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我早已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看书的,只知道记忆里对看书这件事有印象的时候已经非常喜欢看书了。
小时候其实认识的字也不是很全,但是连蒙带猜,慢慢地也就知道了是什么意思,后来学了拼音,学了部首,学会了查字典,于是经常看书的时候手边就放一本新华字典,遇到生字就查一下,就这样渐渐认识了很多字。
那个时候可以说一见到书就走不动路了,因为小镇除了学校别的地方也没有图书馆,按照我阅读的速度,我家也负担不起我买书的费用,于是经常往书店一钻,就在里面看几个小时的书。去别人家做客,也经常是拿着人家的书一看就挪不开眼,因此常常回去的时候都是把书借回家的。捧一本书,我就可以消磨一整天。
那段时间我看书是不挑的,几乎来者不拒,各种题材都觉得有趣,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固然看得津津有味,经典名著、诗歌散文、时评杂文我也囫囵吞枣地一起看了下去。实际上,我现在觉得比起书的内容,我当时可能是对文字本身很着迷,因此只要遇到有字的印刷品都非常感兴趣,不管看不看得懂都看得非常开心,甚至有几个暑假在我外婆家里时,把阿姨房间里的书籍看完后,我把阿姨堆在角落里放了七八年的《家庭》、《知音》、《读者》等等诸如此类的旧杂志都通通翻了一遍。
也因此,我在很小的年纪就看了非常杂的书,从小学到高中的那一段时间,各种文学名著是不必说了,《红楼梦》《家》《骆驼祥子》《复活》《茶花女》《基督山伯爵》之类的,那种中学生必读的中外名著的书单基本上很多都有看过;其次对历史类书籍还有各种野史和民间传奇也很感兴趣;还很喜欢散文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像三毛、琦君、席慕蓉、汪曾祺、余秋雨之类的也看过不少。如果只是上面的那几类书籍,那我也不能说我看书杂了,事实上,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我也是来者不拒的,有一段时间经常看台湾小言,但是不怎么喜欢琼瑶,喜欢席绢和于晴,武侠小说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基本都看过了,古龙和梁羽生的也看过不少。初中的时候正好是青春小说大行其道的时候,郭敬明、韩寒自不必说,连韩国的什么《菊花香》啊《那小子真帅》之类的都很喜欢,还赶了一把《诛仙》《哈利波特》系列的风潮。后来开始看网络小说了,简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可能很多人看网络小说都会有自己的雷点或者说坚决不看的类型,但是在我而言,比较挑剔的是作者的文笔,题材方面是百无禁忌,耽美言情,穿越架空,洪荒远古,星际末世,几乎没有接受不了的设定。
如果你要问我,看了那么多书都能理解吗?那我会非常肯定地告诉你,不能!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大概是对我那种状态的最好描述了。
我看书的速度其实很快,但小时候记忆力好,看一遍就能记住很多,不过书看得再多,年龄和阅历摆在那里,其实有很多理解不来的东西,更别说那些很多人穷极一生都在研究的经典了。我只是很享受阅读的那个过程,当我沉浸在书里的时候,其实是相当忘我的,经常旁边有人和我说话我是听不到的,也经常跟着书里人物的喜怒哀乐心潮迭起,哭到喘不过气或者笑到直不起腰的事情并不少。我不爱去想文字背后很深层次的含义,不喜欢去做阅读理解,我只是让我的心单纯地跟着作者的文字起舞,顺着作者的思绪看下去,走下去,走到哪里就是哪里,这大概不是一种理性的读书法,但这样的读书法却相当令人愉悦,投入的时候,废寝忘食真的也不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
有些书可能你确实需要细细揣摩,你要有所得,就必须有所思。
可是当我什么都不去追求,我只享受阅读这一个过程时,那么“不求甚解”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你不必字斟句酌地去想每一个字的含义,去引经据典地论证作者的观点,去探究每一个句子有没有深层的含义,更何况这样所谓的“研读”有时候经常会走入解读过度的误区。其实“不求甚解”也算是懒人读书法,我不是用脑子在读书,我是用心来感受作者的文字,所谓的“跟着感觉走”,喜欢就读下去,自然而然会留下印迹,不喜欢就丢开,也不占用脑容量。这样的读书,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不那么刻意,但你读过的书,总会留下痕迹,你或许难以察觉,但那些影响,确实就在那里。
我一直觉得如果一开始就抱着我一定要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的目的去看书的话,那真的太累了。读书应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而不该成为任务,成为负担,它应该是一个自发的行为,你从中获得愉悦,于是你有了继续做这件事情的动力,从而让它成为一个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观,我尊重不同的阅读习惯,我只是喜欢“不求甚解”这样的读书法。
那么你呢?你的读书观又是什么?
期待与你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