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它是一条回人生的路径。”—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是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大师,享誉全球的《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等电影佳作都是改编自他的小说,在他经历了严重的车祸之后,依旧坚持把已经破题的经验谈加回忆录的《写作这回事》写完,一经问世好评如潮。
作家论写作的书很多,但往往容易落入窠臼,但斯蒂芬·金却把这个主题写的跟流行小说一样,妙趣横生。
这本书不是腰封上所谓的创作经验兼写作大师班,作者剥除了“作家”光环上的神秘莫测和高深。读着他彪悍、坦白的“简历”,让人捧腹大笑,全篇没有说教,一大半用来描述成为职业作家的心路历程,后面把凝结了一生的写作方法也几乎是倾囊相授,实实在在的教会了读者写作就是该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没有捷径,没有运气。
一、要想成为作家,首先要做的两件事就是多读,多写
这个道理老祖宗早已经告诉我们,看来古今中外早已达成共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文选》烂,秀才半”一陆游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金先生说:“一个好故事再加上好文笔,能让人读得血脉喷张,仿佛被击倒在地,这是任何一个作家经受锻造的必由之路,你除非曾被好作品震到,否则决不可能希望自己的作品也有如此力量,将读者震住”。
金先生,在十岁初次试笔之前,已经读过了不少于六吨的漫画。每年读书都在七八十本。他说阅读真正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让写作变得容易上手,持续的阅读会将你带入一种状态,做好精神准备,阅读也会持续的告诉你前人做过些什么,没有做过些什么,什么是陈词滥调,什么会令人耳目一新。
天赋使得练习这回事完全失去了意义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件事上天赋异禀,就会主动去做这件事。如果不能乐在其中,就不能成器,还是要趁早探索其他的领域,也许会发现有更高的天赋和更多的乐趣等待你发掘。
在这件事上,我发现自己的认知很是迟缓,在而立之年才发现真正的兴趣,真正让自己乐在其中的领域,这个认知如果能在十年前就确立,那这十年也小有成就了。
就算天赋异禀,成长之路也是布满荆棘
金先生在早期的写作生涯中,他将退稿信钉在墙上,钉子不堪重负后再换成大钉子,如果收到手写的退稿信,内容比如:“勿装订,用曲别针”之类的建议都会令他欢欣鼓舞。拖车房、洗衣房都一度是他写作的场所。他也曾靠酒精和迷幻剂来催发灵感,几度陷入写作枯竭的严酷冬季。但他还是靠着对写作的热爱坚持下来,并取得了成功。
二、令作品更加完美的写作技巧
不用粉饰词汇
写作真正最糟糕的做法之一是粉饰词汇,也许因为你对自己用的小短词感到有些羞愧,所以找些大词来代替。准确描述很重要。
每个人在写作时都需要注意的是,在保证描述准确的前提下用最简单词语来表达,并尽量简短,因为读者的时间很宝贵。
关门写作,开门改稿
关上门写作能帮助你清除一切能让你分心走神的东西,能让你专注于你的作品。
关门写稿时,是一个把脑子里的想法直接下载到纸上的阶段,能写多块就多块,速度以自己能忍受、不难过为限。
写完初稿你需要休息一下,要休息多久呢,金先生将其比喻成做面包,揉完一轮面过多久再揉一次完全由自己决定。他认为最短应该有六个星期。然后再把它拿出来重读,你可以发现故事和人物发展中巨大的漏洞,是大的可以开的进卡车的漏洞,然后集中精力修改它们。
修补完漏洞,你才能把它拿给你的朋友或你挑选的读者试读,最后再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适当修改。
而且第二稿=第一稿*百分之九十,金先生说如果不能做到拿掉百分之十后仍然保住故事的基本内容和气氛,那你的努力就还不够。
讲好故事的几个基本要素
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注入真实生活,结合自己对生活,友情、爱情以及工作的了解,让作品与众不同。不要像上课那样,长篇大论的讲知识,而是用知识充实小说。
如果想当个成功的作家,就必须将场景付诸语言,描绘出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描绘不足会让读者感到迷惑,过度的描写则会将读者淹没在细节和意象中,窍门就是找一个适中的度。好描写始于所见清晰,终于落笔清晰,意象清新,词汇简单。
实践是无价之宝,而坦诚也必不可少。叙事技巧对话及人物塑造最终都要落到实处,就是要看的清听的真,然后你用同样的清晰和真切把所听所见记录下来。
从问题和主题思想开始写作,几乎注定写不出好小说,好小说总是从故事开始发展出主题。
关于背景故事,人人都有过去,其中大半都很无趣,留住有趣的部分,别再其余部分上多费笔墨。
写作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只是脚踏实地的一笔一笔的写下去。金先生是极具创作天赋的,但即使如此,他笔下的文字也是经历了时间长久的磨砺,磨去了天赋附加文字的光环,磨出温润不刺眼的包浆,才终有所成,让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