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就是答辩了,最近一直在围着自己的毕业论文转悠,昨天在检查论文的格式问题时,电脑TIM一直发出滴滴声音。
“你看到没,我好怕呀”
随即又点来另一个对话框,指导老师在发分组答辩的时间和群聊号码。回到上一个对话框,打出:没事,不要怕,内容和框架指导老师看过没问题才定的稿,格式自己再多检查检查就好。
下午午睡后,对话框又弹出“你现在有时间没,帮我看看格式吧。”打开她的论文,发现了几处明显格式问题,边给她说在哪,边看着她回复:“为什么我这么多问题啊”、“我是和模板一样啊”、“好难啊,老师到底有没有看我的论文呀”。我说完后,TIM仍在跳动,“那就这些问题了吧,我这样是不是可以了啊”。
她的着急和焦虑我可以感受到,也能够理解。区别开签名导师,指导老师在提指导意见时,更注重的是论文框架和内容的修改,格式方面问题,因为带的学生比较多,三十来人,不会指出所有细节问题,更多的是让我们根据发的格式模板、论文规范以及一些上一届的学长学姐们的例文自己找细节问题。在前期论文写作期间,一直让我的弹窗跳动的这位同学和我的交流就比较多,见的最频繁的几个字是“我不懂啊”。我也不懂为什么她这么频繁找我问,在校期间,我俩的交情一般,至少是没有好到可以一起去逛街吃东西的程度,只是因为学号比较近的关系,也因此会比其他毫无交集的人熟悉一些,对她印象最深的也是在每次考试前,看见我就会很抓狂的对着我说“怎么办怎么办,你复习了多少呀”。似乎她一直都是这样焦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
那天和朋友聊天时聊到这个同学,我说在我降重降得最烦躁的时候,她一直在滴我,帮她解决一个问题后接着又问新的,我甚至发了3遍我现在在降重,她问的那些问题其实老师发的文件规范里都有,但是她就是一直在强调自己哪里看不懂或是哪里没看懂,不管我说了什么。朋友说我真是脾气好有耐心,笑话似的说是因为我懂得多。我说哪里是我懂得多,文件上都有,而且这样的她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的这一面。年前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当实习生,入职引导人给我的帮助并不是很多,在处理起实务工作来,速度慢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旁边的同事总是很耐心,年底大家的任务都很重,但她也没有说不理我,无论我问什么,她能解答的都会教我怎么做,我也会拿本子记下来。虽然在工作中有过一些不开心也犯过一些错误,很害怕看下班时的小组总结表,也埋怨过自己,但是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坐在这个工位,遇到身旁的这位同事。都说能够相遇就是一种缘分,我觉得相遇也是一种幸运,好的不好的都会给我带来新的思考。
因为年少,我们都会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踏出校园,第一次步入社会,第一次进入自己的职业领域,有焦虑有恐惧是很正常的,但是一直担心一直害怕始终事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能做的首先是摆正心态,过多焦虑并不会产生解决办法,反而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其次,做好自己能做的所有准备,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不用去担心也不会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只需要做好当前能做的事;最后有疑惑有困难,要问,但是首先要自己看能不能在有效渠道找到解决办法解决问题,他人给予的办法或是解决问题的渠道要用心记下来,避免多次麻烦别人。
最后,祝我们都答辩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