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自从开始网上冲浪以来,常常被网上关于牛人的文章震惊,“斜杠青年”、“少年天才”、“小小年纪就获得XXX奖”,一开始是出于惊讶从而产生敬佩,时间久了常常有一种“我来到这世上只是凑数用的”的感觉。
不同于以前“别人家的孩子”,只是觉得,“她/他”只是更努力而已(自我安慰哈哈),现在网上出现的新闻往往比这吸引眼球,往往是那种多才多艺,在各种竞赛中获奖,还会各种运动。好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只是一种基础。
人家在各个方面都秒杀我们普通人,会多种乐器(请各种大师教授钢琴、音乐方面等级),多种运动(往往还是各种例如高尔夫、赛马、冰球、高空跳伞、潜水),学习成绩好(一年几十万学费的学校),甚至从作为代表访问外国和组织,有的还热衷慈善事业(连道德水平都要比你高)。
感觉像是 不同世界 的人,我还是生活在socialism初级阶段,别人是capitalism世界的人了
仔细想想,常常陷入焦虑的部分原因是否是接收到太多这类信息呢?
如果是以我为主体來看的话,别人过的怎么样不是重要的,而自己受到外界这些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心态,乃至于对人生的态度产生消极影响,这就不好了。所以便要思考这类事,分析一遍它,从新的角度理解它对自身而言就是重要的。
其实我们如果跳出网络看,观察我们身边,显然优秀的人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新闻传播的规律是:奇。越是不平常的事件传播效果越是好,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还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产阶级占比提升,富人财富指数级速度的积累,让很多人受到了更好更科学的教育,不但是应试教育,还有所谓的见识,审美,个人意识,不仅仅比中下层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年纪更大的当年资源更少的上一代相比都有巨大的差距。当通过网络这种媒介传播,又恰好符合传播规律,导致人们总是在一种“牛人很多”的印象中。
我们在网络中惊叹别人的豪宅,知乎上的年薪百万,窥探富人的生活,与自身形成的鲜明对比,让人感叹之余陷入深深的焦虑。
还有一个因素是,很多时候,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他人生活,人的心里总是希望展示好的一面给他人,社交媒体上,午后的星巴克,海底捞,耐克鞋,名牌包,网红打卡店,如果发泄负能量是不被欢迎的,这两种因素也使得好像大家都是岁月静好,小资情调。
一种“佛系”的生活态度理念在年轻人文化中流行开来,有人把这种现象和日本经历过经济泡沫后的“平成废宅”比较。其实,这两种文化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年轻人“失去了上进心,认为努力了没用”,但这两者存在的前提就是不同的。
首先,日本较早就进入了发达国际行列,社会保障制度较完善,物资较为充沛,基础设施完善便利。人们可以通过收入获取很多的娱乐方式,对于追求更高生活的需求不那么强烈。而中国,尚处于刚刚实现全体小康的时代,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其实只有城市中产中一部分人可以称之为“废宅”,加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中国处于产业转型期,连中产阶级都处于所谓“阶级跌落”的焦虑中。简而言之,就是中国大部分人还没有当废宅的资本。
其次,日本是发达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既有福利好的优势也有贫富差距大,阶级流动停滞的现实;中国体量大,但由于前期进入世界贸易体系,利用劳动力与体制优势在外向型经济中发展自己的工业体系,完成工业化,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培养了最大规模的工程师),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谋求在产业链中向高端技术转型,占据更高的生态位。更高的生态位意味着掌握以往发达国家把持着的产业链利润大头,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的地位。所以中国阶级流动的大门至少还没关上。
最后,我想说的是:回归现实,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如果还年轻请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