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河畔的故事(二)
-----渚家湾的那些事
文/闲庭
大圩河流过杨家成章湾后,弯曲西拐,水势收窄,河底开始由淤泥变成细沙,水也变得清澈见底,水流也开始变得湍急。不远处,便是用青石板塔城的小桥,桥头有三五株茂盛的大柳树,加上清凉河水的沁淫,自然形成了一片清凉之地,这是我们当地农民去河南岸庄稼地的唯一桥梁,也是收工洗脸洗脚和清洗猪草的好地方。河水过得石桥三五十米,折而北行再百米许,便到了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所说的“积而成渚”的渚家湾了。
渚家湾上游十几米的一小段地方,乱石横生,是水势湍急,是我们小伙抓河蟹的好地方,轻轻地掀开石块,便会发现螃蟹趴在沙窝里一动不动,鼓着圆圆的眼睛瞪着你,八只脚高高地立起,长长的夹耀武扬威地大开着,摆出一副随时迎战的架势,这时,你只需要从后面用大拇指捏起河蟹,它便张牙舞爪再也没有一点办法。
渚家湾西岸是成九十度高高纵立的黄土高崖,从南至北大约二三百米长,河东岸则是大片平缓的沙土地,大人们总是在这儿种地瓜或者是花生。六七十年代,这块地方经常有民兵或部队来打靶,打靶时,我们小孩子是到不了边的,只能远远的望着,看那解放军趴在用沙土垒砌小土包前,将长枪搁在沙土包上,向着插在河东岸边的靶子瞄准,等看靶子的人在那边藏好,有专人举起红旗示意后,这边就可以射击了。时间久了,我们小孩子也掌握了规律,一看有人举起红旗吹哨子,我们便用双手堵起耳朵等候射击,等再次举起红旗吹哨子示意射击结束,看靶子的人就会出来记录打靶成绩。打靶也给我们小孩子提供了赚取零花钱的绝好机会,逢打靶结束后,我们便会拿着铲子到河西岸,看到有土质松软的发白的地方挖下去,不久就能挖到一颗枪子,攒多了,用锤子敲打,从里面剥除一层铅皮,拿到供销社去卖,换回不少零花钱,这部分钱我们会藏起来不给大人,自己用来买小人书,买冰糕吃,奢侈一点的干脆买雪糕,那叫一个爽。。。。
河东岸大片沙土地的西南邻靠近河边的地方,是一大片柳树林,我们那儿叫柳树黄子,这也是我们孩子的乐园,尤其是到了夏天傍晚的时候,我们就去摸“胖子”(一种会飞甲壳动物),摸胖子分单日和双日,双日要比单日多,在树上趴着的都是一对一对的,抓住后盛在瓶子里,有时候一晚上能摸好几瓶子,回家把翅膀除掉,热水烫了用盐淹起来,炸着吃、炒着吃,在那缺衣少食一年吃不了几回肉的年代,绝对算得上是美食了。
至于渚家湾,我们则是从不敢在那里下河游泳的,听老人讲,几千年来,这个湾里的水从没有干涸过,据说有只已经成精的团鱼(在我们老家那儿因忌讳敬畏,不敢呼之为鳖而称之为团鱼)会兴风作浪,聚水成潴,还专门吃不听话的孩子,遇大旱年份,它就钻到地底下跑到黄河去借水,天气好的时候,还会爬到岸上来晒盖。大集体时我们村专门种菜园的社员就曾告诉过我的父亲,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晌午头,他去菜园的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亲眼看见过这只团鱼在岸上趴着晒盖,黑乎乎的,有八印锅盖大。还有一原因,在河西岸黄土高崖中间位置有一不知什么年代的大坟墓,朱红色的棺椁裸露着一半静静地悬挂在那儿,总是让人想起阴森恐怖的鬼怪故事,那个时候没有想过有什么陪葬的古董宝贝,我因为害怕从没敢爬上去看过。对于大人来讲,则是因为这里水很深,怕孩子们一个猛子扎下被水草缠住在也上不来了。
渚家湾,在我印象中是大圩河最为神秘和有敬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