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开车的时候我总习惯打开听书或者听听得到,对于育儿类的总是格外感兴趣,有一天听了沈祖云老师对于育儿的几点建议,回来寻思了好久,有一些是自己已经做到的,还有一些是误打误撞做到的,当然还有一些是还没做到的,总之学习越多越觉得教育一个孩子不止需要有爱,更多的是方法,也越发觉得自己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不过带着对育儿的这份觉知,我相信学习好过不学,试着尝试各种方法好过什么都不做。
想起来近期学到的一些方法,于是赶快总结起来,时间一长容易忘记,当然更谈不上拿来用。
第一,小学阶段最主要的培养任务是永远在做两件事的平衡,一是呵护天性,帮孩子找到自己的路;二是护航成长,目的是引导孩子相信真善美。
第二,与孩子成长合作的四个锦囊是:
1.随时表扬,定期批评;
我们大多数的人很容易随时随地批评孩子,对于孩子的赞美屈指可数,反思自己这一点,随时表扬一直在做,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是有一点不是很好,有时会忍不住在有外人的时候指责孩子,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周找个时间跟孩子一起讨论总结一周的问题,提出批评,这样孩子的问题不再是“我”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和孩子作为一个主体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批评的是问题,而不是孩子。
2.传递赞美,润滑关系;
我们要作为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要不遗余力的把老师对孩子的赞美及时传递给孩子,也要把孩子对老师的认可和赞美传递给老师,这样有利于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互动。
关于这一点,我感受特别深刻,小朋友有一段时间不喜欢数学课,上课总走神,对数学课没信心,后来知道这个情况后,我先找孩子聊天,告诉孩子老师私下找我,说他很有潜力;转头我又让老师帮忙找孩子谈话,告诉孩子他是很有潜力的孩子,只需要把目前的小毛病改一改,他一定会进步。令人惊喜的是孩子受到鼓励,从最初的不喜欢到最后的喜欢数学,也不过几个星期而已。我后来把孩子对老师的喜欢又传达给老师,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循环,老师对孩子也有了不一样的了解。
3.组建一个小团队;首先,它能帮孩子认识规则。当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参观,一起学习时,谁违反了规则,就会受到来自团队成员的压力,这会促进孩子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其次,让孩子学会让步和妥协,小团队具有社会化功能,帮孩子意识到世界不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愿意做的事团队中的其他人不一定感兴趣。发生冲突时是要维持友谊还是坚持己见,怎么做能受到团队其他成员的欢迎,这些都是孩子解决问题时要思考的。
关于这一点,误打误撞的,儿子好伙伴的妈妈是老师,因为要照顾三个孩子的学习不能上班,所以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晚托班,专门负责他们六七个孩子的作业,这样孩子们每天一起写作业,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个小团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天各自处理着他们之间小小的纠纷,孩子们成长的很快。
4.培养孩子“学会输”的能力。
现在孩子竞争激烈,各自身怀绝技,谁都想赢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学习“输”也同样重要。按说,学校确实是让孩子“学会输”的最安全的地方。孩子可以通过体验各种课程、参加各种社团、经历各种机会、扮演各种角色判断出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优势在哪里,短板不足在哪。但现实情况距离达到这样的目标还有差距,还需要时间。所以,只靠学校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家庭给孩子补上这重要一课。
反观自己,这一点一直有做,但是无意识的做,只是觉得不能让孩子太顺风顺水,要让孩子不怕输,而且输得起。让孩子学会输不是为了输,输不是目的,而是要体验过程。孩子经历过输,会懂得如何平衡心态,如何管理情绪,如何找到位置,如何作出决策。这一点上以后还需要再加强一些,尤其让孩子对“输”的感受的理解和体会。
又是一年末,忙完自己的事情,打算带着小朋友做一下年末总结还有明年的计划,育儿的路上时刻保持清醒,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继续前行。