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给女儿办出生证,薄薄的半张纸,却要跑到遥远的北环。回来的路上坐滴滴快车,显示十块钱。
半道上司机转头对我说,你看全程是十块,我现在点到达,你在线上支付我5块,剩下的5块现金支付好不好?我说为什么呢?他说滴滴平台太黑,扣费太多,现金支付我可以多得点。于我来说,怎样支付都没有差别,就同意了,还应他要求给了五星好评。
记得上次坐滴滴,体验了一把传说中的众泰T600,下车时我支付22块,司机那边显示18块多,扣费果然不少。平台搭建起来,赚钱果然容易。遥想当年滴滴快滴大战之时,我常常一两块钱就能体验一把专车。现在他们合并了,司机们又开始钻空子了,人心真是不足。有了打车平台,无数私家车可以告别空跑,拉人赚钱,但同时也造就了许多专业快车,把这个作为营生——谁会嫌自己钱赚得多呢。于是各种线下支付、小号上车等手段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周六晚上与一众兄弟们喝了酒回家,拦了辆打着空车灯出租,拍照那却挂着“电动观光车”。我一上车,空调呼呼的吹热风,发动机嗡嗡的运转,讲好价钱后(我们这晚上打的不打表很常见),我说你这也不是电车呀!咋还挂个电动观光牌?司机一边挂档一边说,能跑就行,又不用上牌照,不怕闯红灯!
我心说你不怕我还怕呢。这时我才发现那“空车”二字还是套在反光镜上,接了根插头在操控台上——绝对如假包换的假出租!我酒也醒了,就这么一路提心吊胆地看着他在平安夜的路灯下上压线、抢红灯,一路把我送到家。
今年夏天到郑州开会,顺便去了趟中原书城,打的是郑州特产“电摩”。坐在那师傅的大电车上,晒着火红的太阳,还有他宽阔的后背为我挡着风——我汗流浃背。路上我问这车充满电能跑多远?他一边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自由变换,一边告诉我,上次问到一个人说要去开封.....让我觉得屁股下坐的哪里是电动摩托车车,分明是一台拖拉机!
这都是一锤子买卖,除了留下联系方式,一般不会第二次再做到同一辆车——这才是人生中真正的匆匆过客,只因为在人群中招了一下手,就有了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彼此接近的一段时间。
佛说前十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天的擦肩而过,那么打到一辆车,你与司机前世估计得一起喝吐过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