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工作的人很多,缺乏工作的热情,没有上班的动力,甚至对上班有着大写的抗拒和恐惧感,一想到要去上班心里会有本能的恐慌,整个人因为工作上的压抑变得郁郁寡欢。
但仔细想想,工作其实是能给我们持续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只要一直在积累和努力的过程中,学习到领悟到的经验和技能就越多、认识的朋友圈子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还有随之而来的收入的增长。
很明显工作以及学习本身能让我们不断成长,越变越好。也许让我们真正恐惧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来自个人过大的“内耗”。
记得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进了一家行业内知名的外企,有着不少人看来很光鲜靓丽的背景和抬头。
可那一年多我似乎过得很压抑,早晨清醒后脑子里都是对上班的挣扎,后来甚至到了“恐惧”的程度,感觉上班的每一天都是煎熬,只盼下班和周末。而周末只到了周六晚上,我就已经提前开始进入恐慌模式,陷入周一上班倒计时的焦虑深渊......
回头想来,当时工作给我整个人带来了多么沉重的心理负担和恶性循环。
可后来离开公司后,我发觉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成长和收获,包括对行业市场的认知、专业的职场素养、职业技能态度,尤其个人的眼光和见识大大见长,潜移默化中对我后来的职场观、职业发展奠定了很高的基础。
当时恐惧的核心其实是自我期望值和实际经验值的差距导致的“想太多”。
刚毕业时估计是“太傻太天真”,以为有着不错的大学专业背景、校外所谓高大上的实践经验,就自我感觉良好、沾沾自傲,可实际之前的经历都仅是经历,并未形成某一行业的经验。所以我进入职场就是一张纯粹的白纸,在这个行业也是零经验,可当时的我还没法认知到这点。
结果就是在极度自傲和自卑中徘徊,认为自己应该很厉害,应该表现得很好,可实际眼高手低,不懂的太多,却又无法接受自己不懂的事实。慢慢地陷入了一种自尊心作祟的伪装,在前辈和同事面前不懂装懂,用厚厚的屏障把自己的自尊围起来:自欺欺人、不愿请教别人、不愿和他人交心、不敢和前辈leader交流。
当遇到所有问题都往自己心里装,把所有不顺利的事情都脑补得比天大,不懂求助,与他人视为对抗而不是互助体时,就会变得脆弱又敏感,容易臆想困难、自设障碍、无限扩大负面信息,负能量越滚越大。
从此,做任何事情前都先要花大部分的精力去搞定自己内在的负面想法,剩下给真正启动做该件事情的精力和时间已少得可怜。自然事情做得就不够好,即使做好了,在一种负能量的常态下,永远会觉得自己做得很差,等下一件事情前又会启动新一轮的心理斗争。
恐惧模式就这样附体:怕做错事、做不好、怕被责骂,也很玻璃心,很容易被骂一次而久久陷在负面情绪里无法释怀。越是害怕、越是不自信,每做一件事情脑子里就有N股负能量挑衅,需要花精力去安抚,越是无法把精力纯粹地投放在做这件事情上面,结果就越“如愿以偿”----我做不好、我会被骂、我会被小看----恐惧的心理暗示顺利在每次验证成功后不断强化......
如果一个人长期沉浸在一种压抑的工作状态中,个人的生活和状态往往也不能幸免,尤其对于大部分以工作作为主要价值和时间支撑的人来说。活的每一天都是一场庞大的自我折磨,这样的状态太可怕。
解铃仍需系铃人,克服工作上的恐惧首要做的是挖掘个人内耗背后的真正动因:是没经验,对自己不自信,害怕被leader责骂?比不过别人,妒忌比自己更优秀的同事?个人内向,人际交往差,与同事相处不好?得不到晋升,领导不重视.......
但无论如何,以上的种种内耗或负能量来源,都只是工作的附属品,而不是工作的本质。
可以回看自己的职场历程,是否每隔一段时间会有新的业务知识和职场技能可以获取,每隔一段时间都发现新的规律点和价值点,每次都能带来或大或小的成就感,让每天或每隔一段时间的工作都有期待。
周围的同事每个人身上也都一定有闪光点,有意识地去观察他们的做事方式、思维模式,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不仅能让自己工作上取长补短,更能丰富自己的资历和生活历练,这也是很有新鲜感和有趣之处。
这才是工作真正的意义,让人持续处于学习和上升的状态,让人心胸和眼光更宽广,就这样一直努力下去,自然而然发现,该有的想要的最后都跟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