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骗得了冀州之后,也不想执行当初和公孙瓒定下的《诈骗冀州利益瓜分条款》――平分土地。于是,便派人冒充董卓部下,杀死了前来要地的公孙越。这下可好了,土地不给,还杀我的人,公孙瓒怒了,两位大佬之间便开始互殴了。袁绍人多,地大,又有很强的打手――文丑,直接秒掉了公孙瓒的进攻,“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马失前蹄,翻身于坡下”看来不但头盔被打掉,连载具也被废了,这不等着成盒么?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云登场了:“生的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单看相貌,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男人,“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未分胜负”,这赵云硬撑到了公孙瓒的援军赶到,逼退了文丑,这才保全了公孙瓒。
不知诸位是否注意到,这赵云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未分胜负,才打了个平手,而关羽杀颜良,诛文丑的描述是这样的,在第二十五回“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在第二十六回“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如此算来,有赵云这点功夫,关老爷都劈死五六十个颜良文丑了。如果按照这个推断,关羽和赵云的能力差别之大,让人大跌眼镜啊。而在整本《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武功与关羽不相上下,而赵子龙人格要比关羽完善,后世又有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这明显与赵云战文丑的描述矛盾,为什么呢?
第一种假设:颜良文丑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菜,只是关羽的马太快了,赤兔马日行千里,人家关公得胜,更多拼的是硬件,不光是技术碾压。这一点我觉得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颜良怎么死的,文丑应该知道,没调整,没防范,以同样的方式被秒掉,而且原文中“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拔马而走”,只能说明文丑的能力还和关羽这层次的武将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第二种假设:赵云刚出山,属于有天赋但潜力尚未被开发的新秀,而关羽已经是正值巅峰,名扬诸侯,争战无数。赵云则是不断学习探索,总结经验,历经数年才跻身到三国优秀武将行列,这种假设也是有可能的;还有第三种假设,也是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赵云是有能力在十回合以内胜过文丑的,只是未出全力罢了!文丑是袁绍的爱将,如果死了,想必袁绍是肯定要灭掉公孙瓒的,而赵云又得择主而侍了,所以赵云只是战平文丑,等待援军,让文丑识趣而退,留了文丑一命,也是间接救了自己和公孙瓒。纵观整本《三国演义》,赵云的人物形象本就是有勇有谋,心思缜密,人格完善的上等之将,所以第三种假设便更为合理。
赵云在公孙瓒麾下效命,才有缘认识刘备,英将遇明主,相辅相成,最终披荆斩棘,建立了辉煌的蜀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