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今日出伏,和三伏在说再见!夏秋交替之际,早晚温差比较大,要适当添衣,注意养生,可别感冒了呀!
这是早起卡的打卡金句,这句话要在往年,也许是应情应景的,可在今年,可在此刻,看起来却有些尴尬。
哪里凉呢,一大早起来,我走出空调房,下到一楼来,给自己一个安静的写文字空间,我打开了风扇,定了方向,拼命地朝自己吹,还是热啊。
晨跑的时候,我会看到路边的那口池塘里,一宿未睡的水牛,走进水里,尾巴欢畅地往身上甩着水,享受着夏日水中的清凉,有时旁边的大黄牛也会下去玩水。
不过,那也是往年的场景了,去年也看过。如今,池塘里的水枯竭了,而且是眼睁睁地经历着池塘里的水枯竭的。
有好几日,小跑完,我和先生站在池塘边做运动,池塘里的水差不多成了“地中海”,周围露出了很大一片塘泥,池塘边有很多菜园,一小块一小块的,就近的村民,每天清早都过来浇菜,浇菜的水便是用这池塘里的。
池塘成了“地中海”,水离岸边有一段距离,村民便很快挖了一条引水的渠沟,把水引到岸边,穿着高筒胶靯,站在池塘的稀泥里,手拿着大勺,一勺一勺里把水舀进桶里,勺满了两个桶,便一手一桶提到菜园浇菜。
我和先生默默看着眼前的情景,好几个村民轮流到池塘里取水,“地中海”越来越小,池塘边的水草,也渐渐由绿变黄了,一天天地萎缩,这也是它们的天命,池塘里没有鱼,但看重见一些跳动着的小生物,长得像蜘蛛,应该就是水蜘蛛,细长细长的脚,都集中在那一滩“地中海”里,显得有些密集,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生物。
或许,在露了泥的地方,已经有很多小生物随着天命“躺平”了吧,没有水,生命何其无柰,一种悲哀油然而生。
这是一个滚烫的世界,我看到一幅幅画面,胆颤心惊:
山东监沂河流干旱见底,鱼儿躲残存“水带”续命,那些成堆的可怜的鱼儿们,挤在一线浑浊的残留水沟里,许多鱼儿已经死去;
鄱阳湖进入枯水期,庐山市落星墩露出全貌,原来的一片湖水如今长成了青青草原,一月之间风景大变样,洞庭湖变草原;
700年历史的“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在江心巨石上破水矗立,露出真容;乐山大佛露脚趾,真身全部露出......
尽管家里的水笼头打开就有水,水任由我使用,往年夏天,我洗头的水是必须打开热水器烧热些的,可今年暑假,家里的热水器从来没有工作过。
水笼头里的水,一天到晚都是热的,用着热乎乎的水,诚惶诚恐,我却担心有朝一日,水笼头里再也流不出水怎么办?
回到娘家,看着小溪里流畅着满满的水,看到家里的老井还是满满的伸手可得的水,看到家里的池塘也是伸脚可以触及的水,心里稍有安慰,可母亲说,就是离我们家不远的村庄,就在靠近贑江支流螺塘江的一个老村庄,那里的水源已经日渐减少,有时井里都打不出水,他们要到一个深潭里抽水浇灌田地菜园。
我和先生打赌:池塘里的水几日后会枯竭,先生说过不了两日,我说大概可以过五日。因为地中海还会残留一些,他们(浇菜的村民)取不到水时,就只有太阳光的蒸发了,蒸发会相对慢些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先生都说得不对,池塘里的水是过四日后完全干枯了的,中间露出了黑黑的塘泥,而在靠岸近些的地方,已经开始开裂了。
再过几日,开裂的地方,黑塘泥已经晒成了白色,裂缝更大更深了,中间的稀泥已经变成了硬泥,开始泛白。
再到今天,整个池塘都是龟裂的白土地,若陌生人看到,谁会以为那曾经是一口水波荡漾着的池塘呢?
有些迷茫,什么时候是个头?更多崩溃,还让不让人活了?
对于这些,是不是该好好反思反思,该如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