如果开始不被先入为主的那个表象迷惑,也就没有后来的那个对决。如果心里没有那个好的因,也就不会留下后来那个恶的果。如果开始两人就能看到对方的差异,也许即使成不了好友,起码也不会闹到如此的不堪。
观点同,人抬人高;观点异,倾轧陨落。容人短谦虚忍让积道义,责人非飞扬跋扈遭打击。相上受损伤情谊,相下得益好福气。 朋友相处如此,自身何不也是如此,一旦心里被恶果的那棵大树盘踞,如果不经历一番撕心裂肺的斩尽杀绝,那嘉谷的成长就会非常曲折艰难,就会不知不觉中失去生机枯萎零落。
恍惚间感觉事上磨的顺序非常重要,本心如果不空灵剔透被欲望的大树侵占,那么嘉种也就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根源。 今天事多,感觉有些话说的词不达意,遗憾多多,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